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书讯书评 >> 深读天台佛学渊薮 管窥百年义理之争——《〈金光明经玄义〉译解》评介

浏览过该篇的读者还浏览了

书讯书评

深读天台佛学渊薮 管窥百年义理之争——《〈金光明经玄义〉译解》评介 发布时间:2017-11-21 11:04:03   作者:苏 畅  

  卷帙浩繁的汉语佛学著作,是思想文化学术界尚未开采充分的矿藏。因此中华文明幽远深邃的意蕴,并未能被全然彰显。以儒学为背景的经史子集文献分类方式,提供了我国古代典籍整理最主流的方法论框架,佛教和道教若干著作,被归入丙部,数量和种类极其有限,并不能充分展示两者在中国土地上所创造的瑰丽文明。好在《大藏经》和《道藏》构成了“四部”之外别开生面的文件集结整理传统,因此构成中国古典文化鼎足而三的内在结构。
  时移世演,新的智识背景和文化环境,使我们的阅读方式和理解习惯发生了巨大改变,诚然,这种变化并不意味着悠久传统的意蕴失去价值,但却呼唤对旧有文献重新进行诠释性整理。在如此背景下,佛典新注,就有了彰显我们文明本具的多元化格局以及为精神发展提供更多可能性的重要意义。
  因而《〈金光明经玄义〉译解》一书,尽管只是对佛教文献沧海一粟的解读(它所要解释的文献《金光明经玄义》,可以被归入佛藏—汉地撰述—诸宗—天台宗—教部等多个子目录之下),但其意义和价值却依旧值得我们关注,因为对这部文献的注释工作本身蕴含了“选择对中国文化意义深远的重要佛学著作,加以研究与诠释,使之重新成为文明的资源”这样目标深远的努力。
  《金光明经玄义》,是我国佛教天台宗典籍“天台五小部”之一(另外四种分别是《金光明经文句》、《观音玄义》、《观音义疏》以及《观无量寿佛经疏》)是仅次于“天台三大部”《摩诃止观》、《法华文句》和《法华玄义》的被台宗推崇的根本经典。这八种典籍都是天台宗实际创始人智顗大师思想的结集,是影响中国佛教上千年的天台学传统的源头。而《金光明经玄义》在这八部典籍中,独具特性。
  从内容上看,它是智顗对《金光明经》内涵的演义敷扬,以经题“金”、“光”、“明”三字为线索,竟至贯穿十种三法,这被分为十组的三十种法,几乎涵盖了所有重要的佛学核心范畴,而每组三法之间的关系,又不脱离天台根本的“空”、“假”、“中”三谛与三观。而因为“三谛圆融”、“三观一心”,于是“法法相即”皆是一法界实相而已。这种精严细密,同时又纵横捭阖地阐释经义乃至整个佛法的方法,绝对是一种“思维奇观”,乃是贯穿义理之学和修行之道的。
  从历史上看,《金光明经玄义》也颇为独特,其唐末在中国散佚,五代吴越自东瀛回传,因为有广略本不同,引起贯穿有宋一代的天台山家山外之争。这次争论,从文献异同开始,层层深入,终至观修之境,深入佛学各个层面,终于成为中国佛学史上一次重要的思想事件。其源头根本,正在此书。这又赋予了这部典籍义学之外的历史史料价值。
  正因为它如此重要而独具魅力,历代学者都十分重视,针对它的中国乃至域外的注释知名者便有十数种之多。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是法智大师的《金光明经玄义拾遗记》,代表了天台山家的正统观念。不过古注文辞深奥,所具之功乃在深化、细化原典,对现代读者来说仍需入门之途径。
  释真定法师的《〈金光明经玄义〉译解》意在于此,其书特点,一在引证丰富,二在条例明晰。
  智顗大师学养之宏厚,修行之深契表现在:其所说的看似平常简单的文句往往含有丰富的义理内涵,经论微言都有涉及。后人学力不逮,从而略过,不达其义。真定法师遍检大藏,勘对文句,能够将智顗所暗引之经论钩锁而出,使读者顿悟大师所言皆有所本,深意自显,同时窥得《玄义》文本背后丰富的经论文献背景,有鱼渔兼获之功。
  《玄义》具有典型的天台式“网状”义理阐释系统,此为表述“诸法圆融无碍”之理而不得不采取的“诠释策略”,但往往给初学者带来困扰。我们习惯性的“线性”思维和阅读方式不能适应,无法理清文本内在的框架脉络。真定法师采取了表解和结构图示的方式,为读者提供方面,这种做法是古代经师讲经之前作“科判”这一传统的现代版本,古老但却有效,已经被广泛地运用于现在的佛学学术研究。用这种方法显示文本结构,使得各个义理点之间、各章节之间的关系一目了然,然后再消文解义,自然事半功倍。
  理查德 · 海斯(Richard B. Hays)将经典文本的解读由深入浅划分为“深描(thickdescription)——仔细阅读经文”、“综合——将文本置于理解脉络中”、“诠释——将文本关联自身处境”、“实践——将经文运用于生活”四个层次。如果将这方法套用于此,本书译注者对《玄义》文本的整理与解读,是在“深描”基础上所做的综合性整理,试图全面而深刻地揭示《玄义》文本的意义,同时也意在为以文本为基础的诠释和实践工作清理出场地。
  (《〈金光明经玄义〉译解》(天台宗系列),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1月出版,定价:39.00元)

(来源:古籍新书报 2017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