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书讯书评 >> 江南游记文学研究的新进展——读崔小敬新作《江南游记文学史》
- 评《宋才子传笺证》
- 叶逢春刊《三国志通俗演义史传》出...
- 饾版精印与大众画谱之完美结合——...
- 《天下郡国利病书》流传考
- 《中国最美丽的词》节选一
- 当代书法审美理念的突破
- 六十年学术之守望——《唐代政治史...
- 清人传记资料的渊薮
- 评《陕西省教育志》
- 晚清名人墨迹的重要价值
- 金良年:明版《崇祯历书》原貌再现
- 读《老蠹鱼读书随笔》
- 填补空白的杂体诗歌研究
- 新版《辞海》缩印本“五一”全国上...
- 一位不应被忘却的诗人
书讯书评
江南山水,风光秀丽,令人神往,古来共谈,文人士子或发而为诗,或形之于文。游记一体乃融合山水与人文的典范,形式更为灵活,能够较好地表达文人的审美意趣,深受骚人墨客喜爱。汉魏以降,游记一体累积了数量可观的摹山绘水之作,影响着一代代人的审美情怀。虽已有《游名山志》等专集出现,然游记文学作品仍大多散落在历代文人的别集之中,披阅、汇辑和研究均存在较大的难度,亦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故出新成果实属不易。崔小敬教授《江南游记文学史》的出现,填补了江南游记文学无史的空白,是此一领域的集成力作。拜读此书,亮点颇多,兹择其要者绍述如下。
其一,勾画江南游记文学承传演变的历史轨迹。崔著厘清游记文体的概念,按照游程(游踪)、游观(景物)和游感(情感)三大核心要素来界定研究对象;同时确立择取中义的“江南”(即“以今江、浙、沪为核心区域,并由此延伸到今上海、浙江、江西之全部及江苏、安徽长江以南部分”)为游记的地理范围。崔小敬教授爬梳大量典籍文献,提出江南游记文学的史迹演进为:形成于东晋南朝、生长于唐、成熟于宋、鼎盛于明、衰变于清和新生于现当代。在梳理、审视江南游记文学作品之际,崔著还敏锐地注意到江南游记文学自身演进的独特性,即与中国游记文学演进的同中之异,并予以剖析。
其二,对人文生态和士子心态的文化审视。崔著没有停留在对游记文学作品的文本解读,而是由某种游记现象的出现,展开进一步的文化探寻。在这种探讨中,崔小敬教授更注意对时代的人文生态和士子心态的研究。这在该书《江南才子与性灵小品游记》一节,表现尤为突出,最能见出撰者的史识文才。明代的江南大地,人文阜盛,才子荟萃,竞呈风流,促成江南游记文学最有代表性的样式——游记小品的形成。袁宏道、李流芳、王思任、祁彪佳、张岱等江南才子均以过人之才华创作出了卓特之作品。此类游记小品,不同于别处的游记之作,而是自具一段清光,拥有独特的生气和命脉,焕发出瑰丽的神采。崔著把游记小品置于“史”的宏观视野下详细进行微观论辩,指出“性灵小品游记的形成与发展既有文人主体的因素,也与明代社会思潮及江南旅游发展密切相关”。中晚明游记文学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对市民游乐活动的生动细致的记载,崔著指出王学奠定中晚明人性解放、人文觉醒的哲学基础,对“文学家面对自然山水的心灵归真、性灵自由产生了重要的启示意义”,并联系江南商品经济意识的发展、政治腐败现实的刺激和主情文学思潮的影响等因素,对明中期江南游记文学的繁盛作出了一个较为合理的解释。
其三,语言雅致流利,清新自然,既有理论的深入阐发,又有翔实的文本解读,不失为一部学术性与普及性相结合的佳作。展读《江南游记文学史》,清丽的文句随处可见。无论开篇《引言》的“那片在古典诗词中总氤氲迷离于小桥流水、烟月飞花、如丝细雨、桂子荷花的江南,总会触发无数敏感细腻的心灵,牵惹几缕莫名的情思,仿佛滚滚红尘中一抔清凉圣洁的诗性土壤,举目异乡中一座漂泊旅人的灵魂乡关”,抑或谈说王士禛《登燕子矶记》的“正因为燕子矶所处江面本辽阔无物,而到燕子矶乃于空旷中突起一峰,无所附丽,因此而显得孤标傲世”,均处处可见崔教授的才华和对语言文字的灵活驾驭能力。这让读者仿佛在阅读一部优美的散文集一般,随着崔小敬教授的导引畅游江南的秀美山川,令人回味无穷。
值得注意的是,崔著还有一种贯通古今的意识,并没有止步于清代,还以较多的精力关注江南传记文学在现代中国的新生,并以朱自清、郁达夫的游记作品为例分析这一古老的文体形式在现代语境中所面临的新的发展面向。这将会给学界以有益的启思。
诚如崔小敬教授所云:“生于江南,是一种福分;游于江南,是一种缘分;选择书写江南,则是一种本分。”对江南的热爱如斯,相信会有新的创获不断涌现,期待崔教授下一部大作的早日问世。
(《江南游记文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 年7 月出版,定价38.00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