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书讯书评 >> 《杜维明思想学术文选》编后记

浏览过该篇的读者还浏览了

书讯书评

《杜维明思想学术文选》编后记 发布时间:2015-5-21 10:47:48   作者:孔祥来  

  《杜维明思想学术文选》收录先生学术论文和演讲合计五十一篇,涵盖了先生对儒学价值的探索、儒家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启蒙反思、文化中国、文明对话和世界伦理六个论域,反映了先生自1960 年代以来致力于探索和推动儒家第三期发展的主要思想成就与努力。儒家传统可分为道、学、政三个层面,“道”蕴含着价值,“学”意味着自觉,“政”则代表着具体的实践,先生的研究与努力也正体现在这三个层面,所以按照道、学、政三个层面,文选又将五十一篇论文与演讲划分为“价值探索”、“士的自觉”和“创造性转化”三个部分。

  “价值探索”部分收录了十八篇文章,探索儒家的基本价值。儒家传统是包含着宗教、哲学诸面向的心性之学,是追求人性在现实世界中不断展现的为己之学,它的核心价值体现为“仁”。“仁”根源于人性,象征着人性在其最普通的也是最高的完美状态中的整体表现。但尽管“仁”的最终基础存在于本性之中,人之实现仁却必须在与他人及社会的关系中经历一个渐进的学习过程。这个学习过程,便是一个“克己复礼”的过程。具体来说,作为人性化过程的“礼”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四个渐进含摄的发展阶段,使个体经由身、心、灵、神四个层面依次达于与社群、自然、天道的合德合一。所以,围绕着“仁学”而展开的儒家思想有着成熟的道德理性、浓厚的人文关切和强烈的入世精神,是一种欲以道德理性和人文关切来转化现实政权的入世精神,在对现世事务的积极参与中持续转化自我,由内在而超越。

  “士的自觉”部分收录了十九篇文章,表彰先儒传承道统,践行圣学的自觉与努力。中国有个道统,自文明初肇以至于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一脉相传。这个道统,实是先民逐渐形成的一种历史文化认同。孔子集往圣之大成,删述六经,承前以启后。孔子以降,道术而为天下裂,有百家并起,然儒家一直是中华文明的忠实守护者和诠释者,培育着一代又一代自觉传衍这个文明体系的有生力量。若子思子、孟子、荀子、董子、程子、朱子、象山、阳明,皆是儒家发展历程中的主要代表,而若王辅嗣之“体无”,刘静修之“尊道”,刘蕺山之“慎独”,颜习斋之救弊,刘一斋、熊十力先生之会通,钱宾四先生之彻悟,徐复观先生之忧患,虽闻道有先后,体知有浅深,亦皆有士的自觉与担当,守先以待后,欲为往圣继绝学。

  “创造性转化”部分收录了十四篇文章,是先生三十多年来推动儒家传统的现代转化与创新所进行的有益探索。近代以来,面临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中国知识分子陷入了既想全盘西化以救亡图存,又于内心深处不能割弃中国传统的两难之中,渐渐遗失批判与反思的意识,自我绑架于意识形态之下,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挫折和灾难。儒家第三期的发展,正以超越这种“启蒙心态”为前提。儒家学者必须直面现代化带来的各种挑战,与其他文化宗教之间开展广泛深刻的对话,形成批判的自我意识,不断拓展“文化中国”的外延,以一种全球化的眼光推动儒家中心关切的普世化,重塑世界伦理,建立个体、社群、自然与天道之间相辅相成的和谐机制,实现人类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先生自十有五岁受周文杰老师之启蒙走上诠释儒家传统的学术道路,致力于推动儒家第三期的发展将届六十年,一些论文或演讲发表于四五十年之前,它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在当时虽是不小的创见,在今天可能已化为常识,所以读来或觉得平淡无奇。各篇论文与演讲在形成时间上跨度比较大,在内容上有一些重复的文字,或一些表述有前后不一致的地方,都在所难免了。为了尽可能保持文章原貌,我们在编校过程中没有刻意去增删修改。更重要的一个问题是,先生长期执教于美国名校,许多学术性文章本用英文写成,所以译成中文后或不能字字尽合本意。又受翻译水平之限,一些译文也不能兼顾达与雅。另,述及人物年龄常依西方习惯作实足年龄而非中国传统虚龄。故先在此说明,请读者谅解。但瑕不掩瑜,希望国内学人通过这部文选,可以更便捷而全面地了解先生的思想学术。

  (《杜维明学术思想文选》,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 年8 月出版,定价:98.00 元)

(来源:古籍新书报 2015年0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