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书讯书评 >> 金良年:明版《崇祯历书》原貌再现
浏览过该篇的读者还浏览了
- 评《宋才子传笺证》
- 叶逢春刊《三国志通俗演义史传》出...
- 饾版精印与大众画谱之完美结合——...
- 《天下郡国利病书》流传考
- 皇皇者华——凤凰出版社《足本皇华...
- 多元视角 深入开掘
- 《周绍良先生纪念文集》近日由北京...
- 版本目录学的思考与实践(下)——...
- 当代书法审美理念的突破
- 瑞像,中国佛教造像的特殊品类——...
- 宋代妇女的冠饰——《大宋衣冠——...
- 采铜于山 误书思适——《唐前志怪...
- 《徽州文书》(第一辑)出版
- 明本长安志与图 全新校勘再问世—...
- 评《历代名家评注史记集说》
书讯书评
金良年:明版《崇祯历书》原貌再现
发布时间:2010-4-19 0:00:00 作者:金良年
《崇祯历书》是明代末年政府为改革历法编纂的一部丛书。元代《大统历》使用至明初,推算的天象预报多次不准,朝野纷言改历,但由于守旧官僚阻挠,始终未能实行。崇祯二年五月乙酉朔(1629年6月21日)日食,钦天监的预报又发生明显错误,而礼部侍郎徐光启依据西法所作的预报却符合天象,徐光启等因势提出改历,遂得到批准。同年七月,礼部在北京宣武门内首善书院开设历局,由徐光启督修历法。深受耶稣会士思想影响的徐光启制定了一个以西法为基础的改历方案。在他领导下,历局从翻译西方天文学资料起步,力图系统、全部地引进西方天文学的成就,当时还先后聘用了来华耶稣会士龙华民、罗雅谷、邓玉函、汤若望等人参与译书,编译或节译哥白尼、第谷、伽利略、开普勒等欧洲著名天文学家的著作。从崇祯二年到崇祯七年(1629-1634),历经六年,陆续编成卷帙繁多的《崇祯历书》。此外,历局人员在制造观测仪器、天象推算和实际观测方面也做了不少工作。《崇祯历书》基本完成后,由于大量引进西学,备受保守派攻击,至崇祯十六年(1643)八月,优柔寡断的崇祯帝终于下定颁布新历的决心,但这时明朝政权已面临崩溃边缘,再也无暇顾及历法。入清后,仍在钦天监供职的汤若望将《崇祯历书》删改为103卷,改称《西洋新法历书》,连同所编的新历本一起进呈清政府,得到允准颁行。有清一代的历书《时宪历》,基本是依据《崇祯历书》的理论框架和测算成果制订的。
《崇祯历书》全书共46种,137卷,分节次六目和基本五目。“节次六目”分别为日躔、恒星、月离、日月交合、五纬星和五星凌犯,“基本五目”分别为法原(天文学基础理论)、法数(天文用表)、法算(天文计算必备的数学知识)、法器(天文仪器及其使用方法)和会通(中西度量单位换算表)。其中经徐光启定稿的有105卷,其余32卷最后审定人为李天经。该书在明末编纂时,随成随刊,其中个别部分还来不及刊刻,完成后由于政局动荡,迄未汇总刊行。入清后曾多次挖板或重刻,加上汤若望的删改,因此版次较乱,卷数不一。几乎没有一个图书馆藏有完整的《崇祯历书》,经汤若望删改成书的《西洋新法历书》虽易称《西洋新法算书》钞入《四库全书》,却并非《崇祯历书》的原貌。这些客观原因,导致学界对这段文化交流史迹的研究,始终因为资料的限制而不能深入。从事天文学史研究多年的潘鼐先生有志于此项资料的整理,经十余年努力,遍求海内外藏书机构,终于将现存于世的《崇祯历书》各个分卷搜罗齐全,纂辑成编,交付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并撰写了相当详细的出版说明。
总之,《崇祯历书》是反映封建社会晚期中西文化交流和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典籍。它的出版不仅是一个填补古籍整理和古代科技史研究空白的项目,而且在国际学术界亦将产生较大的影响。
(来源:文汇读书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