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书讯书评 >> 新世纪阮元研究的重要成果

浏览过该篇的读者还浏览了

书讯书评

新世纪阮元研究的重要成果 发布时间:2005-10-19 0:00:00   作者:陈东辉  
  阮元是清代中后期号称“三朝(乾隆、嘉庆、道光)元老”的封疆大吏,同时又是一位学识渊博的大师鸿儒,在经学、史学、哲学、训诂、文字、金石、书画、校勘、历算、舆地、文学等领域都卓有建树,尤以训诂、考据之学见长,成为乾嘉学派的后起之秀和扬州学派的中坚人物。然而由于种种复杂的历史原因,阮元在学术领域的重大成就,在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尚未被人们充分了解和认识。近10年来,上述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变,先后出版了《阮元传》[1]、《阮元思想研究》[2]、《阮元与小学》[3]、《阮元年谱》[4]、《阮元评传》[5]等3部专著,另有关于阮元的论文60余篇。?   近年来一直全心致力于阮元研究且贡献甚大者,当推阮元乡贤、扬州学者王章涛先生。他继《阮元传》之后,最近又推出了力作《阮元年谱》和《阮元评传》。关于阮元之年谱,以前曾有阮元弟子张鉴、门生柳兴恩,以及其子阮常生、阮福、阮孔厚、阮祜合撰的《雷塘庵主弟子记》。这部书经黄爱平点校后,已由中华书局于1995年以《阮元年谱》为书名出版。《雷塘庵主弟子记》以相当的篇幅记述了阮元历官各地的政绩,但它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尤其是疏于记载阮元在学术研究方面的成就与影响。而王章涛所著的《阮元年谱》凝聚了作者近20年的心血,篇幅多达107万字,约为《雷塘庵主弟子记》的7倍。笔者细细拜读之后,深感该书系阮元研究的重要著作,并对清代学术尤其是扬州学派的研究颇有助益。析而言之,该书至少在以下五大方面具有优点和特色:?   第一,该书内容丰富,叙述全面。该书以阮元活动及相关事实为经,以其亲朋师生及与阮元有直接关系的人为纬,综述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史实;以记阮元本事为主,兼记与之相关人物的情况。对于阮元同一时间的事迹,首述政绩,次记学术、著述活动,再次为行踪与交游诸项。这样,就使人们对阮元的一生有了全面而又系统的了解。笔者亦从事阮元研究有年,但过去对阮氏的学术成就较为关注,通过这次拜读《阮元年谱》,对阮元在其它方面的情况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有助于笔者今后对阮元的学术成就作进一步的研究。同时,从年谱中可以清楚地看到,阮元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公务繁忙,他的许多学术成果都是在百忙之中抽暇完成的,而并非像有人想当然地认为阮元乃封疆大吏,他的学术成果大多数借助他人之力完成。这对于我们实事求是地评价阮元是很有帮助的。另一方面,该书有大量资料涉及阮元与亲朋师生(其中大多是学者)切磋论学等方面的交往情况,为我们深入研究扬州学派乃至整部清代学术史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此外,从这些资料中也可以看出阮元在当时所具有的学界领袖及扬州学派中坚人物的崇高地位。?   第二,该书取材广泛,资料翔实。该书的“征引文献”多达近400种,遍及经、史、子、集四部,其中既有《清史稿》、《清史列传》、《国朝先正事略》等常见资料,又有包括《玉磬山房诗集》、《小谟觞馆诗文集注》、《绿雪堂遗集》、《刘孟涂集》、《望湖笔记》、《无事为福斋随笔》、《非石日记钞》在内的大量文集、笔记、日记等,此外还有朝鲜方面的资料。如该书“1790年”条中有如下记载:“六月,朝鲜学者朴齐家、柳得恭与进贺使黄仁点偕行北京,与阮元、纪昀、翁方纲、刘■之交游。”然后征引了《朴齐家年表》、《柳得恭年表》、《金正喜年谱》以及柳得恭所著的《滦阳集》中的有关资料。同时,在该书“1809年”和“1810年”条下,引用了《金正喜年谱》和金正喜所著的《阮堂先生全集》中的有关资料。此外,该书征引的所有资料,均注明出处,有些较珍贵的资料还说明来源。如上面提及的《朴齐家年表》、《柳得恭年表》和《金正喜年谱》,该书专门说明乃韩国同德女子大学校国史学科教授金恒洙编译并提供。?   第三,该书的成功是建立在作者对阮元长期深入研究之基础上的。笔者认为,一部优秀的年谱之学术价值决不亚于一部专门的学术专著,对于年谱撰写者的学术素养要求是很高的。王章涛先生30余年来一直致力于清代学术史以及扬州地方文化史的研究,其中在阮元研究领域用力最多,成果丰硕。他所著的《阮元传》作为专门研究阮元的首部学术著作出版后,受到海内外学术界的好评。《阮元年谱》虽系一人之史,但传主是号称“三朝元老”的封疆大吏,乃乾嘉学派承前启后的领袖人物,师友交往甚多,学术交流频繁,从政涉及面广。这就要求年谱撰写者对当时人物、事件、学术以至时代背景有相当的了解,同时还需对大量的细节问题作出分析、考辨。在为古人撰写年谱时,往往由于史料无明确记载,致使某些事件难以系于某年某月,而该书作者尽量通过考证解决这些疑难问题。如阮元曾刻成段玉裁撰《说文注》一卷,但前人对此事的具体时间并无明确的说法。该书依据段玉裁《致王念孙书三》和《致王念孙书四》,作出如下判断:“书三”中言及“竹汀仙游,十月事也”、“易田八十”,据钱大昕卒年及程瑶田年岁,知是书作于嘉庆九年。另函中署时是十二月二十二日。“书四”中言及“年只七十,而老耄过于八九十者”,亦证作于嘉庆九年。另,作书时间署十月十五日。据此,阮刻《说文注》一卷,当在九月间。所以该书将此事系于“1804年9月”。总之,该书充分反映出作者在清代学术史尤其是阮元研究方面所具有的良好素养和深厚功底。?   第四,该书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不为尊者讳。王章涛先生作为阮元的乡贤,并且长期从事阮元研究,对阮元有着深深的敬意和热爱,但笔者读完该书后,感到作者对阮元并非一味溢美,对有些问题也不回避或掩饰。