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书讯书评 >> 如椽之笔 追迹三代—读《追迹三代》有感

浏览过该篇的读者还浏览了

书讯书评

如椽之笔 追迹三代—读《追迹三代》有感 发布时间:2015-10-8 15:10:02   作者:宋 佳  

  《史记· 孔子世家》载:“孔子之时,周室微而礼乐废,诗书缺。追迹三代之礼,序书传,上纪唐虞之际,下至秦缪,编次其事。”至圣先师孔子依靠文献材料来追迹三代史事,考古学想要复原历史,则主要依据实物资料,夏商周考古学史正是考古学者追寻三代史迹的历史。尽管具体的研究方法有所不同,却同为探究历史真相,可谓有异曲同工之妙。而这,便是《追迹三代》书名之缘起。

  既然要品读三代考古史,不妨遵史家之观,一探究竟。早在唐代,刘知幾便提出史家须兼备史学、史识、史才三方面的素养,而纵观全书,作者将史家之长完整体现。

  史学,学识之博。一部《追迹三代》,围绕夏商周考古重大学术问题,对夏商周考古学史的若干方面进行精心梳理。十篇文章相互独立又构成一有机整体,以顾颉刚先生“古史辨”为开端,论述“古史辨”运动与中国科学考古学兴起的关系,对于夏商周考古学发展历程中的重大学术问题、代表性学者均有清晰无误、细致入微的分析,乃名副其实的学术史。填补了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总结了近百年来夏商周考古的得失,为学科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涉及学术面之广博,剖析问题之深刻,足可证作者功力。

  史识,忠史之断。作者秉笔直书,“述而不论,点到为止”,不对各家观点的优劣进行评骘,向读者展现真实、客观的夏商周考古学史。读者可以通过作者精彩解读的夏文化探索、夏商文化的界标、商文化探索、殷墟文化以及先周文化研究等关键历史事件,纵览三代考古之核心问题与发展现状。

  史才,辞章之美。考古学史,看似学术性极强、可能会略显枯燥乏味的内容,经过作者的生花妙笔,环环相扣,其味无穷,让读者在流畅素雅的文字中品读三代考古之精妙。作者良好的文学素养和高超的文字驾驭能力,将夏商周考古学史的跌宕起伏描绘得淋漓尽致。仅举几例标题,便可见一斑:“问禹为何物——顾颉刚的夏史研究”,“有心还是无意——李济汾河流域调查和夏文化探索”,“有心栽花与无心插柳——先周文化探索的早期阶段”。这部夏商周考古学史并非晦涩难懂,而是充满诗意,像一股清新之风扑面而来,读来心朗气清。

  同时,这又是充满温情的一部书。它是作者在北京大学面向非考古专业本科生的大类平台课讲义的核心,针对每一重大学术问题,作者以学者和问题为主线来厘清夏商周考古学的发展脉络,更便于没有考古知识背景的读者理解。作者并不是对文字进行简单的罗列,而是用心、融情在写,字里行间都蕴含充沛的情感,笔下的人物也是鲜活而又富有个性。震撼之余,令人从内心深处升起无数感动。书中论及的关键学者形象都非常饱满,暂以两位为例——顾颉刚先生与邹衡先生。尽管笔者是考古学出身,但以往对于两位先生的认识多停留在表层,即主要事迹、研究方向、学术观点等。比较下来,不禁自惭形秽,我记住的不过是一些机械的结论,而非通过全面了解先生其人、其事来使自己真正有所顿悟。而如顾颉刚先生,作者是从“个性、时势和境遇”来分析他是如何走上古史辨道路的。不论境遇如何恶劣,先生也不改极强的个性,深厚学识得以积累,更离不开他过人的毅力与恒心。再如邹衡先生,作为“搅局者”出现在河南登封告成遗址发掘现场会上时,是有考古材料和文献史料的系统研究作基础的,更是与先生的学术道路有密切关系,尤其一句“可以说考古学就是我的人生观”是先生一生的真实写照。邹衡先生离世之际,杜金鹏先生以一首《面前的山》痛悼先生,郑光先生为邹衡先生三叩首送别,多年后提起还为之感伤:“他的去世,让我悲痛,如同失重,失去平衡”。具体学术问题上的分歧丝毫没能影响学者之间深厚的情谊,正所谓君子和而不同。

  近六百页的书稿,握在手中,着实给人以厚重之感。笔者不禁陶醉于浩瀚的学术史,为这段夏商周考古学史所牵引,不忍释卷。同时又因书中饱含的温情而感动,考古学科、考古学史,因其科学、规范,或囿于专业性而不为大众所熟悉,难以充分理解,但它却从不缺少感动你我、振奋人心的内容存在。因为每一位考古人的学术历程,每一桩历史事件的跌宕起伏,每一段考古学史的汇聚凝结,都是考古人认识历史、追逐真理的过程,过程中执着付出,锲而不舍,相互间积淀的情谊,情深潭水。《追迹三代》一书值得一读,考古学也并非遥不可及!

  或许封底作者自题的三句话已对全书作了最好的诠释——一部系统全面的夏商周考古学术“问题史”,一部精心谋篇、行文流畅、引人入胜的考古学史,一部对前贤具“了解之同情”、“温情与敬意”的学术史。

  (《追迹三代》(震旦博雅书系),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 年6 月出版,定价:128.00 元)

(来源:古籍新书报 2015年0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