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书讯书评 >> 亲切实用 体系严整——古汉语词汇学的开拓之作
- 评《宋才子传笺证》
- 叶逢春刊《三国志通俗演义史传》出...
- 饾版精印与大众画谱之完美结合——...
- 《天下郡国利病书》流传考
- 筚路访遗珍 匠心营巨帙——写在《...
- “奸臣”李林甫的平反之作——品读...
- 《韩世忠传》序
- 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简介
- 诗怎样注——陈永正《诗注要义》读...
- 《古文苑》研究的新收获(上) --...
- 亦谱亦传 人史并现--《姚莹年谱》...
- 启明玄关重阳子 清净尘寰全真道—...
- 《〈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音义私记〉...
- 《欧亚草原东部的金属之路》后记
- 记《明代心学开篇者—陈献章》的出...
书讯书评
《古-汉语文学语言词汇概论》是先师孙晓野(常叙)先生四十余年前的一部著作。上世纪60年代初仅以教材的形式在校内印刷过一次,但其学术价值和影响却是远非一般的教材可比的。多年前,我去上海参加一次学术会议,在那里遇到的一位学者和我提起先生的这本书,说他年轻时读到此书时是如此受益,不忍放下,竟用了好多天的时间将它全部手抄了一遍——在遥远的上海,不知他是怎样得到这印数有限的校内排印本的。我初次读到此书是在从学于先生的80年代初,迄今又已是二十多个春秋了,然而重读这部著作,先生关于语言、词汇、文字的科学理念,渊博的学识,精辟的论述,仍然常使我震撼,使我深思。
先生于1957 年出版了《汉语词汇》,《古-汉语文学语言词汇概论》是先生在《汉语词汇》出版后两三年内研究和深刻思维的成果。如果说前者为汉语词汇研究的创立和发展作出了贡献的话,后者则表现了先生在汉语、词汇、文字等方面更具个性的学术思想。这种思想一直持续到先生的晚年,并在不断地完善着。
《古-汉语文学语言词汇概论》是为一般人掌握阅读古书的能力而作,因此,它入手不是介绍汉语的历史,也不是介绍传统的“小学”,而是讲文言词汇和现代汉语词汇的关系。从现代汉语词汇过渡到文言词汇,亲切,自然,使人易于接受。全书各章节的知识都是本着这种精神设计的。实用,是本书的一大特点。但更加引人关注的是其学术特点,谨择其要者叙之于下。
首先,是关于古代汉语性质的认识。“古代汉语”究竟是一种怎样的语言?传统的说法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所兴起的白话文以前的所有书面语言(包括文言文与古白话)都是“古代汉语”,“五四”以来的白话文为“现代汉语”。仅就书面语言而言,作这样的划分当然是有其道理的。但是,通常人们说“现代汉语”,是将口语包含在内的一个概念,于是有人认为与“现代汉语”相对的“古代汉语”也是这样一个概念。加之中国社会历史分期的影响,遂有人以为“五四”以前皆为“古代汉语”时期,将秦汉以后某一时期的文言等同于该时期的语言进行研究者往往而有之。胡明扬先生在一篇文章中提出从语音系统、助词系统、基本词汇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给汉语史分期,大致的看法是:魏晋以前是古代汉语,隋唐至明清之际为近代汉语,清初(17 世纪初)开始形成现代汉语。这一意见是十分值得重视的。作为古代书面语言主体的文言,在我们认识汉语的历史时掩盖了许多东西。应当指出的是,早在四十多年前,晓野师即已经对有关问题作出了清晰的论述。称“古—汉语文学语言”而不称“古代汉语”的主要用意就是“为了和汉语史中的古代汉语相区别”(《总论》)。书中详细地讨论了文言词汇的特点:就词义而言,每个时代的作品中都是古今义错综使用的;就词的构成而言,由文言的以先秦口语为基础的性质决定,当口语中结构造词已十分发展的时候,文言中的复音词又往往解体复原;就词汇的语音特点而言,它可以随着时代和应用地域的不同而改变自己的语音形式以适应口语;就词汇的书写形式而言,它也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进行调整,以当代通行的字体书写。
其次,是关于词义构成的认识。先生认为词义源于先民认识世界时在头脑中形成的事物表象或概念,当它还没有进入语言,或者还没有作为思维的语言材料时,它是潜在于头脑之中的。词义都具有多方面的属性。当它应思维和表达的需要被起用,进入语言时,词义就进入了具体语段的对立统一环境,在语言环境的制约下,词义众多属性之一便被凸现出来。从前的字典辞书将一个词义在具体应用中所凸现的不同属性罗列起来,称为“义项”,是不符合语言的客观事实的。词在具体的应用中,往往是仅就其所凸现的某一属性而界定其意义的。因此,对于阅读古书而言,应特别强调对词与其所处的语言环境的依存关系的关注。在先生后来所作的一篇题为《词在文言作品语言中的辩证关系》的文章中,这一理念阐述得更为明晰、缜密。
再次,是写词法理论的创建。所谓“写词法”,实际上是对传统文字学“六书”理论的颠覆和在词汇学理念基础上的汉字构成理论的重建。我从先生受业,所学的主要是这一在新的理论指导下的文字学。早在1959年,先生即在他的长文《从图画文字的性质和发展试论汉字体系的起源与建立》中提出了“六种写词法”,即象物、象事、象意、假借、形声和转注。嗣后,将“六种写词法”收入本书。80 年代初,先生又对自己的“六种写词法”加以修订。取班固之“六书”说而阐发之,定为象物、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藉。“象声”者,包含旧时“六书”中的形声和假借。“假藉”者,由一词派生出的另一词仍藉用原词的书写形式,藉者,凭藉之意也。班固的“六书”与许慎的“六书”有本质上的差别:前者代表的是先秦人写词书名的文字观念,后者则是以汉字形体为主进行研究的开始。汉字脱离汉语,具有独立的形、音、义之观念,于是乎发轫。此说创成之时,正值先生为我辈授课,即在讲堂上详加阐论,此事至今仍历历在目。先生晚年,又据此对本书中的“六种写词法”作了修订。今天看来,修订工作做得并不彻底,例如后面讲古今字内容的一部分,显得与前面不协调,露出前面增改的痕迹。盖其时先生年事已高,精力已不若从前所致。
《古-汉语文学语言词汇概论》的出版,对于词汇学、文字学、训诂学、词源学的研究,对于初学者阅读古籍能力的培养,都是十分有意义的事。至于书中所保留的由作者增补而留下的一些痕迹,也可对晓野先生学术思想的发展获得更清楚的了解。
(《古-汉语文学语言词汇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 年1 月出版,定价:48.00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