如该书“1800年”条下,作者根据汪绍楹《阮氏重刻宋本十三经注疏考》等资料,指出《十三经注疏校勘记》实由段玉裁主其事。?   第五,该书除了主体部分年谱之外,在年谱之前还有“迁扬州阮氏家族世系总表”、“迁扬州阮氏家族”和“阮元姓名字号、斋馆、印鉴”,对阮氏家族和阮元字号等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和考证。这些内容对于更为有效地阅读和利用该书是十分有用的。同时,年谱之后尚附有“阮元著述知见录”、“阮元传记资料”、“年谱部分有关人物名录”和“征引文献目录”。其中“阮元著述知见录”收录阮元著述82种,依经、史、子、集、丛书的次序排列,书名下注明卷数、四部类目及著、编、校之类别,较为稀见和珍贵的本子还注明目前藏于何单位。该知见录乃迄今为止收录最齐全的阮元著述目录,从而为今后学术界编纂《阮元全集》打下了基础。“年谱部分有关人物名录”则对年谱中提及的有关人物作了简介,并标明资料出处。这样既方便了读谱,使读者免于四处翻检之劳,又增加了该书的学术价值。此外,该书年谱部分对阮元逝世以后与阮元有关的重要事件也作了记述,其中最晚的是发生于1920年的事件,有助于人们对阮元的全面了解。?   当然,该书也存在一些可改进之处。首先,该书作为一部多达1200多页的著作,书中有大量人名和书名,其中有不少反复出现,如果能附有人名和书名索引,必将为读者带来很大的便利,同时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强该书的学术性。其次,该书所附的“阮元传记资料”有漏列者。如沈灌群、毛礼锐主编的《中国教育家评传》[6],张家■、阎崇东主编的《中国古代文献学家研究》[7],张舜徽著的《清儒学记》[8],张舜徽主编的《中国古代学者百人传》[9],周远廉、孙文良主编的《中国通史》第十卷《中古时代•清时期(下)》[10]?,[美]A•W•恒慕义主编的《清代名人传略》[11]等书中均有关于阮元的传记,有的还较为详细,其中的《中国教育家评传》内的尹旦侯撰写的《阮元》达3万多字。此外,1940年9月出版的《中和》第1卷第9期刊有仰弥撰写的《阮文达事述》,约有2万字,是首篇以专文形式发表的阮元传记。还有,笔者在日本讲学时,曾拜读到在香港执教的魏白蒂教授的论文《〈四库全书〉纂修外一章:阮元(1764—1849)如何提契与促进嘉道时代的学术研究》[12],该文中提及用德、英、法、日文撰写的阮元传记各1篇,台湾故宫博物院所藏的国史馆手抄本《阮元列传》1份和《阮元列传稿》4份。虽然魏教授论文中提及的这些文献非常难找,笔者也未曾寓目,但作为一部大型年谱,没有收录上述资料总觉得有点遗憾。此外,该书“1825年”条下引用了阮福《读书敏求记序》中的一段话,其中有如下内容:“其稿今藏黄荛圃主政家,脱漏约三十余种,如岳珂《九经三传沿革例》、丁度《集韵》等书皆赵本之所未载。”其实,《九经三传沿革例》非岳珂所撰。关于这部书的作者,翁同文、汪绍楹、张政■、赵万里、胡道静、崔文印等学者均作过考证,虽然各家所言有相异之处,但都认为此书的作者不是岳珂,并且都认为此书最先成于廖莹中,后为相台岳氏重刻。虽然这一内容在《阮元年谱》中只是引文,但作为一部严谨的学术著作,还是在按语中加以说明为妥。?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从该书和《阮元传》的“后记”中,获悉王章涛先生原先是从事工程技术工作的,并且是在非常艰苦的条件下完成这部百余万字的巨著的,着实令人敬佩。该书堪称阮元研究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著作,同时也是新世纪第一部专门关于阮元的著作。虽然此类著作一般不会产生轰动效应,但是笔者坚信,随着时间的推移,该书所蕴涵的学术价值定会日益显示出来。清代乃中国传统学术集大成的重要时期,以乾嘉学派为代表的清代学者在考据学领域取得了前无古人的重大成就。笔者有志于撰写较为全面而又系统地反映清代学术发展历程的专著《清代学术史》,但深感难度很大,其中一个问题就是许多重要学者缺乏详细的年谱,使得不少研究工作无法深入。如果有更多的类似《阮元年谱》这样的清代学者年谱问世,那么清代学术史研究将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之上。从这一点上说,我们这些清代学术研究者是很应该感谢王章涛先生的。 ? 注:?   [1]王章涛著,黄山书社1994年版。   [2]李成良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3]陈东辉著,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年版。?   [4]王章涛著,黄山书社2003年版。?   [5]王章涛著,广陵书社2004年版。?   [6]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7]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8]齐鲁书社1991年版。?   [9]中国青年出版社1986年版。?   [10]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11]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清代名人传略》翻译组译,青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2]载《两岸四库学:第一届中国文献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湾学生书局1998年版。
(来源:转自《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2005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