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书讯书评 >> 但开风气不为师——谈上海古籍出版社对海外汉学的译介与出版

浏览过该篇的读者还浏览了

书讯书评

但开风气不为师——谈上海古籍出版社对海外汉学的译介与出版 发布时间:2015-1-6 10:41:58   作者:查明昊  

 

 

  20世纪七十年代末,与海外汉学界隔绝了三十年后,中国学界震惊于海外汉学在学术方法、研究理路和研究领域等方面的创获,并由此开启了一个延续至今的海外汉学的译介高潮。而上海古籍出版社(以下简称“上古社”)早在1980年就领风气之先,推出了海外汉学著作。据不完全统计,自20世纪七十年代末独立发展之初,至2013年底,上古社共出版海外汉学著作近300种(海外中国文献的引进不包含在内),考虑到上古社出版此类著作局限于中国传统文化领域,这一数量已甚为可观。

  春江水暖

  (1978 —1988)

  或许缘于语言方面的便利和情感的认同,这一时期华人(裔)学者的著作占据了大半,而其中叶嘉莹的著作又占据了3种。叶氏是改革开放以来于中国古典文学领域影响最大的海外学者,其研究融现代与古代、西方与东方、感性与理性等多种元素于一体。早在1980年,上古社就率先推出了叶氏的《迦陵论词丛稿》,在专业学者和普通读者中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对于经历了很长时间的思想禁锢,刚刚获得思想自由的大陆学者来说,所引发的震动是可以想见的。1987、1988年上古社又先后推出了她的《灵溪词说》(与缪钺合著)和《杜甫〈秋兴〉八首集说》。这之后,广东人民出版社、中华书局、岳麓书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也相继推出了叶氏的近十种专著。

  除了专著外,上古社还有选择地对海外汉学研究专题论文进行译介,如胡文彬、周雷编选的《海外红学论集》(1982)、徐朔方编选的《金瓶梅西方论文集》(1987)。此一时期,上古社出版的海外汉学著作,主要局限于中国学界的传统热点领域,且学科高度集中在古典文学领域。

  由于海外汉学的译介有一个语言的转换问题,且思想的转型也有一个渐次的过程,这一时期,上古社推出的海外汉学方面的著作品种数并不多,但这一时期的超前规划和精心组织,为接下来海外汉学方面著作的陆续出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风起潮涌

  (1989 —1999)

  经历近十年的酝酿,至20世纪八十年代末,上古社的海外汉学著作的出版,终于迎来了收获期。盘点这一时期上古社汉学著作的译介,不得不提及两套丛书。

  一套就是享有盛誉的“海外汉学丛书”,其被誉为20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海外汉学译介的代表性丛书之一(另一套为江苏人民出版社的“海外中国学研究丛书”)。1989 —1999年期间,共推出21种之多。与“海外中国学研究丛书”更多关注名家、名著不同,“海外汉学丛书”“提倡实事求是的治学方法和富于创见的研究精神,力求择取质量上乘、影响显著的著作加以翻译介绍,入选著作除了一些已有定评的堪称经典之作之外,还有一些近年来出现的汉学研究力作。这套丛书不仅具有文化积累的作用,而且将反映世界各国最新的汉学研究成果”,推出了不少海外汉学的新人、新作。如斯蒂芬·欧文(今译宇文所安)所著的《追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往事再现》,与其说这是一部关于“中国古典文学”或者美学的研究的著作,毋宁说一种心理的“现象学描述”,它不是从文献整理入手,而是以纤细而极具韧性的感性神经切入中国文化本身,敏锐地抓住了“追忆”这一中国文化强大的传统。这套丛书在1989 —1999年的中国学界中国传统研究范式转换之际,对中国学术界,尤其是古典文学界的影响甚大。

  如果说“海外汉学丛书”伴随了20世纪七十年代末以来中国学术界注重学术方法、研究理路和理论思辩的倾向的话,另一套出版于20世纪九十年代末的“唐代研究指南”,则契合了中国学术界始于20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学术方法与文献考订并重的学术转向。

  这套丛书是继哈佛燕京学社编制的一系列中国文献索引以后出现的一套综合性中国断代文献索引,兼具研究成果阶段汇集、资料汇集和学术资料索引等多重功能。如《唐代的历》一书从新旧《唐书》、《资治通鉴》、《册府元龟》及敦煌资料中辑录数万条有具体时间的唐代史实,逐日排比,纠正文献和今人著作的大量舛误而编成。包括唐代帝号、年号,年的干支与年次,日的干支与日次,中午、日入时刻表,长安的气象,年号索引,干支号码表,等等。从此可全面了解唐代的以阴阳历为基础的历的计算方法以及唐代的历在具体计算上出现的复杂情况和结果。这套丛书在没有网络检索的年代,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尤其是对唐代文化研究厥功甚伟。

