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书讯书评 >> 综览戏曲全貌 考辨剧脉源流

浏览过该篇的读者还浏览了

书讯书评

综览戏曲全貌 考辨剧脉源流 发布时间:2010-6-2 0:00:00   作者:吴迪  
  演剧活动往往追溯到宋金时代,然戏曲之著录在南宋末年始见端倪。直到杂剧演出与创作到达巅峰的元代,具有学科意义的戏曲目录《录鬼簿》才得以出现。   明代,戏曲目录进一步发展,如《录鬼簿续编》补录杂剧,《曲品》品评传奇,《远山堂曲品》品藻明人杂剧,《南词叙录》著录南戏,作为专门的戏曲目录,都地位显赫。此外,《晁氏宝文堂书目》等综合目录,《太和正音谱•群英所编杂剧目》等曲谱所采戏曲之目录,也著录了数量不菲的杂剧和传奇,值得研究者注目。   清代,戏曲目录编纂体制更为完备与成熟。除了《曲海总目》堪为标杆外,《曲目表》、《重订曲海总目》、《新传奇品》、《笠阁批评旧戏目》等亦是优秀的戏曲目录之作。   民国间,戏曲目录发展依然。如《曲海目疏证》、《曲海总目提要》、《述也是园旧藏古今杂剧》等,都显示了戏曲目录的新成就。   戏曲目录对戏曲研究的促进,表现为在目录编写时对戏曲作家作品的查访、考辨等,成书后,其又成为戏曲研究的基础。借助这些目录,我们可以勾勒出戏曲发展的脉络,探究作家生平创作的倾向,考察某一时期戏曲的盛衰。然而,一直以来这些戏曲目录多传世极罕。1959年《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的出版,使不少重要戏曲目录得以面世,但由于其编纂者侧重戏曲理论,仍有大量彰显文献的戏曲目录不为人所见。   近日由广陵书社出版的《历代戏曲目录丛刊》,堪称中国戏曲目录的集大成之作。该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从时限上看,该书不仅把元代至清代的戏曲目录网罗殆尽,对民国间的古代戏曲目录之作也予收入,对我们进行戏曲目录的研究及对戏曲创作之貌的历史复原等多有助力,如王季烈《孤本元明杂剧提要》反映的是“仅次于敦煌石室与西陲汉简的出世的”(郑振铎语)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车王府藏曲目》揭示的是“可与安阳甲骨、敦煌遗书并提”(王季思言)的车王府所藏曲本。‘第二,从戏曲目录类型看,除了传统的著录式目录、品评类目录外,也收入了版本目录、索引目录及戏曲目录整理、考证之作。此外,综合目录中的戏曲目录、曲谱所采目录、曲文中戏曲目录等也皆予收入,其文献补充作用也不可小看。以朱权《太和正音谱•群英所编杂剧目》为例,其著录的杂剧共570种,就可补《录鬼簿》对元杂剧的著录之阙,对明杂剧的著录更不可替代。而其“设古今无名氏杂剧”—类也表明了戏曲目录学意识的巨大进步。第三,从版本上看,该书更大程度地保存了著作原貌。该书所采版本,有—用一,多则精选底本,且力求保存著作原貌,这对于研究者而言,无疑可避免点校者的误导与干扰,更有利独立研究的展开。   (《历代戏曲目录丛刊》,吴平、回达强主编,广陵书社2009年12月出版,定价1200.00元)
(来源:古籍新书报 2010年0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