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书讯书评 >> 元明清文学典籍整理的精品

浏览过该篇的读者还浏览了

书讯书评

元明清文学典籍整理的精品 发布时间:2010-3-17 0:00:00   作者:黄仁生  
    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典文学丛书》,长期以来一直是我们从事教学和研究的基本文献资料。因此,无论在我们单位的资料室里,还是在我个人的书架上,这套丛书都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如果按时段划分,在该丛书已出版的100种典籍中,先秦汉魏南北朝时期15种,唐宋时期45种,元明清时期40种。这个数字的分布,固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丛书的覆盖范围和规模效应,但其重要位置之所以能够得以确认,主要在于它的学术含量颇高。关于这一点,举后一时期文学典籍的出版和研究情形或许更能说明问题。

    无庸置疑,元明清时期文学典籍的整理出版与研究当以小说最为热门,其中虽也产生过一些精品,但大多为低水平的重复,甚或粗制滥造,有辱斯文。上海古籍出版社对古典小说的出版也曾做出过贡献,不仅以影印方式推出过《古本小说集成》,而且还组织专家以校点或校注方式出版过元明清小说若干种,但这些整理过的排印本小说却为何基本上没有纳入《中国古典文学丛书》之中呢?

    按照《丛书》的编辑原则,是“有选择地出版我国先秦以来较有代表性的优秀文学作品,其中以诗文别集为主;少数著名的总集及影响较大的戏曲、小说也酌量收入”。但从已出版的元明清典籍来看,诗文集多达34种,戏剧和词曲尚有5种,而小说实仅《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一种。这就不难看出,编纂者显然非常看重古籍整理的学术含量,在大量重复出版、鱼龙混杂的古典小说中,张友鹤将前人校勘、注释、评点《聊斋志异》的成果汇辑在一起,的确称得上一部独具特色、嘉惠学林的好书。

    综观其已出版的40种元明清文学典籍,除小说外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点校(含辑校)本25种,占绝大多数;二是在保留或汇辑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加以点校者,有《高青丘集》等8种;三是今人笺校笺注本,有《汤显祖诗文集》等6种。这三类书的共同特点是,用繁体字加新式标点竖排,书首一般有《前言》和《凡例》,论述作者生平、著述(包括考述版本源流,选择底本与参校本,凡未撰《凡例》者,则在《前言》中叙及)和作品特色,有的书末还有附录,主要收集佚文、作者生平资料、著作序跋、诸家评论等,这些特点不仅体现了整理者和编辑的学术追求,而且对于引导研究者的扎实学风具有重要意义。

    相对而言,后二类书的学术含量一般高于点校本。我们不妨举学者型出版家钱伯城和资深教授钱仲联整理的几种典籍为例,即可看出这三类书的不同特色。钱伯城整理的《白苏斋类集》、《珂雪斋集》属于第一种类型,其学术价值除了精心点校原文以外,在书首的《前言》、《版本及点校说明》和书末的附录中也有所体现。钱仲联整理的《牧斋初学集》、《牧斋有学集》、《牧斋杂著》属第二种类型,皆采用钱曾笺注而加以点校,为学人提供了方便,但三书规模较大,自1985年推出第一种,历时十八年,至2003年才合为《钱牧斋全集》刊行。钱伯城整理的《袁宏道集笺校》和钱仲联整理《入境庐诗草笺注》皆属于第三种类型,二集向无笺注,事属新创,一无依傍,其学术含量远在前二类书之上。但因各具特色,这三类书都甚受学术界重视和喜爱。钱伯城整理的三袁集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问世后,曾对再次形成公安派研究的热潮起过推波助澜的作用;钱仲联整理《人境庐诗草笺注》、《钱牧斋全集》相继出版后,也促进了学术界对于黄遵宪、钱谦益的研究。 当然,该丛书也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例如,有元一代仅选人《揭傒斯全集》、《雁门集》二书,而对于虞集、杨维祯等大家的别集却付阙如;明清选人的集子稍多,但其间像李梦阳、王世贞、朱彝尊一类名家的集子也尚未推出。这与其说是笔者的苛求,还不如说是读者的期待,但愿上海古籍出版社能根据学术界的急需,在《中国古典文学丛书》中不断推出更多的精品。
(来源:古籍新书报 2009年0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