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书讯书评 >> 末世里的一朵白莲花——明末清初名妓兼才女王微传

浏览过该篇的读者还浏览了

书讯书评

末世里的一朵白莲花——明末清初名妓兼才女王微传 发布时间:2016-2-17 16:23:58   作者:袁啸波  

  一个人的声名在后世的隆衰,有时并不完全取决于他在世时的名望,对于女子来说更是如此。明末清初有一位奇女子叫王微,当时与柳如是齐名,论品行、胆识和才华,都绝不在柳如是之下。然而,数百年后,人们只知道柳如是,却很少有人知道王微。其原因何在?主要是因为柳如是嫁了位赫赫有名的文坛霸主钱谦益,而王微所嫁之人声誉不著。再者,晚明名妓多集中于南京秦淮河一带,因王微原在杭州西湖为妓,故无缘列入“秦淮八艳”内,如同一颗散落的明珠,易于被人遗忘。有关王微的事迹和卒年,早在清代就已语焉不详,有各种不同说法,难怪今天的人们对她很陌生。近读浙江师范大学文学院宋清秀老师撰写的《清代江南女性文学史论》,对王微生平、交游等有专章考述,引起了我的浓厚兴趣。本文利用该书搜集的相关史料,加以耙梳、甄别、串联和融合,试图还原这位名妓兼才女不平凡的一生。

  王微(1600—1647),又名观微,字修微,又字纤若,小字王冠,自号草衣道人,明末扬州人,江南名妓。文士们又称她为微道人、纤道人,闺蜜也称她作纤郎。王微七岁即丧父,后随母流落风尘。她在青楼中接受了文化和才艺方面的培养。长大以后,来到杭州西湖,在湖上画舫中卖艺。

  在西湖,王微先后结识了财力雄厚的豪士汪汝谦(字然明)和潘之恒。汪汝谦为王微赎身,并在西湖西陵桥边专门建造了一所房屋供她居住,取名为“净居”。需要说明的是,汪汝谦是个风雅之人,并非像今天富豪包养情人那般行事,而是把她当做红颜知己看待;王微有充分的自由,可以结交朋友、出外游览等,做一切自己想做的事。王微时常参加文人聚会,谈锋甚健,诗惊四座,因此名声越来越大,交游也越来越广,先后结识了陈继儒、董其昌、钟惺、谭元春、李流芳等名流。她与诗人谭元春关系尤密,互相引为知己,留下不少赠答诗篇。

  王微经常到云间(今上海松江)陈继儒、董其昌家中,与他们一起吟诗赏画。在董其昌的书画题跋和画著中常可见到“同观者修微王道人也”这样的语句,指的就是王微。有一次,王微乘船进入云间,当地的才子们听到消息后纷纷从河两岸追踪而来,争着想要一睹风采,但她一个没理,船疾驶而过。上岸后,王微被接到陈继儒的白石山寮。两人相谈甚欢,到了晚上,燃灯饮酒,继续畅谈,谈的都是诗,其他话题根本无暇顾及。逗留几天后,依依惜别。陈继儒曾作《点绛唇》一首记述这次会面。王微不仅以美貌,更以其风致文采令人折服。陈继儒称王微的诗“皆古来诗人所未尝拈出”,董其昌赞“当今闺秀作者,不得不推草衣道人”。陈、董两人何等人物,能得到他俩的激赏,可见王微才华之高超远迈凡流。

  一个偶然的机会,王微认识了茅元仪。茅元仪,字止生,是文学家茅坤的孙子,自幼爱读兵书,通晓古今用兵方略,对于九边重镇每个关隘要塞都了如指掌。辽东战事爆发,他投笔从戎,屡建军功。茅元仪对王微一见倾心,王微也很欣赏茅元仪的才华与豪气。两人不久便成亲。婚后离多聚少。茅元仪另有一妾名叫杨宛,王微与她情同姊妹,相处比较融洽。可是茅元仪风流成性,不久又纳一妾,名燕雪。王微的感情受到极大伤害,于是毅然决定与茅元仪分手。离开南京后,王微又回到西子湖畔。

  王微住在西湖边闭门不出,天天读书写经。一日忽有所悟,便出外远游:布袍竹杖,游历江楚,登大别山,眺黄鹤楼、鹦鹉洲诸胜,谒武当山,跻天柱峰,溯大江,上九华,登匡庐,大大开阔了眼界。旅行中她结识了许多名流,还特意去庐山拜见佛教高僧憨山大师;大师的点拨对她后来的人生产生了重大影响。

  一个女子无人陪同单独出游,在今天毫不稀奇,而退回到将近400 年前的古代,那是极为罕见的事。王微天生胆大,有侠客之风,被人称为女侠,敢于独往独来。据说有一回她住在包园,夜半醒来,看见有两道光从窗缝间射进屋内。走近一看,原来是只老虎!她毫不畏惧,点亮灯吟起诗来,不一会儿,老虎悄悄离去。还有一次在庐山,王微独自一人乘着月色从开先寺出发,去游览青玉峡,半路上遇见一只老虎,她镇定自若,老虎反而避开了。明代忠臣、戏剧理论家祁彪佳曾在日记中记载,有一天他在船上听汪汝谦大谈王微女侠的种种大胆行为,听得气壮,简直可以喝下一斗酒。女侠之称岂是浪得?

