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书讯书评 >> 《清朝治理新疆方略汇编》问世

浏览过该篇的读者还浏览了

书讯书评

《清朝治理新疆方略汇编》问世 发布时间:2006-9-21 0:00:00   作者:丁辛  
  由张羽新教授主编的大型史料集《清朝治理新疆方略汇编》(以下简称《汇编》),2006年7月由学苑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这是我国古籍整理和古代历史文化研究取得的又一项丰硕成果。?
  这套大型史料集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编校精良,印制考究,有两个突出特点:?
  第一,选题新,立意高。?
  选题是图书编辑出版成功与否的首要因素。而选题得当与否,关键在于立意高低。这主要决定于主编(或作者)的学识和思想敏锐性。研究历史文化、整理典籍的最高境界,是“经世”、“资治”,这是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在新的世纪、新的历史时期,如何继承和发扬这个优良传统,是时代的召唤,也是摆在学术界、出版界面前的重大课题和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为搞好这样一套大型典籍汇编,主编和出版社社长兼总编孟白、责编洪文雄多次研讨,并约请有关专家论证,最后达成共识:古籍整理编纂要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服务,具体来说,就是要为新疆的稳定、发展提供历史的鉴戒,为学术研究打造一个专题资料库,内容以清朝彻底统一新疆后政策措施和建政施政为主(暂不收录清末建省和被沙俄逼迫签订不平等条约失去大片领土方面的内容。如有可能,将另设专辑)。指导思想明确了,选题也就应运而生。继承和弘扬“经世致用”、史鉴资治的优良传统,紧跟时代精神,古籍也获得了新的生命。?
  第二,选材严谨,史料丰富但不庞杂。?
  学术史料汇编要求兼收并蓄多而全,避免杂乱无章缺且滥。这是决定图书质量的关键,也是决定图书市场命运的关键。?
  专题史料汇编最容易出现的毛病有两点,一是缺失主要史料,令人有遗珠之叹;二是庞杂枝蔓,使人如入荒山野岭不知路在何方。历史上,《昭明文选》、《古文观止》、“三言两拍”等编选范本,虽非原创,却千古流传。虽时代不同内容各异,但都有共同的特点,就是:主题突出,特色鲜明,资料丰富,选材得当。但是要做到这些殊非易事,要付出艰苦的努力。这主要决定于编选者的才与识。?
  《清朝治理新疆方略汇编》在史料编选方面,下了一番很大的苦功夫。最主要的是严格标准,以主题宗旨统驭史料。据有人测算,有关清代新疆的典籍史料,至少在千余种以上,不可能全部汇编,只能有取有舍。史料取舍的标准,是全书的主题宗旨。根据学术界研究,清朝治理新疆的基本方针(也是主要的经验教训)是“外戢强邻,内固吾圉”。这是付出了二百多年的沉痛历史代价、集中了几代人的智慧总结出来的。这是全书的主题宗旨,也是全书的灵魂。史料的取舍等都是以此为基准。在上述主题宗旨的指导下,编者以新疆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清朝所实行的重大政策为线索,构筑全书框架,并据以选编典籍史料。?
  (一)清朝治理新疆的基本政策是坚持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并为此进行了长达一个世纪的艰苦斗争。?
  清朝初年,游牧于天山北麓的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势力强大,兼并天山南北,自立为汗,又不断驱兵攻掠内外蒙古,不仅给内外蒙古人民生命财产带来惨重损失,也对国家统一造成严重威胁。康熙皇帝亲统八旗劲旅,三次与噶尔丹在内外蒙古地方与噶尔丹鏖战,迫使噶尔丹于内外交困中服毒自杀。为庆贺胜利,总结经验,康熙敕命编纂《亲征平定朔漠方略》。?
