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书讯书评 >> 清初木刻版画杰作《离骚图》
- 评《宋才子传笺证》
- 叶逢春刊《三国志通俗演义史传》出...
- 饾版精印与大众画谱之完美结合——...
- 《天下郡国利病书》流传考
- 从礼乐文化的视角研究《诗经》
- 《任政行书唐人绝句》最善本出版
- 一个书生的抵抗——《罪惟录》编后
- 阳明学重大文献辑佚工程的历史完成...
- 一个古老民族的文化概览——读《云...
- 写实尽俗 别饶姿致——读郑珍《巢...
- 悠悠出版史 百年苏报案
- 墨润乡土 情系松江——读尹军《文...
- 纵贯宝岛古今 搭建两岸桥梁——《...
- 漫漫茶史 千年茶香
- 孙猛著《日本国见在书目录详考》初...
书讯书评
明末清初是我国木刻版画艺术发展卓有成就的时代,画坛上出现了一批职业画家,从事戏曲、小说、诗歌等的插图刊刻工作,就中祖籍安徽芜湖的萧云从堪称翘楚,他创作并刊于顺治二年(一六四五)的《离骚图》,无论是构图立意还是刀工技法,都达到了清初版画艺术的最高水平。
萧云从(一五九六——一六七三),字尺木,号无闷道人,别号于湖渔人、梅石道人、东海萧生、梅主人、江梅、谦翁等,明亡后号钟山老人。年轻时曾参加过几次科考,未能如愿,一直到崇祯十五年(一六四二),才考中这一年壬午科副榜。云从在金陵应试期间,有感于阉党专权、政治黑暗,遂加入复社,得与东林党人互通声气。此后不就铨选,读书绘画,大部分时间住在芜湖城外自家的“梅筑”里。一六四五年初,清兵攻占扬州,三月进驻芜湖。他满怀亡国之痛,避走他乡。值得注意的是,就在清兵侵入芜湖的当年,云从与著名的徽派版画刻工汤复合作,刊刻了他一生中最为重要的版画作品之一《离骚图》,这应该不是偶然的。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取《离骚》读之,感古人之悲郁愤懑,不觉潸然泣下”,在国破家亡这一敏感的时刻,他的心和屈原是一脉相通的。
《离骚》是战国时期楚国伟大诗人屈原所作的不朽诗篇,它集中反映了诗人对祖国的无比热爱,对当权者昏聩不察的怨愤和失望,以及对佞臣宵小的鄙夷,通篇抒发了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内心的苦闷。《离骚》以及屈原其他作品所表现的思想感情,引发了宋元以来不少画家的共鸣,以屈原《离骚》、《九歌》为题材的绘画作品屡见不鲜,折射出人民群众的喜怒爱憎。宋人李公麟,元人赵孟、钱选、张渥,明人文徵明、仇英、董其昌、陆治、杜瑾、周介、陈洪绶等,都曾为《九歌》作画。云从显然受到前辈或同时代画家的影响,他的《离骚图》正是在总结前人创作经验的基础上,翻陈出新,别出心裁。在这部以人物为主的《离骚图》中,画家不仅以图画形象深刻地诠释了屈原诗篇的思想内容,而且透过人物的刻画注入了自身的感受,借古讽今,寄寓着对现实的愤懑和无奈,对时势的感慨和失望。
《离骚图》系画家萧云从为《离骚》、《九歌》、《天问》等所作的插图,计绘有《离骚》一图,《九歌》九图,《天问》五十四图,《远游》五图,其中《远游图》今不可见。《九歌图》人物形象“诡奇生动”,在构图和人物的形象塑造上,兼有李公麟、张渥、陈洪绶诸家想象丰富、生动传神的特点,同时也“夷考记载”,深刻领会屈原诗歌的内在精神,独多创新之处。与上述画家同类题材的画作相比,多有不同之处。最典型的地方是云从不满意于前辈画家对屈原某些诗歌的艺术表现,如前人画“山鬼”,容貌怪异,形同古代发多而乱、形丑凶恶的神像蒙倛。对此他很不赞同,感叹“写山鬼如蒙(棋)〔倛〕者,谬矣”,于是深入领会《九歌·山鬼》的精神实质,将山鬼描绘成年轻貌美的女子,使之“含睇宜笑”,力图合于原作的本意。再如画《国殇》,不取将士英勇与敌厮杀场景,而独绘“败绩”,强调“而后知武终鬼雄,生死无二”,其目的是“儗其古战场之吊”,于王朝更替之际,亦借古喻今,有深意在焉。凡此种种,都可以见出云从身手不凡,见识高远,在继承前辈画家的长处以外,对《九歌》主题人物描绘作了创造性的发挥。
《天问图》所刻画的内容,在萧云从之前绝少有画家涉及。要想完美地为《天问》插图,非有超人想象力、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扎实的艺术功底,几乎是难以做到的。云从所作的《天问图》,可谓前无古人的大手笔。五十四图基本涵盖了屈原《天问》所有的内容,山川神灵,奇闻异说,一一纵横在画家的笔底。在艺术表现上,云从力求完美,每一图的构思都精心为之,或高下错落,或左右掩映,疏密有致,简约空灵。人物的情态各不相似,服饰器物因人因事而异,绝不雷同。不少画面人物场景安排得体,富于变化,洋溢着审美的快感,如“女岐九子”将主人女岐置于画面的中央偏右,九子高低不同地环绕着她,营造了一派祥和的氛围。又如“平胁曼肤”表现一代昏君商纣在美人和随从簇拥下的呆肥神态,令人忍俊不禁。
屈原《天问》穷天地鬼神之奇,究往古山川之变,博大精深,理解匪易。云从以图画的形式加以诠释,给人以形象化的感受,这对于提升读者的阅读兴趣,排疑解难,功不可没。他的门人张秀璧在《天问图跋》中称赞该书“极古今名象之微,天地事物之变”,让“观者疑胸顿开”,深中肯綮。
萧云从的《离骚图》原刻本流传至今,稀如凤毛。偶有所见,或残缺不全,或图文欠清。清代乾隆时曾收入《四库全书》,画家门应兆奉命补绘,是在萧云从原作的基础上临摹并依自身的见解改绘而成。虽然门氏竭尽所能,精心为之,然限于个人的天分和艺术修养,笔力稚弱,人物表情呆滞,远不及萧图的鲜活生动。一九六一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曾据建国初期在江苏宝应县发现的一部比较完善的原刻初印本重印,如今这个原刻本已不知去向,而重印本亦不可得。现在所用的底本,《离骚图》、《九歌图》一准中华上编所重印本,《天问图》则假得浙江图书馆藏原刻初印本,两者合一,堪称现今所能见到的较为完善的本子。我们期待着它的出版能受到读者的欢迎,为促进当下文化事业的繁荣兴旺起到积极的作用。
(《离骚图》(全3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4月即将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