  远游归来,王微在西湖六桥之间建造生圹(人活着时给自己修的墓),足见其襟怀豁达,已参透生死。陈继儒听说此事后特意为她撰写了《草衣道人生圹记》,对她的品格和行为表示高度赞赏。

  每逢春秋佳日,王微照例经常出游。有一次她路过苏州,遭到一个无赖的百般骚扰和纠缠,难以摆脱。此时,进士出身、担任给事中的东林党名士许誉卿伸以援手,王微才恢复了自由。王微很感激许誉卿的救助,许誉卿乘势追求王微,原本厌倦世俗不想再婚的王微一时心动嫁给了他。婚后,王微跟随许誉卿去了京城。

  明朝末年,政乱国危。许誉卿是位正直敢言的官员。王微经常帮助丈夫整理向朝廷上奏的疏稿。一次许誉卿向皇帝进谏,不料龙颜大怒,立刻将他罢免;后来新皇帝登基,许誉卿才又被起用。许誉卿原来和钱谦益是好朋友。在南明小朝廷,钱谦益阿附奸臣马士英、阮大铖,想拉拢许誉卿入伙,三番五次写信给他。许誉卿有点动摇,王微觉察到了,整日忧心忡忡。许誉卿问她为什么不开心,她答道:“你和他们根本不是一类人,岂能与他们同流合污!”许誉卿听了面有赧色,马上站起来,向王微作揖道:“别人都笑我受女人挟制,听了你刚才的话,我怎么能不把你当做畏友啊!”钱谦益见许誉卿一直没有回应,便走起裙带路线,让柳如是去和闺蜜王微说情。王微对柳如是说:“尚书(指钱谦益)为人一直没有准则,已经不太检点,很对不起阿姐了,还想要拉朋友入伙。我家夫君清清白白,绝不会做有损节操的事!”柳如是将王微的话语转告给钱谦益,钱谦益听了十分羞愧。后来,许誉卿因进谏又被削职,不久,朝廷下旨让许誉卿官复原职,王微劝丈夫道:“皇上一发怒,忠臣就倒下;朝中权贵都是一丘之貉。何必再为这样的朝廷卖命!”许誉卿听从王微的劝告,闭门不出,并在西湖断桥东面建了一座名叫“小桃园”的宅子,索性隐居起来。夫妇两人在园中谈诗论道,或与文人宴集唱和,日子过得好不滋润。钱谦益有诗道:“草衣家住断桥东,好句清如湖上风。”正是那段愉快生活的一个写照。

  然而,好景不长。甲申年,京师沦陷。顺治二年,清兵南下,杭州危在旦夕。王微与许誉卿及其家人一起逃难,东躲西藏,备尝艰辛。她原本体质孱弱,哪经得起如此折腾,不免染上疾病,身体变得越来越差。许誉卿不忍心看着王微跟着自己受罪,多次劝她离开自己,可是她坚决不肯,誓死相殉。两年后,王微一病不起。临死前,她让家人取出早已准备好的一个包袱,示意打开,只见里面是一把剃刀和一套僧衣。她用尽全身力气坐了起来,两眼放光看着丈夫,郑重地叮嘱道:“如遇紧急情况,夫君要么自裁,要么出家为僧,你好自为之吧!”许誉卿用双手接过包袱,忍着眼泪使劲点了点头。王微带着微笑永远闭上了眼睛,许誉卿不禁放声恸哭。他如此伤心,不只是因为失去了一个生活伴侣,更是因为失去了一个人生道路上的良师畏友。办完丧事后,许誉卿便出家为僧去了。

  回过头来再说说同一时期的钱谦益与柳如是:在南京城即将被清兵攻破的危急关头,柳如是劝丈夫和自己一起跳水自尽,以保全名节。钱谦益以“水太冷”为由不敢跳;柳如是纵身欲跃,又被钱谦益死死抱住,不让她跳。最后钱谦益投降清朝,晚节不保。强敌当前,柳如是的表现可谓英勇,可惜她后来一直陪伴在叛变投敌者钱谦益身边,不能不说白璧有瑕。换了王微,即使不自杀,也会断然离开。

  康熙时,朝廷征召明朝旧臣出山为官,许誉卿因已出家为僧而幸免。要是当年他不出家,若不应清廷之召,必遭迫害;若应召,便成投降的贰臣,不忠的污点永难洗刷。由此可见王微当初为丈夫所作的谋划是多么英明。若干年后,许誉卿去世,家人遵照其遗愿,将他埋葬在距离王微坟墓仅二十步远的地方。

  王微一生创作了许多诗词,有《期山草》、《远游篇》、《宛在篇》、《闲草》、《焚余草》、《樾馆诗草》等集,现存诗190 余首,词50 余首。施蛰存先生曾辑有《王修微集》四卷。

  清代许仲元说:“明季多奇女子,若柳是(柳如是)之殉节保家、方芷之相夫死国,次之则李香(李香君)之却币洁身、玉京(卞玉京)之潜使入道,皆可入《青泥莲花记》,然终不如草衣道人(王微)之绝伦拔萃者。”对王微可谓推崇备至。钱谦益说:“今天下诗文衰熸,奎壁间光气黮然。草衣道人与吾家河东君,清文丽句秀出西泠、六桥之间。”黄宗羲亦说:“当是时,虞山有柳如是,云间有王修微,皆以唱随风雅闻于天下。”施蛰存先生更认为王微的诗词成就在柳如是之上。平心而论,王微的文才至少可与柳如是相颉颃;若论胸襟、胆识和品格,则王微明显超过柳如是。然而,在后世,柳如是声名如此盛大,而王微几乎湮没无闻,不禁令人喟叹历史之无情!

  (《清代江南女性文学史论》(江南文化史研究丛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 年5 月出版,定价:48.00 元)

(来源:古籍新书报 2015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