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书讯书评 >> 采铜于山 误书思适——《唐前志怪小说辑释》(修订版)读后

浏览过该篇的读者还浏览了

书讯书评

采铜于山 误书思适——《唐前志怪小说辑释》(修订版)读后 发布时间:2011-10-18 11:02:57   作者:任德魁  

 

  曾经有人对清代校勘学家卢文弨说:“人之读书,求己有益耳。若子所为,书并受益矣。”对于这句奚落之辞,卢文弨非但不以为忤,反而“意亦怦怦有动于中”。时至今日,学术昌明,校勘古籍,功在后世,已成共识。然而校书却未必都是书受益,浅陋的校勘、辑佚反而会横诬古人,贻误后世。因而校辑古书必须要有淹博的学问、审慎的态度、高明的见识,这恰恰又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需要珍视的。李剑国先生《唐前志怪小说辑释》一书专精覃思、披沙拣金,汇辑唐前志怪小说,又复精校精注,使古文旧书恢复其本来面目,对名物制度、史事逸闻详加考诠,正是一部令古书受益、世人受益的佳作。

  此书在二十五年前初版时,何满子先生作序称:“古书伪托綦多,小说家尤甚,遂激使前修辨伪,疑古过正,此书撰者颇能救其偏失,折衷论断,大抵允当。其于同一故事之流变衍化,与夫孕育后世小说戏曲者,亦梳理其大凡。诚非笃学敏求,寝馈于其间者所不能道。不惟可为赏心娱目之具,其有裨于研究文史者之参稽,岂浅鲜哉!”何满子先生的评价非常中肯,这里不免多引了一些,事实上此书问世之后的独特价值和重要影响也印证了这一点。就在此书问世二十五年之后,编者再为修订,其间数十载蕴蓄之学问、识见点滴贯注于书中修订之处,娴于典故,明于制度,勘其讹脱,正其篇目,诚可谓百尺竿头,更臻化境。

  作为较早的读者之一,笔者得以先睹为快,深感其书考订更为缜密,搜罗更为宏富,校勘更为精审。有深考体例、发明隐奥者,如《山海经》中“刑天与帝至此争神”,根据《山海经》“图经”的特点,补出“至此”二字。有缀合零章、补充篇目者,如《杜兰香传》。有择善而从、更换底本者,如《拾遗记》改据中华书局齐治平校注本。至于晋人干宝《搜神记》一书,鲁迅先生称传世之本“是一部半真半假的书籍”,李剑国先生专事重辑,已祛原书半真半假之魅,成《新辑搜神记 新辑搜神后记》。此次修订,《搜神记》部分即以之为据,更为精确。如将《白水素女》、《由拳县》等篇由《搜神后记》、《神异传》移入《搜神记》。此外,书中的增订、补考之迹随处可见,其用心之良苦、着力之深钜亦班班可考。

  《唐前志怪小说辑释》一书虽非鸿篇巨制,但是从纂辑到修订,都与李剑国先生其他大著一样,体现出鲜明的治学特点,竭泽而渔,取精用宏,采铜于山,自铸伟辞。

  北齐邢劭云“误书思之,更是一适”。释古书之传讹疑义,与古人会心于千载之下,实为读书之至境。让我们伴随着李剑国先生的思适之得,畅游于古典志怪之林,观赏这光怪陆离、历久弥新的风景吧!

  (《唐前志怪小说辑释》(修订版),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7月出版,定价88.00元)

(来源:古籍新书报 2011年0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