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书讯书评 >> 天人合一 自然人化
浏览过该篇的读者还浏览了
- 评《宋才子传笺证》
- 叶逢春刊《三国志通俗演义史传》出...
- 饾版精印与大众画谱之完美结合——...
- 《天下郡国利病书》流传考
- 三十年始成气候
- 《清朝治理新疆方略汇编》问世
- 绽放在青藏高原上的艺术奇葩——评...
- 评赵晶《〈天圣令〉与唐宋法制考论...
- 中古文史之学的金字塔
- 清代闺秀诗话文史流芳飘香
- 《中国历代职官别名大辞典》出版
- 还原历史真相
- 亦文亦史 森罗万象——《稀见明史...
- 闻人军著《考工司南——中国古代科...
- 一位日本学者的睡虎地秦简研究
书讯书评
天人合一 自然人化
发布时间:2007-3-30 0:00:00 作者:王志娟
园林名胜志,是方志的一种,蕴藏着历史上各地区自然、社会、人文等丰富资料,其中有不少珍贵的史料不见于史书典籍,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
中国园林名胜,既是一种有形的物质遗产,也是一种文化。它是中国古代人居环境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名胜,顾名思义,就是著名的风景。它的范围很广,大到名山、名水,小到名园、名楼。各地名胜的产生都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都带有各自不同的历史内容。园林,是经过人类加工或创造的自然环境。它的形式多种多样,从风景区、大型苑囿与皇家园林,到一户一家私家花园,乃至在住宅一隅,居室前后布置几块山石,留出一洼水地、间种一些花草,都可成园林小景。中国的园林历史非常悠久,就其起源而言,据文献记载,早在商代就有了苑,周时称为囿,基本是王室狩猎休息的场所。到了魏晋时期,由于时局动荡,世事无常,一些文人改变其生活方式,开始时尚陶渊明式的隐居生活,由此兴起和发展起追求自然情趣的山水园林。时经唐、宋、明、清的发展,中国园林名胜尽显独特风格,从皇家园囿,到江南私家园林,我们的祖先以其高超的智慧和特有的文化品位,给后人造下了大量巧夺天工的园林名胜,也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造园经验。中国园林注重理山顺水,以小见大,追求一种意境之美,寻求适宜人居的生态环境。郊园多野趣,宅园贵清新。野趣接近自然,清新不落常套。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是中国古代自然山水园林的造园要领。在中国园林名胜中,蕴含丰富的文化内容,这些都成为世界宝贵的文化遗产。中国的古典园林包含了中国人取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审美理想。“园林多是宅”,打造园林之城、生态之城已成为现代人城建中的共识,人们越来越重视对人居环境的保护和利用。园林名胜,是城市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名胜园林本身所附有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从而形成一座城市的文化名片。所以说,了解园林名胜的深厚底蕴,理清各个历史名园、名胜的文化特征,挖掘、整理园林名胜历史资料,就显得更为重要?。?
园林与名胜有时是很难分开谈的。一个名胜不是简单的纯自然的造化,它更多地表现为一种自然与人文的结合。一则它们都属人居环境,二则名园有时就是名胜,有的园林兴造时将名山名景引入园林,来增添园林的意境。名胜因自然造化而胜,又因注入人文内容而活。园林既是自然的人化,又是人化的自然。广陵书社在编辑这套专志时,自然将这两方面内容都收录在册。中国的园林名胜,多为人们休憩进行文化交流的场所,记述的园林著作中,保留大量时人酬唱咏颂的名胜诗文,体现中国文人、官吏隐居生活、追求一种超自然的山水情怀。但真正涉及造园理论内容的著述不太多。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洛阳名园记》是中国较早也较有名的关于园林的专著,以后有不少园林著述都是仿此书体例编撰的。随着中国造园的发展,古人也留下了一些有名的造园专著,如明计成的《园冶》。但总的说来,“园林名胜”虽是一个好的选题,但记录有关园林名胜的资料,虽多且散,目前存世的专志较少。较有名的有《扬州画舫录》、《武林旧事》、《日下旧闻》等,由于广陵书社近年出版的《中国风土志丛刊》业已收录,此次汇编,没有再录入。史存有关名胜的内容,多为邑人整理乡邦文献,以资卧游的产物。故多成游记,篇幅较小,且散落个人文集较多。园林,尤其是近代园林,又多为私家园林别业,如江苏扬州的休园、南京的瞻园、无锡的高子水居、苏州的拙政园、浙江嘉兴的竹垞、杭州的约园等。因此,园林著述私纂多于官修,且大多卷数较少,流传不广,或散落各文集丛刊中,有的著述至今未能行世。更遗憾的是其中绝大多数园林名胜早已毁废不存,这给专家学者研究我们的城市发展、研究中国的园林,带来一定的困难,也给此次整理造成一定的难度。?
