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书讯书评 >> 十年一剑 后出转精

浏览过该篇的读者还浏览了

书讯书评

十年一剑 后出转精 发布时间:2007-4-6 0:00:00   作者:王景文  
上海古籍出版社新近出版了凌郁之博士的《洪迈年谱》,是自清代乾嘉学者钱大昕以来关于宋人洪迈研究的又一重要成果。
洪迈(1123-1202),是南宋高宗、孝宗时期政坛和文坛上非常活跃的文人,他和伯兄洪适、仲兄洪遵都是当时著名人物,无论政事还是文学,都足以表率士林,影响朝野。三兄弟咸有述作,而尤以洪迈影响最大,其所著《容斋随笔》、《夷坚志》、《万首唐人绝句》等书,仍为今日学者所关注。洪迈当时以文学、史学负盛名,友人范成大称许他的文学“平生海内文场伯”(《石湖诗集》卷八《送洪景卢内翰北使》),他的史学更是有一代之史才,王国维将其与司马光、袁枢等相提并论(《宋代之金石学》,见《静庵文集》),而其在《容斋随笔》中所表现的考证方法和考证精神,又“堪称清代考证学先驱”(日本学者清水茂语,见《清水茂汉学论集》)。凌郁之所著《洪迈年谱》,正是着眼于还原洪迈作为一个文人、学者的历史面貌,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为洪迈作年谱,并非始自本谱,早在清代乾嘉时期,著名学者钱大昕就编有《洪文敏公年谱》一卷,后来洪汝奎又在其基础上有所增订;1960年代台湾学者王德毅先生又新编《洪容斋先生年谱》(载《幼狮学报》第三卷第二期,后增补成《洪迈年谱》,台湾新文丰2006年)。与以上诸谱相比较,凌郁之《洪迈年谱》(下简称凌谱)可谓后出转精,多所发明。钱大昕所撰之谱,前人已指出其“草创促速”,“不甚关意”(《续修四库全书提要》史部《洪文敏公年谱》提要);洪、王二家,虽有所补苴,但篇制仍嫌未广,似不足以完整再现洪迈生平事迹。凌谱立足于以上三谱,踵事增华,旁搜远绍,历时十载,终于勒成此编,谱主事迹庶几可称详备。
较前此各谱,凌谱最大特点是资料更丰更实,考证更精更细,尤其表现在他对洪迈诗文著述的考证和辑佚方面,而这正是前此各谱缺失严重的所在。由于洪迈文集的佚失(清辑本《洪文敏公文集》远非全帙,诖误亦多。《四库全书》所收旧题洪迈撰《野处类稿》,实是伪书),无疑给洪迈年谱的编纂带来相当大的难度,这与当年于北山先生编纂陆游、范成大诸人年谱之有谱主文集做凭借明显不同。有鉴于此,著者在编《洪迈年谱》之前,首先解决的是洪迈文集的辑佚和整理,在这方面,著者下了很大工夫,花了三年时间,遍览载籍,先后撰成《洪迈诗文辑佚系年》与《洪迈著作系年考证》二文(分别刊发于《文史》和《文献》杂志),基本廓清了洪迈著述的面貌,这一工作为本谱的编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无疑也是本谱的突出亮色之一。
年谱之作不仅是编年系事而已,凌谱对于洪迈的文学、史学及政事诸方面的事件,不仅考订系年,而且辨证讨论,如关于《辛巳亲征诏》的作者情况,到底是洪迈、刘共甫抑或陈康伯,以及为何有此异说;又如关于洪迈与李焘所修《四朝国史》的具体情况到底如何,都能鞭辟入里,切中肯綮。对于洪迈所经历的一系列政治事件,如接伴、使金、争庙号、争配享等,无不详考而细辨之,而出以明白平实,令人信服。如洪迈使金受挫,当时舆论颇多偏颇之词,讹言流传,颇损其形象,谱中则指出洪迈使金受辱根本上乃因“弱国无外交”使然,其实,洪迈还是称得上“不辱使命”的。
凌谱不仅在“点”上务为精深,而且在“面”上追求广大,它几乎超出了为一人作谱的局限,力图以一人而系一家之事,以一家而系天下之事。此谱着力再现洪迈与高宗、孝宗二帝之君臣遇合及其与当时政局文场复杂人事背景之联系,企图揭示一个文人或学者在此种时局中的作为和思想,并注意钩稽三洪兄弟在政坛文坛数十年的活动、影响以及相互间的关联,叙述该家族的兴衰与高孝光宁四朝政局的变迁。因此,一谱在手,而南宋高孝光宁四朝波谲云诡之时局、鄱阳洪氏家族百年兴替荣枯之命运,隐约如在目前。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