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书讯书评 >> 《〈清代学者象传〉研究》之我见
浏览过该篇的读者还浏览了
- 评《宋才子传笺证》
- 叶逢春刊《三国志通俗演义史传》出...
- 饾版精印与大众画谱之完美结合——...
- 《天下郡国利病书》流传考
- 禅是什么?
- 拾穗者的追求——我的《诗品集注》
- 进入晚明的另一种路径——评刘增光...
- 善本掌故:敦煌本《坛经》的前世今...
- 《殷墟甲骨文摹释全编》序
- 花落春仍在 书存味自长
- 戏曲典藏 嘉惠学林——浅述《大连...
- 《古今图书集成佛道教文献汇编》出...
- 研究理路 阐释诗义——《杜诗考释...
- 民国书画金石报刊述略
- 《辽金元诗话全编》评介
书讯书评
《〈清代学者象传〉研究》之我见
发布时间:2011-4-13 0:00:00 作者:冯尔康
20世纪中期以前,叶衍兰、叶公绰祖孙次第刊刻《清代学者象传》一集和二集(以下简称《象传》),颇受读者欢迎和学术界的推崇。“象”者,人物之画像;“传”者,人物之简单传记,即小传;合为一体,是图文并陈之一种图书体裁,或曰“载体”。象传少见,专集画像之书亦属罕有,因此人们将注意力倾注于像,而忽略于传。笔者在《清史史料学初稿》(1986年)、《清代人物传记史料研究》(2000年)二书均述及《象传》,介绍惟在画像一端,而不及传记之文,不自觉地表示出漠视“传”部分的态度。如今何奕恺博士的宏著《〈清代学者象传〉研究》(下面简称《〈象传〉研究》)纠正了这种偏向,改变了学术界对《象传》仅在于利用,而未作研究的状况。
《〈清代学者象传〉研究》一方面着重于论述叶氏《象传》的传记部分的学术价值,令人对该书有全面准确的理解,更好地汲取其中的学术养料;还论及像传体、肖像学和图像学,给《象传》在像传体图书史上定位。
作者从“正名”入手,寻觅出《象传》的著述范围,进而论证该书的文化史意义和学术创见。《象传》名称中的“学者”,传统的概念是经学家、史学家、文字学家,作者根据《象传》所录的三百六十余人的实际情形,指出远远超出学者范畴,广泛涉及多种类型的文化人,因而认为它研讨的、反映的是文化史,又由于《象传》的编排大体上是依象传主人生卒年为次第的,因之纵向观察,令人生出一部“文化史画卷”的快感。我觉得这是作者创造性见解之一。其二是对传文的研究,发前人所未发,指明《象传》的传文有其特色,不同于正史传记的干涩、碑传文的芜杂,取材生动,言简意赅,且有评论独到之处,不可因其是几百字的小传而忽视其学术性。无疑,作者是叶氏祖孙的知音,叶氏地下有知,亦会欣慰与感激。
作者不惮烦劳,为《象传》众多传主一一查索生卒年,发现《象传》的编排顺序颇多不合,并列表说明,这就给《象传》未来再版提供改正的线索。作为一位求学于大陆的外籍学者,能坚持认真治学的精神,令我佩服!
《〈象传〉研究》没有停留在《象传》传文内容、排列结构研究上,更论述到像传体和肖像学、图像学,认为《象传》是像传体发展的标志,对后世起一定的模范作用,意见相当中肯。又依据当今世界已经步入了视觉时代,“读图”时代,学术研究方面,业已从图像入手拓展新领域,如“新历史主义”研究群就常有借助绘画探求深意者,作者因之讨论肖像与传记结合的理论性问题,认为图文体是图、文结合,成为相互“缺一不可”的体裁,主要意义在于互补不足、互证所有,使作品所传达之整体信息更趋完整,《象传》就是“图文体”的图书。对此,我与作者的认识是相通的:我在2006年七月号的《学术月刊》上发表《史学著作的图文配合与构建视觉史料学》一文,指出史学著作正在走向图文配合,图书本身也在改变其形象;提出包括图像在内的视觉史料是史源的一种见解;表达建立图文结合的学术规范的愿望。
作者和我,天各一方,但是我们有兴趣研讨共同的学术命题,这大约就是缘分,两年前我与作者相识,他谈他的博士学位论文,我赞成他的选题。如今我读他的书稿,先睹为快,也说几句祝贺的话。
(《〈清代学者象传〉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11月出版,定价24.00元)
(来源:古籍新书报 2011年3月)
《〈清代学者象传〉研究》一方面着重于论述叶氏《象传》的传记部分的学术价值,令人对该书有全面准确的理解,更好地汲取其中的学术养料;还论及像传体、肖像学和图像学,给《象传》在像传体图书史上定位。
作者从“正名”入手,寻觅出《象传》的著述范围,进而论证该书的文化史意义和学术创见。《象传》名称中的“学者”,传统的概念是经学家、史学家、文字学家,作者根据《象传》所录的三百六十余人的实际情形,指出远远超出学者范畴,广泛涉及多种类型的文化人,因而认为它研讨的、反映的是文化史,又由于《象传》的编排大体上是依象传主人生卒年为次第的,因之纵向观察,令人生出一部“文化史画卷”的快感。我觉得这是作者创造性见解之一。其二是对传文的研究,发前人所未发,指明《象传》的传文有其特色,不同于正史传记的干涩、碑传文的芜杂,取材生动,言简意赅,且有评论独到之处,不可因其是几百字的小传而忽视其学术性。无疑,作者是叶氏祖孙的知音,叶氏地下有知,亦会欣慰与感激。
作者不惮烦劳,为《象传》众多传主一一查索生卒年,发现《象传》的编排顺序颇多不合,并列表说明,这就给《象传》未来再版提供改正的线索。作为一位求学于大陆的外籍学者,能坚持认真治学的精神,令我佩服!
《〈象传〉研究》没有停留在《象传》传文内容、排列结构研究上,更论述到像传体和肖像学、图像学,认为《象传》是像传体发展的标志,对后世起一定的模范作用,意见相当中肯。又依据当今世界已经步入了视觉时代,“读图”时代,学术研究方面,业已从图像入手拓展新领域,如“新历史主义”研究群就常有借助绘画探求深意者,作者因之讨论肖像与传记结合的理论性问题,认为图文体是图、文结合,成为相互“缺一不可”的体裁,主要意义在于互补不足、互证所有,使作品所传达之整体信息更趋完整,《象传》就是“图文体”的图书。对此,我与作者的认识是相通的:我在2006年七月号的《学术月刊》上发表《史学著作的图文配合与构建视觉史料学》一文,指出史学著作正在走向图文配合,图书本身也在改变其形象;提出包括图像在内的视觉史料是史源的一种见解;表达建立图文结合的学术规范的愿望。
作者和我,天各一方,但是我们有兴趣研讨共同的学术命题,这大约就是缘分,两年前我与作者相识,他谈他的博士学位论文,我赞成他的选题。如今我读他的书稿,先睹为快,也说几句祝贺的话。
(《〈清代学者象传〉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11月出版,定价24.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