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书讯书评 >> 瑞像,中国佛教造像的特殊品类——评《中国佛教瑞像崇拜研究》的出版

浏览过该篇的读者还浏览了

书讯书评

瑞像,中国佛教造像的特殊品类——评《中国佛教瑞像崇拜研究》的出版 发布时间:2016-8-19 10:29:17   作者:史全超  

  佛教诞生于古印度,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开始,就不断地与中国固有的思想文化、伦理道德、风俗习惯以及政治经济相互冲突协调、融合互摄,并逐渐适应中国社会生活的需要,落地生根、成长壮大。佛教在中国兴起之后,开始了长期的中国化和化中国的历史进程。其中,内涵丰厚、形制各异的佛教造像(以下简称“佛像”)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形态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佛教原非礼拜偶像的宗教,在佛陀灭度之后较长期间内也没有形成崇拜佛像之风。但随着佛教向外传播的过程,特别是在北传途中的古印度犍陀罗地区(今巴基斯坦、阿富汗一带)深受古罗马文化和中亚文化浸染的佛信徒和艺术家们,打破无佛像崇拜的传统,创造出既拥有土著文化印痕,又带有希腊罗马艺术风尚的犍陀罗佛像。佛教史上渐渐形成了佛塔崇拜、舍利崇拜、瑞像崇拜等形式的偶像崇拜。2016年,由齐鲁书社出版的《中国佛教瑞像崇拜研究》(以下简称《瑞像研究》)一书,就中国佛教造像的特殊品类——瑞像进行了深刻的探究和阐释,作者对佛教瑞像的萌芽兴起、传入中国、流布影响等提出了独特的见识与理解。

  众所周知,佛像体系丰富多样、内涵迥异,因依据经典的不同阐释和信众行愿的不同祈求,主要可以分为佛陀造像、菩萨造像、罗汉造像、诸天造像等几大类型。《瑞像研究》一书中所探讨和研究的“瑞像”,又是异于上述的几大类佛像形式,属于中国佛像的特殊品类。瑞像,顾名思义,就是对佛陀、菩萨、护法神等不同身份像主真容的如实摹写,具有固定的形制,呈现着肉身化、神异化的特性,有替代像主传播佛法、护持佛法等功能。瑞像的兴起和推崇一方面是佛教内部与佛教信众宗教信仰的直接结果,呈现出信仰浓厚的因素,另一方面又是直接与帝国的兴衰、皇祚的更替有着密切的关联,在政治社会层面彰显出极强的政治象征意义。

  《瑞像研究》主要呈现以下四点内容构成:第一,中国佛教瑞像的定义内涵。《瑞像研究》主要从像主的身份性、瑞像的肉身性以及地域性、功能性、神显性、形制固定性等不同层面加以界定和阐释的。第二,中国佛教瑞像的生成渊源。《瑞像研究》重点从印度优填王造像、波斯匿王造像、佛教早期的佛传图,以及中国本土的祥瑞和神仙思想等角度进行了个人的思考与考据。第三,中国佛教瑞像的流布影响。《瑞像研究》侧重通过对以旃檀瑞像为代表的佛教瑞像在中国历朝历代时空的流布,阐释了瑞像信仰的分布脉络。第四,中国佛教瑞像的遗存研究。《瑞像研究》通过对以瑞像为题材造像的遗存考察,从而评估佛教瑞像对造像艺术的影响力,进而可以了解到这些造像遗存背后社会各阶层的宗教信仰。

  《中国佛教瑞像崇拜研究》洋洋洒洒四十余万字,数十幅作者实地拍摄的瑞像真品照片,画面精美,文字生动。同时,本书融合了文献学、宗教学、文化阐释学、图像学等不同学科知识,可以称得上是对中国佛像特殊品类——瑞像的宗教义涵、历史脉络、地域流布、历史演变等方面做了首次较为完整、全面、系统的整理与研究。

  (《中国佛教瑞像崇拜研究》,齐鲁书社2016 年1 月出版,定价:69.00 元)

(来源:古籍新书报 2016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