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书讯书评 >> 谣谶与北朝政治研究

浏览过该篇的读者还浏览了

书讯书评

谣谶与北朝政治研究 发布时间:2012-1-12 14:18:34   作者:杨莲霞  

  中国古代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的“谣谶”,往往含有政治的色彩或政治预言的特征,并与该时代的社会背景、政治进程有着或隐或显、或直接或间接的关联。可以说,作为一种在中国古代长期流行,尤其在各种政治斗争中相当活跃之现象,谣谶并不是一堆无足轻重的历史碎片,其只言片语常有着复杂含义及深层背景,并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历史演进的趋势,是一值得予以高度关注的重要课题。但是,在以往研究中,对于散见于诸种文献中的谣谶,因其不成体系及诡秘色彩,长期以来并未受到学术界的足够重视,研究成果相对薄弱。近年来,随着史学研究本身的进展和某些新方法、新观念的借鉴和运用,谣谶这一较为偏僻的领域也受到研究者更多关注,并涌现了一批颇具新意的相关专著或专论,新近出版的武汉大学中国三至九世纪研究所青年学者姜望来所撰《谣谶与北朝政治研究》就是其中之一。

  北朝时期,所谓“诡为隐语,预决吉凶”,带有政治预言性质、具备强烈目的性与功利色彩的谣谶尤为盛行,所蕴含的政治文化意义扑朔迷离、错综复杂,折射出这一时期的政权更迭、佛道之争以及地域政治势力演变等诸般迹象,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北朝政治进程问题。《谣谶与北朝政治研究》一书以北朝时期某些重要谣谶为切入点,探析其政治、宗教、社会内涵及其深刻影响;透过相关谣谶之政治文化含义,进一步考察此时期政权嬗替、佛道之争、地域势力变迁以及北朝整体政治进程的内在规律与线索。

  该书主体内容分为上下两篇共十章,围绕谣谶与北朝政治等相关问题,从不同侧面加以考订和分析:

  上篇“谣谶、佛道之争与高齐政治”,主要通过对“永宁见灾”“亡高者黑衣”“四七之期必尽”等重要谣谶之个案分析,考察高齐诸帝与佛道、方术之士与高齐政治之关系,力图从这一侧面探讨高齐政治之盛衰。作者认为,上述重要谣谶之造作者或倡言者,或出于僧侣,或与道士、方士有关,大体反映了佛道之争,而佛道之争既与高齐之兴有关,亦与高齐之亡有关。换言之,即佛道之争乃贯穿高齐政治进程之内在线索、佛教与道教乃影响高齐政治盛衰之重要力量,而此种影响在“永宁见灾”等谣谶中均有突出的体现。

  下篇“谣谶、山东地域势力与北朝政治”,主要通过对“上党有天子气”“齐当兴,东海出天子”“儿当大贵,自东国来”“白衣天子出东海”等重要谣谶之个案分析,考察邺城谣谶与北朝政治社会变迁之关系,探讨北朝皇权嬗替及高齐、杨隋、李唐皇室氏族问题。作者指出,在北朝后期东西魏及周、齐对峙之背景下,佛道对立与山东和关陇之地域间的对立大致是趋同的,山东地域势力逐渐成为影响北朝政治进程之重要力量,此种影响在皇权嬗替之际通过谣谶集中体现出来;无论标榜出自渤海高氏之高欢,抑或出身关陇集团勋贵家族之杨坚、李渊,其先世与山东地区皆有渊源,而这一迹象亦从谣谶中得以反映,尽管这种反映曲折而隐晦。

  作者进一步指出,以王朝盛衰和皇权嬗替为中心之北朝整体政治进程与谣谶固然密切相关,但是,谣谶总体而言仅仅是某种表象或表现形式而已,真正对北朝政治进程产生影响之幕后推手,乃是隐身于谣谶背后、以谣谶表达其政治目的与利益诉求之佛道势力与山东地域势力。佛道之争与山东地域势力变迁,乃贯穿北朝整体政治进程之两条重要线索,而此有着内在关联之两条线索,恰以谣谶之外在形式得以呈现并对北朝政治产生影响。

  本书入手处小,着眼者大,所得结论时有令人耳目一新之处。作者对原始资料和前人研究成果作了广泛的搜集,在研究方法上也颇具特色:遵循王国维、陈寅恪等先生所提倡的“二重证据法”,注重传世文献、碑刻墓志、考古资料的互证,教内典籍和教外典籍的互证;运用新材料、发掘新问题,通过专题研究的形式突出其创新之处,尽量避免对前人研究的重复;注重长时段的研究方法,如将北朝至唐初时期看似孤立的一些谣谶前后联系,又如将邺城谣谶等历史现象置于长远的历史背景中考察。

  总体而言,姜氏该书从谣谶这一独特角度来研究北朝政治进程,揭示了谣谶表象之下的推动力量以及历史深处的演进趋势;对谣谶这一历史现象的名义、本质、产生的社会基础及其对政治、社会的影响等,做出了独到解析,深化了对中古时期谣谶与政治关系的认识,对于北朝政治史研究向纵深推进自有其不可忽略的意义,也为传统政治史研究展示了新的前景。

  (《谣谶与北朝政治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2 0 1 1 年6 月出版,定价34.00元)

(来源:古籍新书报 2011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