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书讯书评 >> 学术研究与资料整理相结合的新成果——评《中国历代碑志文话》

浏览过该篇的读者还浏览了

书讯书评

学术研究与资料整理相结合的新成果——评《中国历代碑志文话》 发布时间:2012-6-7 13:50:21   作者:李长茂  

  碑志文从东汉时期盛行于世,其创作一直绵延至今。在中国古代,碑志文作为一种盖棺定论式的文字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承载了丰富的文化蕴涵。中国古代的文章创作大家如韩愈、欧阳修等人,对碑志文创作十分重视,在他们的文集中,碑志文占了很大比重。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中,对碑志文的体制规范、风格特征等也有非常详尽的论述。因此,无论对于中国古代文体研究、文学研究,还是文学批评研究和文化研究,碑志文都是一种重要的不可绕过的文体。由于景祥与李贵银编著、辽海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历代碑志文话》一书,是全国古籍整理“十一五”规划重点项目的成果,该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为“中国历代碑志文史话”,对中国古代碑志文文体的发展演变进行了系统的论述;下编为“中国历代碑志文话辑要”,汇集了中国历代关于碑志文理论批评的重要材料,既是一部中国古代碑志文发展的小史,又是一部碑志文批评文献的汇编,兼具学术价值和文献价值。

  《中国历代碑志文话》一书体现了学术研究与文献整理相结合的特色。上编分六个部分对碑志文在中国古代的产生、发展、演变,文体规范的定型与创新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在“碑志文的产生”部分从文化渊源与文体渊源两个角度,对碑志文的产生进行了探本溯源的研究;在“碑志文文体规范的形成”部分对东汉时期碑志文的文体规范的形成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论述,指出蔡邕在碑志文文体规范形成过程中居功至伟;在“以骈体为碑志的兴盛”部分,在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碑志文创作的代表作家及其作品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指出这一时期是中国古代碑志文发展史上以骈体创作碑志文的兴盛期,庾信等作家将以骈体为碑志推向了高峰,将碑志文的文学美发挥到了极致;在“以散体为碑志的创革”部分,对唐代张说、韩愈等古文家的碑志文作品进行了分析,指出韩愈等人在蔡邕确立的逐节敷写的碑志文创作范式外,为以散体为碑志树立了典范;在“以史笔为碑志的成熟”部分,分析了宋元时期欧阳修、王安石、元好问等人的碑志文创作,指出此时期在以散体为碑志的基础上,又特别重视以实录精神和史家笔法为碑志,体现了以史笔为碑志的成熟;在“碑志文创作的因循期”部分,分析了明清时期的碑志文创作,指出这一时期的碑志文创作要么以骈体为碑志,要么以散体为碑志,体现了向传统的复归,为碑志文创作的因循期。

  《中国历代碑志文话》的下编分七个部分,以时代为序,汇集了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代、金元、明代、清代、近代时期重要的碑志文批评材料。碑志文的批评材料散见于各类总集和作家的别集中,需要翻阅爬梳大量文献资料,其艰难与费时程度可想而知。从规模上看,这部分约有五十余万字,颇见编者的收集整理之功。这些材料中更有一些是从流失海外的文献中搜集整理而来的,是国内难得一见的材料,因此文献价值十分珍贵。下编为研究中国古代碑志文的学者提供了材料上的便利,可省却翻检之劳。

  《中国历代碑志文话》的上编是一部学术论著,下编是一部资料汇编,研究与资料整理相结合,不仅对于推动碑志文的学术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对于一般的碑志文爱好者来说,通过阅读此书也会对碑志文在中国古代的发展情况有清晰的了解。

  (《中国历代碑志文话》,辽海出版社2010年12月出版,定价200.00元)

(来源:古籍新书报 2012年0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