名胜是一地之风景,中国人有喜游山水的传统。有文游、宦游、僧游?等等,留下大?量诗文著述。园林是城市的隐居地,体现中国古人的一种生?活态度。如?扬州的休园,原是郑氏别业。园主自称四休居士:有粗茶淡?饭,饱即休;?被破遮寒,暖即休;三平两满,过即休;不贪不妒,老即休。故名休园 (《扬州休园记》)。中?国有“图书”之说,有着左图右书的传?统,在现存的园?林名胜志书中,保留了不少优美的山水园林版画,这是?非常珍贵的文献资料。?此次整理也收录了一些如《热河全景》、《广陵名胜?图》、《桂林山水记》、《金陵四十八景》等,希望能从中图释再现中国各地的名胜。
此次广陵书社经多方搜集,整理出版《中国园林名胜志丛刊》,以满足广大研究者和爱好者的需求。这是首次系统整理现存的我国古代有关园林名胜文献,主要收录我国古代有关园林(亭、台、楼、阁)、城市名胜志书七十余种,全面反映了我国古代园林名胜概况,为全面了解我国古代各地园林名胜的历史沿革等提供了详细的资料。具体而言,该丛刊从两方面收录:一是有关各地园林,包括亭、台、楼、阁等专著,如《扬州休园志》、《拙政园志》、《大观亭记》等。二是有关各地城市的名胜志书,如《蜀中名胜记》、《金陵四十八景》等。主要版本则包括明清刻本、稿本及抄本。基本按地域编排,由北向南、由西向东为序。每种书前均撰写解题,简介所收书作者、版本、内容等。?
中国人较早就形成宇宙、社会、人同源同构观念,以此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与自然和谐相处。编辑《中国园林名胜志丛刊》的目的,就在于挖掘中国园林名胜文化中所蕴藏的丰厚财富,进一步了解古人对人居环境的认识,汲取中国传统文化中特有的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方法与精髓,从而获得对自然、人关系的新的认识,为今天人们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寻找到一条适宜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来源:)
中国园林名胜,既是一种有形的物质遗产,也是一种文化。它是中国古代人居环境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名胜,顾名思义,就是著名的风景。它的范围很广,大到名山、名水,小到名园、名楼。各地名胜的产生都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都带有各自不同的历史内容。园林,是经过人类加工或创造的自然环境。它的形式多种多样,从风景区、大型苑囿与皇家园林,到一户一家私家花园,乃至在住宅一隅,居室前后布置几块山石,留出一洼水地、间种一些花草,都可成园林小景。中国的园林历史非常悠久,就其起源而言,据文献记载,早在商代就有了苑,周时称为囿,基本是王室狩猎休息的场所。到了魏晋时期,由于时局动荡,世事无常,一些文人改变其生活方式,开始时尚陶渊明式的隐居生活,由此兴起和发展起追求自然情趣的山水园林。时经唐、宋、明、清的发展,中国园林名胜尽显独特风格,从皇家园囿,到江南私家园林,我们的祖先以其高超的智慧和特有的文化品位,给后人造下了大量巧夺天工的园林名胜,也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造园经验。中国园林注重理山顺水,以小见大,追求一种意境之美,寻求适宜人居的生态环境。郊园多野趣,宅园贵清新。野趣接近自然,清新不落常套。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是中国古代自然山水园林的造园要领。在中国园林名胜中,蕴含丰富的文化内容,这些都成为世界宝贵的文化遗产。中国的古典园林包含了中国人取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审美理想。“园林多是宅”,打造园林之城、生态之城已成为现代人城建中的共识,人们越来越重视对人居环境的保护和利用。园林名胜,是城市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名胜园林本身所附有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从而形成一座城市的文化名片。所以说,了解园林名胜的深厚底蕴,理清各个历史名园、名胜的文化特征,挖掘、整理园林名胜历史资料,就显得更为重要?。?
