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书讯书评 >> 尺幅千里 辗转乾坤——简述《江苏历代方志地图选》

浏览过该篇的读者还浏览了

书讯书评

尺幅千里 辗转乾坤——简述《江苏历代方志地图选》 发布时间:2016-9-2 10:00:22   作者:宫冠丽 王爱荣  

  古人在谈到方志起源时,往往会追溯到《山海经》和《禹贡》。而据前人考证,《山海经》和《禹贡》原本都有图,有学者据此推论,地方志的终极源头便是地图。从后汉到隋唐,图经、图志、图论主宰志坛约千年,这可能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据。张国淦在《中国古方志考》中说:“图经之名,昉于后汉,到唐宋遂为地方志之通称。”王庸先生也在《山海经与职方图》中说:“中国古来方志,多由地图演变而来,其先以图为主,说明为附;其后说明日增而图不加多,或图亡而仅存说明,遂多变为有说无图与以为附庸的方志。”宋代方志定型与成熟之后,地图虽沦为志文的“附庸”,但其重要地位仍不言而喻。这主要是因为文字长于理性描述,地图长于感性表达。地方志以“地”为本,特定地理空间纷繁复杂之形势、历代疆域区划之变迁、名胜营建之存废,纯粹的文字表达弥天压地、连篇累牍,而各地理实体的方位、相互间的距离、空间范围等,读者常常可能云里雾里,而地图却可以“尺幅千里”、“辗转乾坤”,让人一目了然,一览无余,与志文记载相得益彰。

  江苏历代旧志留存丰富,而其中手绘地图尤为可观,有四境疆域图、山川水利图、乡镇坊厢图、城池署衙图、学宫书院图,等等。这些地图形象地记录了江苏历代人民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反映着社会的生产水平与生活空间,是我们寻觅祖先开发足迹,了解自然演变规律,引导读者穿越时空、“神游”故地的“线路图”。例如,比较历代江苏方志的地图可以发现,在江苏现行区划中,建置晚于元代的县(市)有二十多个,约相当于全省市县总数的三分之一左右。而且这些新设立的政区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呈现出鲜明的规律性,即绝大部分分布在全省南北中轴线的东半部;政区设置时间愈晚,其位置愈加偏东。这实际上是宋金对峙期间黄河夺淮之后,洪水肆虐苏北,大量泥沙沉积的“历史印记”。

  本编精选三百六十余页四境疆域图影印出版。所选地图涵盖了现行江苏行政区划各地市及其所属区县,个别修志文化特别兴盛之地,甚至选辑了部分乡镇图。地图的编排以各地市为单元,以江苏省行政区划代码为顺序,首省通志,继南京市、无锡市、徐州市、常州市、苏州市、南通市、连云港市、淮安市、盐城市、扬州市、镇江市、泰州市、宿迁市,附泗州。同一地市,先府志,次州志,后县志。而历史上经济发达地区,历代文献齐备,志书内容丰富,绘图全面;欠发达地区数据相对贫乏,存图亦少。选辑时,我们在坚持地市全覆盖的前提下,各地选图幅数略有差异,反映历史修志事实。这些地图以全面、清晰为原则,历代互见,府县互见。同一地区,历代志书所绘图有重复者,选最清晰,两县有合志,选合志图,以见相互之交错关系。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所选《乾隆江南通志》舆图后保留图说,以明江南总体之情况。如《江南全省形势总图》后附江南总图说,指出“其地广轮数千里,左临大海,旁界五省”,后列江南之名山大川湖泊沼泽,又说“江之南首重金陵,而安池太平峙其上游,镇常苏松广其辅翼。西北则平原旷藐,以群山为几案;东南则百川汇流,以沧海为池沼。漕河自南讫北,蜿蜒其中,转输飞挽,樯帆相望,东南形胜,于兹为最矣。”阅图读文,图文相彰;展图沉思,驰骋千里,江南总体之舆地形胜了然于胸也。书末附泗州。泗州在明代属凤阳府,辖盱眙、天长,州城设在现在的泗县城,于康熙十九年(1680)沉于洪泽湖底。本编所选图来自康熙《泗州通志》,志修于泗州城没于洪泽湖的当时, 具有特别的价值。志载泗州里城,“淮水屡溢灌城,内外倾圮者千有余丈,虽续加修补,仅完外城雉堞,而里城未暇及也。今城根久为水浚,虚与内通。又市民多结茅城上,初暂为避水计,今且割据重迁甃石,日寻于废也”。由此可见,泗州城淹没时久为水浸,而阅本编所选《泗州城堤图》,泗城被水团团包围,城内一片泽国,标明了泗州沉水时的面貌及城内各建置所在。总之这些方志地图展示了当时的地理地貌,民居城防,生动地诠释了志文,为我们寻找过去的家园提供了直观的图像。增强文化的精神凝聚力、价值引导力,最终将其转化为建设美好家园的强大精神动力。

  本书的编印装帧亦很有特色。为便于读者查阅利用,新编了连续页码,每幅图都标注图名及资料来源。书用线装,宣纸印刷,既传承中国古籍风格,又最大程度还原了原志图的面貌,保证了图片的清晰度。手持一卷,古色古香。在“读图”活动中我们获得艺术的享受和思想的启迪,“再现”了历史,留住了乡愁。随着图像视觉文化社会的来临,读图俨然已是一种主导性、全面覆盖性的社会文化景观。就本编而言,虽为选辑,实已攫其精要,备其大概,以图见史,江苏各地历代四境疆域之变迁于此可得焉。

  (《江苏历代方志地图选》,凤凰出版社2015 年10 月出版,定价:1800.00 元)

(来源:古籍新书报 2016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