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书讯书评 >> “奸臣”李林甫的平反之作——品读《李林甫研究》

浏览过该篇的读者还浏览了

书讯书评

“奸臣”李林甫的平反之作——品读《李林甫研究》 发布时间:2014-9-1 10:20:25   作者:汪允普  

  编辑改样期间,排版公司的小伙子每次来拿校样或送校样,临走总会提醒我:“汪老师,这本书出来后记得送我一本噢。”我也总是笑呵呵地应承他。这是一本平实的研究论著,也是一本引人入胜的趣味读物。传主李林甫的千古恶名更为它平添了几分诱惑,虽然书名是如此的朴实无华。

  李林甫以“口蜜腹剑”的成语而为世人所知。但他同时也是大唐历史上任期仅次于一代名相房玄龄的宰相,执政时间长达十九年,正处于开元天宝的繁荣昌盛之时。“奸臣”的历史定论与盛世宰相的实际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作者由此产生研究的冲动:“一位政府首脑仅靠政治阴谋就可以霸占相位长达十九年,这有可能吗?”

  “冲动”的背后是对已有研究成果的充分阅读与吸收。作者首先梳理了传世文献中古人对李林甫的一致恶评和当代学者在李林甫研究中截然对立的观点,认识到“奸臣”一词并不足以概括李林甫波澜壮阔的政治生涯。“以玄宗英特之姿,何始不察”,“何用之久”?归根结底是因为李林甫有着极强的行政才干和制度创新能力,玄宗不得不用。而对于这样一位长期位高权重的政治人物,好人、坏人的简单标准已经严重的不适用。李林甫的研究还有待深入。

  值得庆幸的是,故纸堆里的不懈爬梳让作者在诸多秉承正统史学观点的传世文献之外,寻找到了新的资料的突破口——《唐六典》。这是一部唐史研究者耳熟能详的唐代官修政书,记录了李林甫开天之际任相初期一系列的制度改革,也是李林甫政治才干和当时政治路线斗争与变革的鲜活实录。

  从《唐六典》出发,作者以开元中后期的制度变革、传主不同时期的政治斗争、天宝之狱的前因后果、李林甫与安禄山关系的沿革变化四个关键点进行切入,从长时段的角度,对李林甫的功过是非展开了系统的研究讨论,同时也对玄宗一朝的政坛风云变幻进行了重新的解读。

  娓娓道来之中,不难发现,李林甫历史恶名的由来不过是传统皇权政治下“天子无过”思维和唐肃宗对天宝政敌清算行动的必然结果与政治悲剧。他实际上成了唐玄宗后期骄奢淫逸、好大喜功,重用杨国忠和安禄山,导致大唐盛世一朝崩坍恶果的替罪羊。

  纵观其波澜壮阔的政治生涯,李林甫无疑是盛唐时代颇值得肯定的一位有为宰相。他的多项改革,为开元盛世的到来打下了良好的制度基础。而作为皇权体制下一位高明的权臣,其执政风格是坚定顺从皇帝的政治立场,行动果断。“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既是他长期得保权位的关键因素,也是其不得不得罪太子,最终被后任皇帝极力贬低、遗臭万年的重要因素。

  (《李林甫研究》,凤凰出版社2014年1月出版,定价:98.00元)

(来源:古籍新书报 2014年0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