  这一时期,上古社的海外汉学著作,除数量大幅增加外,作者的国别更加丰富,有澳大利亚、俄罗斯、法国、美国、葡萄牙、日本、新加坡、英国、加拿大9国的汉学家,而且除柳存仁、高友工、梅祖麟等少数华裔学者外,更多的是地道的“洋”汉学家,研究领域则广涉科技、历史、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众多学科。特别值得注意的有两点:

  一是注重对海外汉学新生力量的推介。刘东指出,近年来,美国学界的中国学研究已明显衰落:“我们明显看到了海外汉学界的后继无人。譬如,魏斐德去世之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就很难找到这一块镇得住的人了。”而上古社早在20世纪九十年代就有系统地推出了《日本中青年学者论中国史》(上古秦汉卷)、《日本中青年学者论中国史》(六朝隋唐卷)、《日本中青年学者论中国史》(宋元明清卷);进入21世纪后,又推出了两辑12种的“日本宋学研究六人集”。

  二是开始对海外汉学予以全面的观照与反思,如《牧女与蚕娘——法国汉学家论中国古诗》(钱林森)、《神女之探寻——英美学者论中国古典诗歌》(莫砺锋)、《中日韩〈诗品〉论文选评》(曹旭)等。

  总体而言,这一时期上古社的海外汉学译介,基本上还停留在“引入”的层面,而且海外汉学的著作外文版与中文版的出版时间间隔较长。

  东西激荡

  (2000 — )

  进入新世纪,随着中国与海外汉学界交流的深入,以及中国学术研究的不断发展,中国学术界对海外汉学的认识渐趋全面与理性,在与海外汉学界的交流中日趋自信与平等,由被动吸引,到共同参与,甚至主导。这些变化,也反映到海外汉学的译介上,上古社的海外汉学著作的译介,也自然有这些变化的印迹。

  一、 由注重研究方法、学术理论,到关注经典、关注前沿

  20世纪七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海外汉学对中国学术界最具启发性的是研究方法和学术理路,经历了20余年的学习和探索,中国学术界对其已经基本熟悉和掌握。因此,那些纯以研究方法和学术理路取胜,而于相关研究略显生硬或浅显的著作,自然难以激起中国学术界的关注与共鸣。

  中国学术界将更多的关注目光投向那些经历了时间检验的大家作品和经典名作上。这一时期,上古社推出了“域外汉学名著译丛”、“日本中国史研究丛刊”、“剑桥中华文史丛刊”、“觉群佛学译丛”、“亚欧丛书”等众多海外汉学丛书,以及“余英时英文论著汉译集”、“冈村繁全集”等海外汉学大家的著作集、全集。“剑桥中华文史丛刊”在海外汉学界影响深远,对汉学研究范式的转型有指导作用,成为一种经典,当今英美汉学界的很多领军人物,包括国人熟悉的黄仁宇,当年初出茅庐时的第一部专著,都是通过入选《剑桥中华文史丛刊》而一举成名的。而新推出的“域外汉学名著译丛”,较之于之前已颇具影响的“海外汉学丛书”,无疑是这种转变的最好佐证。

  另外的关注焦点,则投向了学术前沿领域。近年来,随着出土文献的不断涌现,先秦史的研究成为海外学术界共同关注的焦点,而上古社适时地推出了“早期中国研究丛书”,推出了众多学术大家和新锐的力作,有力地推动了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而“复旦文史丛刊”中的译作,则从“沟通中外,上层与下层,中心与边缘”视角,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观照,也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二、 中外汉学研究的同步性明显增强

  回顾前两个时期的海外汉学译介,其外文版的推出,到中文版的出版,时间间隔相当长。如何炳棣《1368 —1953中国人口研究》,英文版出版于1959年,30年后的1989年,方由上古社推出中文版。从一定程度上讲,我们所研究、关注的问题,远远落后于海外汉学家。

  而进入新世纪,海外汉学的著作往往能第一时间就被引入。如比利时学者钟鸣旦(Nicolas Standaert)的《礼仪的交织:中欧文化交流中的葬礼》(The Interweaving of Rituals:Funerals in the Culture Exchange between Chinaand Europe),2007年由华盛顿大学出版社出版,上古社于2009年就推出了中译本。考虑到上古社的一本书编校时间至少半年的情况,其译著出版实为迅速。而《夏商周:从神话到史实》更是首先以中文版的形式出版。

