当前位置:首页 >> 新书快递 >> “伊斯兰世界”概念的形成
书讯书评更多>>
- 陈子昂研究的集大成之作——浅谈《陈...
- 古籍整理图书的用户体验设计:一本书...
- 一题一画辉映成趣 绘声绘色幽赏杭州...
- 金石学研究的信本和范本——《毛凤枝...
- 西域异宝的考古探索——《异宝西来:...
- 《花叶婆娑》——国际合作揭示海外两...
- 一个传统意义上的读书人
- 文献渊薮 考订谨严——《鉴真年谱》...
- 历史,就该这样说
- 明清散曲辑佚的新收获——《明清散曲...
- 俗字工具书的新成果——简评《明清小...
- 朱熹功臣 劳瘁之作——顾宏义《朱熹...
- 土与火的荣光——读《大元 · 仓:太仓...
- 从茫父家书看民国家庭教育
- 《楚辞文献丛考》编辑侧记
- 文献整理与学术研究——参编《文选旧...
- 新旧交替时代的文人心影——《石屋余...
- 厘清史实 促进交流 功莫大焉——《...
- “射雕三部曲”与“杨讷史学著作四种...
- 谜中之考古学家——《问学之路—考古...
新书快递
“伊斯兰世界”概念的形成
主题词
内容简介
本书的写作背景,是2001年“911”事件后日本媒体铺天盖地的反伊斯兰教、反穆斯林的报道。作者注意到,“伊斯兰世界”是一个包含着与其他世界有所区分、甚至有着二元对立意味的概念。书中归纳了当时“伊斯兰世界”一词所包含的四种含义,并通过考查、梳理近代以前阿拉伯语和波斯语的地理、历史著作以及近代以来欧洲学术著作中对伊斯兰文明的论述,说明了“伊斯兰世界”的概念和“伊斯兰世界”史的发生、发展过程。作者还试图对日语中的“伊斯兰世界”一词溯源并对其下明确的界定。2005年该书在日本出版。此次作者接受复旦大学葛兆光教授的建议,将该书译成中文,以饗学界。
图书目录
精彩章节
相关书评
相关报道
丛书介绍
备注
图片集
-
暂无相关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