园林与名胜有时是很难分开谈的。一个名胜不是简单的纯自然的造化,它更多地表现为一种自然与人文的结合。一则它们都属人居环境,二则名园有时就是名胜,有的园林兴造时将名山名景引入园林,来增添园林的意境。名胜因自然造化而胜,又因注入人文内容而活。园林既是自然的人化,又是人化的自然。广陵书社在编辑这套专志时,自然将这两方面内容都收录在册。中国的园林名胜,多为人们休憩进行文化交流的场所,记述的园林著作中,保留大量时人酬唱咏颂的名胜诗文,体现中国文人、官吏隐居生活、追求一种超自然的山水情怀。但真正涉及造园理论内容的著述不太多。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洛阳名园记》是中国较早也较有名的关于园林的专著,以后有不少园林著述都是仿此书体例编撰的。随着中国造园的发展,古人也留下了一些有名的造园专著,如明计成的《园冶》。但总的说来,“园林名胜”虽是一个好的选题,但记录有关园林名胜的资料,虽多且散,目前存世的专志较少。较有名的有《扬州画舫录》、《武林旧事》、《日下旧闻》等,由于广陵书社近年出版的《中国风土志丛刊》业已收录,此次汇编,没有再录入。史存有关名胜的内容,多为邑人整理乡邦文献,以资卧游的产物。故多成游记,篇幅较小,且散落个人文集较多。园林,尤其是近代园林,又多为私家园林别业,如江苏扬州的休园、南京的瞻园、无锡的高子水居、苏州的拙政园、浙江嘉兴的竹垞、杭州的约园等。因此,园林著述私纂多于官修,且大多卷数较少,流传不广,或散落各文集丛刊中,有的著述至今未能行世。更遗憾的是其中绝大多数园林名胜早已毁废不存,这给专家学者研究我们的城市发展、研究中国的园林,带来一定的困难,也给此次整理造成一定的难度。?
名胜是一地之风景,中国人有喜游山水的传统。有文游、宦游、僧游?等等,留下大?量诗文著述。园林是城市的隐居地,体现中国古人的一种生?活态度。如?扬州的休园,原是郑氏别业。园主自称四休居士:有粗茶淡?饭,饱即休;?被破遮寒,暖即休;三平两满,过即休;不贪不妒,老即休。故名休园 (《扬州休园记》)。中?国有“图书”之说,有着左图右书的传?统,在现存的园?林名胜志书中,保留了不少优美的山水园林版画,这是?非常珍贵的文献资料。?此次整理也收录了一些如《热河全景》、《广陵名胜?图》、《桂林山水记》、《金陵四十八景》等,希望能从中图释再现中国各地的名胜。
此次广陵书社经多方搜集,整理出版《中国园林名胜志丛刊》,以满足广大研究者和爱好者的需求。这是首次系统整理现存的我国古代有关园林名胜文献,主要收录我国古代有关园林(亭、台、楼、阁)、城市名胜志书七十余种,全面反映了我国古代园林名胜概况,为全面了解我国古代各地园林名胜的历史沿革等提供了详细的资料。具体而言,该丛刊从两方面收录:一是有关各地园林,包括亭、台、楼、阁等专著,如《扬州休园志》、《拙政园志》、《大观亭记》等。二是有关各地城市的名胜志书,如《蜀中名胜记》、《金陵四十八景》等。主要版本则包括明清刻本、稿本及抄本。基本按地域编排,由北向南、由西向东为序。每种书前均撰写解题,简介所收书作者、版本、内容等。?
中国人较早就形成宇宙、社会、人同源同构观念,以此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与自然和谐相处。编辑《中国园林名胜志丛刊》的目的,就在于挖掘中国园林名胜文化中所蕴藏的丰厚财富,进一步了解古人对人居环境的认识,汲取中国传统文化中特有的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方法与精髓,从而获得对自然、人关系的新的认识,为今天人们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寻找到一条适宜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