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书讯书评 >> 《夔州诗全集》:夔州诗的建构和体系的形成

浏览过该篇的读者还浏览了

书讯书评

《夔州诗全集》:夔州诗的建构和体系的形成 发布时间:2010-12-17 0:00:00   作者:  
编者按

    奉节,因位于长江三峡瞿塘峡夔门而称夔州。素有“诗城”美誉,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陆游等历代诗人曾先后在此留下大量的传世名篇。夔州诗是人文夔州的诗化形态;是夔州自然美、社会美、人性美的集中表现;是历史留给夔州人的一笔分外珍贵的文化遗产。从汉代铙歌到当代新诗,夔州诗演绎了2000年间的诗歌史。各种诗歌形式的继承和发展,各种诗派风格的繁荣与蜕变,各种诗学理论的争鸣与实践,都在历代夔州诗创作中得到不同程度的体现,呈现出千峰竞秀、百葩争艳的洋洋大观。

    为弘扬奉节优秀的诗歌文化,中华诗词学会、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重庆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于12月16日在奉节县举办首届诗城奉节诗歌节暨“夔州诗学术研讨会”。另外,奉节县委、县政府历时五年,编辑出版了《夔州诗全集》(全九册),为研究夔州诗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历史资料。

    夔州,即今重庆市奉节县,位于渝东北。夔州古称鱼复,据荆楚上游,控巴蜀东门,高江急峡,形势险天下,自古乃兵家必争之地。夔州历史悠久,人文渊远,绵延百万年,是一片文化积淀丰厚的沃土。夔州诗是一个历史范畴,它所涵盖的对象、内容、范围和作者群都与夔州的历史沿革密切相关。《夔州诗全集》将夔州及其辖县作为界定夔州诗的地域标准,其历史沿革即划分出不同时代的夔州诗歌领域。

    从今见最早的汉代《巫山高》到唐代诗歌高潮,夔州诗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意象群。作为艺术符号的夔州诗意象群,是历代诗人在创作实践及审美经验累积的基础上逐渐完善和定型的,同时又为此后夔州诗意象的拓展奠定了基础。它涵盖了夔州的山川、神话、民俗、历史、人物等最具有地域特征和文化价值的领域,在中国古代诗歌话语系统中独树一帜。这些意象群是夔州诗的身份标志,也是夔州诗的审美载体。

    《巫山高》本是汉代铙歌军乐,为《汉鼓吹铙歌》十八曲之一。王融、范云等人把汉代铙歌军乐《巫山高》改造为世俗歌曲,把“思归”的题意改造为“思美”的主题。从而赋予了巫山山水一种新的审美文化元素,巫山成为神女文化的载体,神女成为巫山的象征符号。

    除古辞《巫山高》外,今人见到的早期的夔州诗还有古歌谣《滟滪歌》、《流头滩歌》、《渔者歌》、《女儿子》之类的民歌,是道地道地的本土风谣。这就是夔州诗最初的源头。然而,夔州诗要走向民族文学,无论是在内容抑或形式上都不能局限于狭隘的地域文化和地方文学的樊篱之中,它必须吸引、接纳精英文化,以优化其内涵,提升其品位。夔州诗走的正是这样的道路。

    唐代及其以前的夔州诗,是一大批杰出诗人在数百年间的共同创造。其中既有李白、杜甫这样的世界文化巨人,也有梁简文帝、梁元帝、陈子昂、杨炯、卢照邻、沈佺期、孟浩然、王维、高适、孟郊、韩愈、刘禹锡、白居易、元稹、李贺等中国文学史上的杰出诗人。

    李白和杜甫是与三峡结缘最深的古代诗人。李白一生三次过三峡,都留下了动人的诗篇。青年时代的李白意气风发,于开元十四年(726)“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在出蜀经过三峡的途中,写下了《自巴东舟行经瞿塘峡登巫山最髙峰晚还题壁》。至德二年(757)李白因入永王李璘幕府而获罪,被判流放夜郎,顺长江而下。乾元二年(759),朝廷因关中大旱,宣布大赦,李白亦在放免之列。时李白尚在巫山县境内,他欣喜若狂,匆匆赶到夔州听宣。在一个彩云满天的清晨由夔州出发,乘舟东下,开始了他第三次三峡之行。《早发白帝城》就是此时吟咏而出,从此传遍天下。

    “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从战火纷飞的长安经陕西、甘肃等地逃难到成都。唐代宗永泰元年(765)五月,杜甫携家人从成都出发,沿岷江、长江顺流而下,于次年四月到达夔州,寓居此地近两年。杜甫在夔州共写诗462首,占杜诗总数的1/3。这些诗作构成了一幅长江三峡历史、风俗、景观、民情的巨幅画卷。

    杜甫的夔州诗完美地表达了对夔州和三峡的典型性审美体验,为后世的三峡山水诗奠定了美学基础,成为夔州诗艺的经典范式。杜甫夔州诗在山川物候的吟咏中,把历史反思与现实观照紧密结合起来,表现出浩茫深广的忧患意识,从而赋予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夔州诗,是杜甫生命旅程的最后咏叹,是杜甫对自己唱出的挽歌,是生命向终结存在的艺术形式,它负载的正是生死转化的生命信息。正是这种最真实的生命信息,赋予杜甫夔州诗以巨大的、永不衰竭的艺术魅力。如今,人们犹能从中感悟到人世的苍茫,生命的促迫,从而在更深的层次上思考人生的目的和意义。
(来源: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