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书讯书评 >> 书房花木好风致

浏览过该篇的读者还浏览了

书讯书评

书房花木好风致 发布时间:2010-4-6 0:00:00   作者:柳已青  
http://www.shsd.com.cn/books/bkview.asp?bkid=191675&cid=606489 从“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春寒料峭,到“万条垂下绿丝绦”的春风浩荡,每有闲暇,我总会翻开这本小巧、精致的《书房花木》,读一篇。从春节的假期,到清明假期将至,读完了《书房花木》,仿佛停留在春天深处的一个梦境,不愿醒来。 我不知道天底下有多少读书人,偏爱植物这个专题。我也不知道,有多少藏书人,会为植物类、农作物类的书籍单列一个书架。我只知道,“多识草木鸟兽之名”,是诗教,也是审美教育,从孔夫子删定《诗经》到汪曾祺写人间草木,读书人心中有一个梦——诗意栖居,天人合一。农耕文明的封建士大夫,常常构筑一个私家园林,营造具体而微的大自然,其实,这也是一个露天的书房,是读书,吟诗,书画,思考,游玩之所。如今,生活在喧嚣的都市中,现代工业文明的车轮所到之处,传统的生活方式,零落成泥辗作尘。沈胜衣在纸上培育的《书房花木》,恰似一个园林,他以传统文人的情趣,守护着式微的清梦。 书房是禅床,是道场,有书香,也有花香,两者交织,构筑书房的魅力。爱藏书,爱花木,说到底,是文人气质的流露。书房虽小,但有了书,便可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是一种追求精神自由的象征。而书房的花木,携带着大自然的气息,散发出植物的清新。书房里多了花木,多了一层审视生命的意味,生命的底色上,开出情调之花。《书房花木》营造了人文气息、艺术气息和大自然的气息,是随意、温润、超然的文化形态的组合。 “芭蕉叶大栀子肥”,生命的勃发,青春的往事,人生的悲欢,浮生的闲暇,似乎都和植物建立了一定的联系。“一庭栀子香”的消散,如湮灭在时光中的往事——“杜鹃花下曾读诗”。沈胜衣引俞平伯语写杜鹃:“不能名言,惟有赞叹;赞叹不出,惟有欢喜。”事实上,读这本《书房花木》,也是“赞叹不出,惟有欢喜”,这源自沈胜衣的文字有“素馨”之味,让人迷恋。 沈胜衣在此书中有一篇随笔,《丙戌二十四节气之花心杂记》,作者写一年二十四节气的读书笔记。比如立春这一节,沈胜衣地处岭南,春早,书房中早已花木萌动,“水仙、勿忘我、康乃馨、圣诞红已由盛而略显残,白花开剩一朵……”。立春恰在人日的古诗词,以宋人毛滂的“老也探花人”为佳。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不管花发人老,还是花随人老,都引发沈胜衣的“造物悯人”之慨。“生命也总是这样,在广大的悲感上,开出小小的欢愉。”《书房花木》可读之处,总有这样的“欢愉”,如鲜花盛开,照亮我们的双眼。 有见识,有性情,有情趣,将所读所感流泻笔端,可谓水到渠成。《书房花木》的文章建立在深厚的读书功底之上,可谓老树繁花。这样的文章,清新雅致。更可贵的是,沈君的视野宽广,不仅有《诗经,源头的草木》,还有《伊索种的葡萄与荆棘》,从一些树枝跳到另一些树枝:古希腊神话中的植物谈趣,宋人的花事探微,梵高画中的橄榄,佛经故事中的莲花。沈胜衣采撷中西,含英咀华,耐人寻味。 此种情味最隽永,书房花木好风致。卸下一身的公务,泡一杯绿茶,读此书,感觉身心沉静,“天空一无所求,/听任树木自由自在。”万马奔腾的大时代被关在门外,与这样的书相遇,是缘分,也是福气了。
(来源:上海书店出版社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