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书讯书评 >> 回归文学之作——记《中国近代小说研究》出版

浏览过该篇的读者还浏览了

书讯书评

回归文学之作——记《中国近代小说研究》出版 发布时间:2016-2-17 13:55:24   作者:赵 娜  

  林薇教授的新著《中国近代小说研究》,采用新视角重新审视近代小说,着重挖掘其深层底蕴,为我们揭示了近代小说独具的人文蕴涵与审美形态。

  首先,研究视野有较大拓展。在政教凌驾文学的道统下,一些长期被漠视、被贬抑的小说,在本书中得到开掘,其在文学本体论上的价值得到肯定。如以《蜃楼志》、《兰花梦奇传》、《何典》、《浮生六记》、《风月梦》、《三分梦全传》、《绘芳录》以及“小说界革命”期间的写情小说等为文本材料,充实了中国近代小说研究的总体构架。

  其次,注重综合研究,切入历史的纵深层面,确立近代小说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地位。如:关于近代前期市井风情小说的文化蕴涵的论述;关于作家主体精神的张扬以及将中国古典诗词主观的、抒情的艺术传统融入小说的论述;关于文化意识的升浮——小说非情节化的过程已悄然发轫的论述;关于追求平淡自然的小说美学风貌,体现了非功利化、非伦理化超前的小说审美意识的论述。本书对于文本的分析都切入小说的深微底蕴,从而把握新旧文学嬗变的历史律动。

  再次,观念与方法的更新,运用文化阐释与美学批评的方法,着重揭示文化心态的变迁与小说审美意识的嬗替。如《蜃楼志》所透露的“人欲的释放”的信息,最早刻画了弄潮于外贸商海中的新兴的豪门巨富的精神风貌;《兰花梦奇传》体现了悲剧审美意识的觉醒,以性格冲突酿就的苦果,打开了“大团圆之后如何”这样一个小说盲点;《何典》以荒诞手法写悖谬人生,以玩世不恭、亵渎神明的叛逆姿态横空出世;《三分梦全传》开启了游子还乡的文学母题;《浮生六记》张扬个性,崇尚自然,开中国性灵小说之先河;《花月痕》将身世之感打入艳情,开创自叙传式的长篇抒情小说;《海上花列传》深得“人的文学”之真谛,透视了近代都市的浮华和诱惑,以及欲海狂澜中人的异化和沉沦;一些长期被误读的小说,如《孽海花》,则破除障蔽,状元金雯青的悲剧正象征着中国旧式士大夫那哀蝉败叶的命运;“林译小说”及其序跋所体现的中西文化的撞击,启迪了现代小说意识的觉醒……从而勾勒出了从中国古代小说跨向现代小说发展沿革的轨迹。

  作者考证力求精审。如对《儿女英雄传》作者文康家世生平的考证;《三侠五义》版本源流的考证;林纾自撰之武侠小说《技击余闻》最早版本的辨正等。

  同时,这本书独立的、自由开放的学术品格,融贯“文学即人学”的理念也令我们眼前一亮。

  一、研究框架推陈出新,用“世情小说”(或曰“人情世态小说”)替代了“狭邪小说”、“谴责小说”的传统说法。如《海上花列传》所体现的宽仁悲悯的人文精神与反传奇化、反程式化超前的小说审美意识,不是“狭邪小说”所能涵盖;《孽海花》所独有的文化反思的深层意蕴,也非“谴责小说”所能涵盖。

  二、突出小说本体研究——人文情思与美学底蕴。摆脱了政治、伦理的思维定势,着眼于人性、人情的抉发。如林薇教授在本书中就认为《兰花梦奇传》对深潜层次性爱心理的透视,体现了超政治、超功利、超伦理的对人性弱点的犀利解剖;《浮生六记》走出了暴力、道德、肉欲的泥潭,别辟一片芳丘,达到空灵飘逸的审美境界,从而完成了独立的、不阿世趋俗的文学本体构建;《老残游记二集》大胆运用了心理分析手法,笔锋触及人的潜意识中最隐秘的心弦震颤,将一个热恋中的少女那种如痴如狂、魂消魄荡的心态刻画得淋漓尽致;《孽海花》刻画人物性格和心理入木三分,在中国古代小说中很少有这样的对灵魂的拷问和鞭挞,阐扬了独具特色的美学价值;《何典》以反权威、反高雅的叛逆姿态,别创滑稽幽默的小说美学风范;《花月痕》以词赋体而为说部,建立了词章化、抒情化的美学标格。

  三、不囿成说,自出心裁。如,林纾一向被视为五四新文学的敌人,然而,历史的吊诡在于:清末民初,“林译小说”及其大量序跋,曾如春风化雨,启迪了现代小说意识的觉醒,林纾实与“五四”新文学存在着天然的联系。

  (《中国近代小说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2015 年7 月出版,定价:35.00 元)

(来源:古籍新书报 2015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