  噶尔丹死后,其侄策阿拉布坦及其子孙相继为准噶尔汗,复不断四出攻掠。清雍正、乾隆两朝历经数十年苦心经营,终于在乾隆二十年(1755),乘准噶尔内乱之机,出兵直捣其根据地伊犁,擒获最后一名准噶尔汗。不久,又平定了阿睦尔撒纳之乱。乾隆二十四年(1759),又平息了南疆大小和卓木叛乱。完成了彻底统一新疆的历史任务。乾隆皇帝认为这是国家盛事,敕命儒臣将用兵新疆期间的谕旨,以及有关政治、军事、经济、民族、宗教等问题的决策,汇编成书,钦定名为《平定准噶尔方略》。?
  这两部内容极为丰富的官修典籍,是清初统一新疆的百年纪录,也是清朝初年治理新疆政策的汇编。因此,这两部书成为《汇编》第一辑的重点,同时选编《圣驾亲征噶尔丹方略》、乾隆《平定新疆诗文集》等二十余种有关典籍,从而使得内容更为充实、丰满。?
  (二)坚决反击外来侵略势力勾结国内民族分裂分子进行武装侵扰,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保持新疆稳定,是清朝始终坚持的重要政策。? 嘉庆二十五年至道光元年(1820—1827),流亡国外的大和卓木之孙张格尔(?—1828)在英国唆使和支持下,由浩罕侵入南疆,煽起西四城叛乱。清朝出兵平叛,擒获张格尔,将其处死。敕修《平定回疆剿擒逆裔方略》,记录了平叛全过程及有关决策。?
  同治四年(1865),曾任中亚浩罕汗国高级官吏的安集延人阿古柏(约1825—1877),随张格尔之子布素鲁和卓侵入我喀什,占领南疆数年,建立反动的“哲德沙尔”(“七城”之意)汗国,自立为汗。又在英俄扶植下,使其沦为英、俄殖民势力范围。光绪初,左宗棠奉命率部消灭阿古柏,“哲德沙尔”汗国随之覆灭。在维吾尔族人民的大力支持下,收复新疆。《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这部大型历史典籍,也随战争胜利而问世。?
  这两部书成为《汇编》第二辑的主要内容,同时选辑那彦成《筹划新疆善后事宜》、魏光焘《勘定新疆记》等多种古籍,充实其内容。?
  (三)实行军府制,选派亲贵重臣主管新疆军政,建立并逐步健全适应边防需要的各级行政管理机构,并采取一系列配套政策措施,这是清朝稳定新疆、巩固西北边防的根本保证。
  清朝彻底统一新疆后,设伊犁将军统辖天山南北军政事务;又设乌鲁木齐都统,以及喀什噶尔、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辖于伊犁将军,分管维吾尔族地区和西北边防等军民事务,从而组成了一套严密的边防和内部统治网络系统。同时,根据军府制特点,又以巩固和加强边防为主要目标,采取了一系列重大军政和经济等措施,例如,八旗和绿营的驻防与换防、设置卡伦及定期巡察、辟治交通和安设军台驿站,以及扶植遭受战争破坏的生产、广招民垦、实行屯田、开办牧场、开矿和发展贸易等一系列经济措施。?
  清朝曾把这些政策措施分别编纂成书,作为行政规范,例如,《新疆图志》、《新疆识略》、《西陲总事略》、《西陲要略》、《伊江汇览》、《伊江载集》、《新疆则例说略》、《塔尔巴哈台事宜》、《乌鲁木齐事宜》、《乌鲁木齐政略》、《回疆通志》、《喀什噶尔事宜》等。这些,在《汇编》中,都被列为第三辑的重要内容。?
  (四)通过立法,把行政管理制度化,是清朝治理新疆的创举,也是新疆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汇编》中收录的有关法规两种,一是《回疆则例》,适用于维吾尔族地区;二是《蒙古律例》,适用于天山北麓的厄鲁特蒙古。这是在历史上影响较大的两部清代民族立法,曾对新疆的社会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
  (五)“因俗为治”是清朝制订治理新疆各项政策措施的指导思想,也是重要的政治、文化和宗教政策,它贯穿于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各个方面,其核心是优礼少数民族王公贵族、尊重民族宗教信仰及生活习俗,但对维吾尔族则实行严格的政教分离政策。因此,清代新疆各级军政官员都特别注意风土民俗的调查,并编写成书,供施政参考。其中有代表性的,如《西域图志》、《新疆识略》、《西域舆图风土志》、《西域闻见录》、《新疆回部志》、《新疆纪略》等,实际上也是政书,故均予收录,供研究清代治疆方略参考。
(来源:《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2006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