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书讯书评 >> 书堆中秋波那一转

浏览过该篇的读者还浏览了

书讯书评

书堆中秋波那一转 发布时间:2010-3-29 0:00:00   作者:沈胜衣  
http://www.shsd.com.cn/books/bkview.asp?bkid=191559&cid=601756 沪上陆公子,向来“为人作嫁”,编辑的书籍报刊繁花锦簇,近年最受赞誉的是上海书店“海上文库”。这个系列一开始并没有宏大的计划、精心的策划,甚至连丛书名都没有,就是做着好看、做着好玩,却一路开枝散叶,并以其独到的审美情趣,引领了一股“小三十二开硬精装本”风潮,仿效者众。而陆灏本人,也像钱锺书勉励他的那样,不再以“美妇人”之身仅仅做个“接生婆”,自己也“生男”之后再“育女”了——“海上文库”今年一月最新出版的三种,乃“正宗六号”出品,书脊花样翻新,用了他钟情的唯美主义大师威廉·莫里斯花纹图案(正是他早年主编《万象》时的封面风格);其中一本,就是他的《看图识字》。

    陆灏第一本书《东写西读》出版时,我曾写过一篇《读书得趣写趣书》,具体谈了其间趣味:在杂览闲阅中挖掘各种有趣的中西文史资料乃至“文化八卦”,裁剪成简洁闲散、富于思致的雅趣小文。现在读他的新书,那种愉悦一以贯之,再来评点,则已论不赘,可从另一个角度谈谈:转述。

    这本《看图识字》,开头几篇是“大文章”:回忆与钱锺书的交往,介绍施蛰存的藏书,考证胡兰成的隐秘交游。主体部分则仍是读书小品:从情色到学术,从术数到狐鬼,从绘画到书法,从典籍到小报,从作为侦探的哲学家康德到作为特务的宫廷画家,从王尔德的行迹到柳如是的美容术……细大不捐,杂花生树。但无论大文或小篇、谈人或记书、古典或西洋,都是在转述一些有意思的故事。

    陆灏曾笑对“文史小贩”之讥,索性拿这词儿来做过笔名,以示自己的定位。但事实上,他并不是一般的小贩,因为他的转述,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格调。

    其实类似的转手买卖,历来就是写作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国古代有大量的“笔记”,当代发扬至炉火纯青境界的是周作人之“抄书体”。西方则有壮志未酬的本雅明,曾打算写一部全部由引文组成的书。更走火入魔的,一是将“转载”当成自己创作、却还理直气壮不认剽窃的新生代,比如吾邦的郭小四、德国的少女作家黑格曼;二是相反的另一极端,后唐冯贽的《云仙散录》,乃从一大堆奇奇怪怪、来历成疑的书中摘录构成,极可能是他将自己的杜撰伪装成转引。至于古人作诗有所谓“点石成金”的转化,当代网络上随处可见的转贴,乃至日常手机信息的转发,更是普遍了。

    在这百转千回的年代,陆灏的转述更显出情味与价值。一是避虚,注重细节和内容,都是有嚼头的谈资。二是避熟,表面上“不贤识小”,实质转录的都是易为人忽略的资料,可称为“独家旧闻”。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是转而有述,亦即不仅为转而转、单纯抄引。

    这“述”,包括考辨,包括“链接”,包括评点,还包括把所有这些表述成文时,那种从容闲谈的口风。读《看图识字》的最大乐趣,就是这样听一个博学之士讲故事:他搜集了好些精彩的故事,讲的时候还东拉西扯添油加醋,而又拉扯得添加得恰到好处,从而调出了悠悠的风味,让你听得舒服,还若有所思。

    比如在《西厢短札》里,陆灏告诉我们,红娘背叛老夫人旨意、从监督者变成牵线搭桥者、撮合张生与莺莺好事的真正原因,并非出于热心肠正义感(当然更不是有些政治化注解拔高到的反抗封建压迫云云),而是希望借此晋升成妾。他还找到类似的古代小说,证明这种可能性。这当然有点煞风景、违背了正统,以致提出这一说法的吴晓铃迫于读者压力删改了自己的著作。而陆灏则说:“一个丫鬟有这样的想法,是合情合理的”。——短短的几段文字,有古代社会的奇特现象,有现代学术研究受外界干预的事例,还有在情在理的意见。

    又比如《〈面纱〉书里书外》,最精彩的还不是对毛姆这部作品的写作和遭遇的详细介绍,而是最后一节,忽然由英伦跳回中国,却并非该小说的背景原型,牵出的是本不搭界的一位名媛:原来当年《面纱》出版后,热恋中的陆小曼就读到了,并因书中的爱情悲剧而在日记里写了一段感触。陆灏抄录日记之后只说了一句话来结尾:“显然,陆小曼误读了《面纱》,却不幸而预示了她自己后来的命运。”——读此蔓生的枝节,让人掩卷嗒然。小说与现实,作品与读者,如此书里书外难为情。当然,这偶尔的感慨,与陆灏文章中更多的幽默一样,都是节制蕴藉的。

    这样的转述,需要眼光,需要情怀,也需要见识。陆灏谈《西厢记》名句“怎当他临去秋波那一转”衍生的几则文事,其中清初有个文人以此语为题写过一篇游戏八股文,传入宫中后,康熙见而喜之,让身边人按该文所示“于此下一转语”,一位首座和尚的对答最妙:“不风流处也风流”。——陆灏在别处谈“东坡作文秘诀”时,谦叹自己“笔下枯涩”。其实,却正是“不风流处也风流”吧。这本《看图识字》,也是能让人“见而喜之”的。
(来源:上海书店出版社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