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书讯书评 >> 立言不朽之域 传诵学术之林
浏览过该篇的读者还浏览了
- 评《宋才子传笺证》
- 叶逢春刊《三国志通俗演义史传》出...
- 饾版精印与大众画谱之完美结合——...
- 《天下郡国利病书》流传考
- 儒家文献整理与曲阜孔氏家族研究的...
- 古代史学理论研究的名作
- 读《〈周易〉与中国风水文化》
- 《日本明治大正年间的中国戏曲研究...
- 贯通文史之学界清风
- 《溥儒集》编辑手记
- 关于历史考古学研究的几点思考——...
- 年龄有老学无老
- 重读《华国月刊》
- 荒木先生的学问与他的明末思想研究
- 用有思想的文化开拓中国人的眼界—...
书讯书评
立言不朽之域 传诵学术之林
发布时间:2007-4-5 0:00:00 作者:杨万里
杨树达(1885-1956),字遇夫,号积微,湖南长沙人。著名语言文字学家和史学家。15岁受业于叶德辉、胡元仪,矢志于训诂之学。17岁治《周易》,辑成《周易古义》一书。1905年,派往日本留学。武昌起义后返国,在长沙各校教授中国文法与外文。1919年湖南驱张(敬尧)运动时,杨树达为教职员代表,毛泽东为公民代表。1921年起先后任教于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湖南大学。抗战胜利后,任湖南大学文法学院院长。1948年受聘于中山大学。新中国成立后,任湖南师范学院历史系教授,兼任湖南文史馆馆长。1956年去世。
杨树达毕生沉潜学术,勤于著述,在语法学、修辞学、训诂学、语源学、文字学、文献学、甲骨金文学、考古学等方面均卓有建树。在上述各个领域,其著作均被公认为经典之作。盖其早年受学于朴学大儒,在传统小学、训诂学方面有坚实基础,后又留学日本多年,故其学问因融合中西学术传统而显示出自己鲜明的特色:文法与训诂紧密结合。尝言:“治国学者必明训诂,通文法,盖明训诂而不通文法,其训诂之学必不精;通文法而不明训诂,则其文法之学亦必不至也。”在当时学界即享有崇高声誉,1942年当选为教育部首届部聘教授,位列29名部聘教授首位;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首届院士,解放后被评为一级教授,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首届学部委员。大约在同一时期,当选为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持短笔,照孤灯,先后著书高数尺,传诵于海内外学术之林,始终未尝一藉时会毫末之助,自致于立言不朽之域”,而巍然成为“一代儒宗”(陈寅恪语)。具言之,杨树达的学术贡献约有如下数端:
语法学方面。《高等国文法》建立了以划分词类为中心的独特的语法体系,是继《马氏文通》之后,关于古汉语语法的最重要的著作。《词诠》是《高等国文法》的姊妹篇,该书取古书中常用虚词470多个,首别其词类,次释其义训,再举例说明之。为我国首部将现代语法学与传统训诂学有机结合、系统详尽地研究文言虚词的专著。该书初版至今已70多年,已重印20多次。《马氏文通刊误》意在修正语法学开山之作《马氏文通》以拉丁语法规律硬套汉语的错误。《中国语法纲要》初版于1928年,是我国较早的一部关于现代汉语语法的著作,在语法史上有重要意义。
修辞学方面。《中国修辞学》是作者另一著作《古书疑义举例续补》的进一步系统化和科学化。该书一直被认为是我国修辞学领域民族形式派的代表作(另一派为借鉴西方派,以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为代表),郭绍虞誉为“辟一新途径,树一新楷模”。
文字学方面。以《说文解字》为中心,吸收西方语源学理论。《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及其姊妹篇《积微居小学述林》,乃其治语源学、训诂学、文字学的代表作。而《文字形义学》则概括了其几十年间研究文字学、古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的成果,自云:“此书前后经营十余年,煞费心思。自信中国文字学之科学基础或当由此篇奠定。”
甲骨金文学方面。迄至1949年,杨树达所写甲骨文论文数目超过了自甲骨文发现以来任何一位研究者,如“释尘”、“释追逐”、“释滴”(见《积微居甲文说》)等,至今仍为不刊之论。其治金文,成就更高。陈寅恪序《积微居金文说》云:“寅恪尝闻当世学者称先生为今日赤县神州训诂学第一人,今读是篇,益信其言之不诬也。”此书乃治金文者必参之书,书中总结解释金文之14条方法,已为治古文字学者所熟知。
文献整理方面。《汉书补注补正》为其赢得“汉圣”(陈寅恪语)之美誉,杨树达也因此成为清华大学继陈寅恪之后第二位国文、历史两系合聘的教授。在此基础上增补而成的《汉书窥管》,学界认为,《汉书》研究至此,已无剩疑。《论语古义》、《淮南子证闻》、《说苑新序疏证》、《盐铁论校注》、《古书疑义举例续补》、《战国策集解》、《古书句读释例》是关于古书标点的最权威著作。
考古学方面。《汉代婚丧礼俗考》不但是研究汉代文化史的必读书,同时对考古学、民俗学、人类学、社会学以及历史学的研究具有极高参考价值,一再重版。
