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书讯书评 >> 善自约束——《古代带钩与带扣》

浏览过该篇的读者还浏览了

书讯书评

善自约束——《古代带钩与带扣》 发布时间:2012-9-19 9:26:21   作者:王仁湘  

  有一样现代人身上少不了的行头,虽然只是小小物件,却属4000多年前的发明,这就是我们腰间的腰带扣。不可小看了它,它可实实在在是一项与关键部位相关的关键发明,也是一个用途广泛、延用时间巨长的发明。

  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束带用具,是距今4000多年的浙江良渚文化的玉带钩。这种玉带钩造型比较成熟,仅为高等级贵族使用,可以推断它已具礼仪性质。一般的人束带当有其他质料的带钩,这些带钩很难留存下来。还有一种可能是,更原始的带钩,出现的年代还会早一些,还没有用玉石作材料。最早的带钩出现以后,并没有在更大范围普及。在中原地区的历史时代初期,也许还继续着更早年代结绳系带的传统。这种系带的方式,系起来容易开解难,所以就有了一种特别的器具——觹,它是用于解结的一个发明,像一个不太尖的锥子,偶用玉料制成,须随身携带。

  文明的伴生状态,有秩序,也有战争。当战争成为社会生活的常态,军士的装备也越来越规范,皮革不仅用于制作盔甲,也开始用于制作腰带。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既宽又厚的革带不能打结,于是金属与非金属的钩应运而生,受良渚人使用带钩传统的启发,一种勾挂方法出现了,即将钩尾固定在革带上,钩头勾住钻有孔眼的革带的另一端,靠人体的张力束腰。腰带上配的钩就有了一个约定俗成的名字,叫作带钩。

  大约自春秋时代开始,带钩的使用已经较为普及,经战国到两汉,带钩成为先人不离身的小家当。汉晋之际,带扣逐渐取代带钩,成为束带的主要用品。带扣最先用于马具束带,用于人身以后,更加艺术化,无论造型与附加装饰都有了明显改变。不过后来这种艺术化的风气不再盛行,带扣大体沿着实用的路径演变,与我们今天使用的带扣没有什么明显区别了。

  带钩如果从良渚文化算起,至汉末之时,间断使用了近3000年。如果自春秋初期起算,带钩使用了差不多1000年上下。紧接着带扣替代带钩,一直用到今天,接近有2000年光景。上自帝王,下至平民,在正式场合都不能缺了它。就是这样的小物件,陪着过去的人们走过了4000多年!

  带钩与带扣,之前有人做过一些研究,但因为资料较为零散,物件过于细小,故难有综合性研究。我自己多年来投入了一些精力作梳理,研究做得并不系统,不过还是对一些问题,如带钩的起源、分类与演变,带扣的演变,还有带钩与带扣的名称、使用方法等,提出了自己的认识。另外对钩与扣的文化意义,也有所涉及。有人因佩钩而得以继承王位,有人因窃钩而被诛杀,小小的带钩也演绎过风云变幻的历史。

  带钩与带扣,造型不同,使用的年代也不同,但功用相同,所以放在一起考察。本书书名“善自约束”,取自汉代王逸语。王注《楚辞·离骚》“索胡绳之纚纚”曰:“纫索胡绳,令之泽好,以善自约束,终无懈倦也。”古者束带修身,或谓束修,又言束修自好,也应当是束带引申的意义。又《太平御览》卷三百五十四引《梦书》曰:“梦得钩带,忧约束也。钩带著身,约敕已也。持钩带脱,事决已也。”带钩入梦,约束入梦,这也是生活的写照吧。

  束而约之,约而束之,带钩担承过了,带扣担承过且依然还在担承。约束自己,方得自在,小小的带钩带扣,还真不能太小瞧了。

  (《善自约束——古代带钩与带扣》,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4月出版,定价45.00元)

(来源:古籍新书报 2012年0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