  这就保证了中外汉学研究的同步性,而在某些共同关注的领域,中国学术界具有一定的超前性。

  三、 中外学术的互动明显增多

  如果说,之前的海外汉学的译介,中国学者更多的是学习者的话,那么进入新世纪后,中国学者更多地成为参与者,甚至主导者。如《大宛遗锦:乌兹别克斯坦费尔干纳蒙恰特佩出土的纺织品研究》一书,由乌兹别克斯坦学者马特巴巴伊夫和中国学者赵丰带领的团队,对费尔干纳盆地早期中古时代纺织服饰品进行了全面的综合性研究,认为费尔干纳山谷在粟特时期或更早(3 —4世纪)已成为受中国直接影响的中亚丝绸生产中心之一,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一个有力的佐证。而在高瑞泉和日本学者山口久和共同参与的《中国的现代性与城市知识分子》一书中,高瑞泉明显处于研究主导的地位。

  四、 对海外汉学的反思

  进入新世纪,随着中国学术界对海外汉学了解的不断深入,中国学术界开始对海外汉学进行“反研究”,上古社推出的《海外中国学评论》(已出版两辑)、《美国中国学史研究——海外中国学探索的理论与实践》、《国际中国文学研究丛刊》(已出两集)、《北美学者中国古代诗学研究》、“当代西方汉学研究集萃”(已出“思想文化史卷”、“妇女史卷”、“上古史卷”、“中古史卷”、“宗教史卷”五卷)等,就是这方面的代表。

  从20世纪七十年代末至今,中国学术界经过近30年的学习,已经能与海外汉学界平等对话、交流。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出版的重镇之一,上古社在其中担当了相当重要的角色。与此同时,上古社也为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作出了相当的贡献。在向海外大量输出中文版中国传统文化的整理研究图书的同时,我们也输出了不少相关图书的版权,将另文予以介绍。

  附《海外汉学丛书》已出书目:

  

  (以出版时间为序,打“*”者为新出品种)

  

  中国文学中所表现的自然与自然观

  [日]小尾郊一著邵毅平译

  唐诗的魅力:诗语的结构主义批评

  [美]高友工、梅祖麟著李世跃译 武菲校

  1368 —1953中国人口研究

  [美]何炳棣著 葛剑雄译

  通向禅学之路

  [日]铃木大拙著 葛兆光译

  道教(第一卷)

  [日]福井康顺等监修 朱越利译

  追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往事再现

  [美]斯蒂芬·欧文(宇文所安)著

  郑学勤译

  中国和基督教:中国和欧洲文化之比较

  [法]谢和耐著 耿昇译

  中国小说世界

  [日]内田道夫编 李庆译

  中国的宗族与戏剧

  [日]田仲一成著 钱杭、任余白译

  南明史(1644 —1662)

  [美]司徒琳著 李荣庆等译 严寿澂校

  道教(第二卷)

  [日]福井康顺等监修 朱越利等译

  道教(第三卷)

  [日]福井康顺等监修 朱越利等译

  中国民间宗教教派研究

  [美]欧大年著 刘心勇等译

  早期中国“人”的观念

  [美]唐纳德·J·蒙罗著 庄国雄等译

  美国学者论唐代文学

  [美]倪豪士编选 黄宝华等译

  中华帝国的文明

  [英]莱芒·道逊著 金星男译

  朱宪伦校

  中国文章论

  [日]佐藤一郎著 赵善嘉译

  李白诗歌抒情艺术研究

  [日]松浦友久著 刘维治译

  三国演义与民间文学传统

  [俄]李福清著 尹锡康、田大畏译

  田大畏校订

  中国近代白话短篇小说研究

  [日]小野四平著 施小炜、邵毅平等译

  柳永论稿:词的源流与创新

  [日]宇野直人著 张海鸥、羊昭红译

  *美的焦虑:北宋士大夫的审美思想与追求

  [美]艾朗诺著 杜斐然、刘鹏、潘玉涛译

  郭勉愈校

  *明季党社考

  [日]小野和子著 李庆、张荣湄译

  *清廷十三年:马国贤在华回忆录

  [意]马国贤著 李天纲译

  *终南山的变容:中唐文学论集

  [日]川合康三著 刘维治、张剑、蒋寅译

  *中国人的智慧

  [法]谢和耐著 何高济译

  *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

  洪业著 曾祥波译

  *中国总论

  [美]卫三畏著 陈俱译 陈绛校

 

(来源:古籍新书报 2014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