为了更好地学习、继承和研究杨树达先生丰厚的学术遗产,上海古籍出版社曾在20世纪80年代编辑出版了多卷本的《杨树达文集》,影响巨大。时隔多年,市面上久已难觅该书踪影,而学界对其需求却日益强烈,此次对《文集》进行修订和增补后重新出版,共17种:《中国修辞学》、《汉书窥管》、《淮南子证闻•盐铁论要释》、《论语疏证》、《词诠》、《积微居甲文说•耐林庼甲文说•卜辞琐记•卜辞求义》、《中国文字学概要•文字形义学》、《汉氏婚丧礼俗考》、《积微居小学述林全编》、《春秋大义述》、《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积微翁回忆录•积微居诗文钞》、《高等国文法》、《积微居金文说》、《积微居读书记》、《周易古义•老子古义》、《马氏文通刊误•古书句读释例•古书疑义举例续补》。其中《春秋大义述》系建国后首次出版,而《积微居小学述林全编》则增补近半篇幅,改正了《积微翁回忆录•积微居诗文钞》原版中的错误。
(来源:转自《古籍新书报》第54期)
杨树达毕生沉潜学术,勤于著述,在语法学、修辞学、训诂学、语源学、文字学、文献学、甲骨金文学、考古学等方面均卓有建树。在上述各个领域,其著作均被公认为经典之作。盖其早年受学于朴学大儒,在传统小学、训诂学方面有坚实基础,后又留学日本多年,故其学问因融合中西学术传统而显示出自己鲜明的特色:文法与训诂紧密结合。尝言:“治国学者必明训诂,通文法,盖明训诂而不通文法,其训诂之学必不精;通文法而不明训诂,则其文法之学亦必不至也。”在当时学界即享有崇高声誉,1942年当选为教育部首届部聘教授,位列29名部聘教授首位;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首届院士,解放后被评为一级教授,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首届学部委员。大约在同一时期,当选为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持短笔,照孤灯,先后著书高数尺,传诵于海内外学术之林,始终未尝一藉时会毫末之助,自致于立言不朽之域”,而巍然成为“一代儒宗”(陈寅恪语)。具言之,杨树达的学术贡献约有如下数端:
语法学方面。《高等国文法》建立了以划分词类为中心的独特的语法体系,是继《马氏文通》之后,关于古汉语语法的最重要的著作。《词诠》是《高等国文法》的姊妹篇,该书取古书中常用虚词470多个,首别其词类,次释其义训,再举例说明之。为我国首部将现代语法学与传统训诂学有机结合、系统详尽地研究文言虚词的专著。该书初版至今已70多年,已重印20多次。《马氏文通刊误》意在修正语法学开山之作《马氏文通》以拉丁语法规律硬套汉语的错误。《中国语法纲要》初版于1928年,是我国较早的一部关于现代汉语语法的著作,在语法史上有重要意义。
修辞学方面。《中国修辞学》是作者另一著作《古书疑义举例续补》的进一步系统化和科学化。该书一直被认为是我国修辞学领域民族形式派的代表作(另一派为借鉴西方派,以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为代表),郭绍虞誉为“辟一新途径,树一新楷模”。
文字学方面。以《说文解字》为中心,吸收西方语源学理论。《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及其姊妹篇《积微居小学述林》,乃其治语源学、训诂学、文字学的代表作。而《文字形义学》则概括了其几十年间研究文字学、古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的成果,自云:“此书前后经营十余年,煞费心思。自信中国文字学之科学基础或当由此篇奠定。”
甲骨金文学方面。迄至1949年,杨树达所写甲骨文论文数目超过了自甲骨文发现以来任何一位研究者,如“释尘”、“释追逐”、“释滴”(见《积微居甲文说》)等,至今仍为不刊之论。其治金文,成就更高。陈寅恪序《积微居金文说》云:“寅恪尝闻当世学者称先生为今日赤县神州训诂学第一人,今读是篇,益信其言之不诬也。”此书乃治金文者必参之书,书中总结解释金文之14条方法,已为治古文字学者所熟知。
文献整理方面。《汉书补注补正》为其赢得“汉圣”(陈寅恪语)之美誉,杨树达也因此成为清华大学继陈寅恪之后第二位国文、历史两系合聘的教授。在此基础上增补而成的《汉书窥管》,学界认为,《汉书》研究至此,已无剩疑。《论语古义》、《淮南子证闻》、《说苑新序疏证》、《盐铁论校注》、《古书疑义举例续补》、《战国策集解》、《古书句读释例》是关于古书标点的最权威著作。
考古学方面。《汉代婚丧礼俗考》不但是研究汉代文化史的必读书,同时对考古学、民俗学、人类学、社会学以及历史学的研究具有极高参考价值,一再重版。
为了更好地学习、继承和研究杨树达先生丰厚的学术遗产,上海古籍出版社曾在20世纪80年代编辑出版了多卷本的《杨树达文集》,影响巨大。时隔多年,市面上久已难觅该书踪影,而学界对其需求却日益强烈,此次对《文集》进行修订和增补后重新出版,共17种:《中国修辞学》、《汉书窥管》、《淮南子证闻•盐铁论要释》、《论语疏证》、《词诠》、《积微居甲文说•耐林庼甲文说•卜辞琐记•卜辞求义》、《中国文字学概要•文字形义学》、《汉氏婚丧礼俗考》、《积微居小学述林全编》、《春秋大义述》、《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积微翁回忆录•积微居诗文钞》、《高等国文法》、《积微居金文说》、《积微居读书记》、《周易古义•老子古义》、《马氏文通刊误•古书句读释例•古书疑义举例续补》。其中《春秋大义述》系建国后首次出版,而《积微居小学述林全编》则增补近半篇幅,改正了《积微翁回忆录•积微居诗文钞》原版中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