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书讯书评 >> 琴书遗珍——《上海图书馆藏古琴文献珍萃 · 稿钞校本》之价值与特色
- 评《宋才子传笺证》
- 叶逢春刊《三国志通俗演义史传》出...
- 饾版精印与大众画谱之完美结合——...
- 《天下郡国利病书》流传考
- 晚清小说的演进与流布——评《晚清...
- 《徽州文书》(第一辑)出版
- 谜中之考古学家——《问学之路—考...
- “冷山”还是“寒山”?
- 评冯保善新著《凌濛初研究》
- 善本掌故:千年不衰《董美人》
- 一部特别的文学世家研究著作——《...
- 唐诗宋词的写意盛宴
- 萃聚理学精髓 嘉惠学术之林——评...
- 金石学研究的信本和范本——《毛凤...
- “建筑师”朱舜水——《学宫图说译...
书讯书评
古琴文献并非上海图书馆收藏的重点,但质量数量均极可观,堪与中国艺术研究院图书馆(含原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图书馆)、国家图书馆鼎足而三。原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包括古琴在内的中国民族乐器及其文献资料的专藏,是一整代乐人、学人努力建设的结果,国家图书馆吸纳了古都北京七百年的流风遗韵,而上海图书馆则得益于开埠以来商业与文化的崛起以及因此而形成的近世琴坛的独特地位。
从篇幅上看,这部《上海图书馆藏古琴文献珍萃 · 稿钞校本》仅约为《琴曲集成》的八分之一,却已是《琴曲集成》问世以来最大规模的古琴文献汇编,收录上图所藏古琴文献二十九种、三十部,加上辑录的《钞本题跋八篇》《琴人书札三通》,则为三十一种、三十二部。这些稿钞校本的价值,可从两个方面来看:
第一,多未见之书、未见之曲。在本编首次面世的,除辑录的《钞本题跋八篇》《琴人书札三通》,仍有十五种之多(其中一部分可能连查阜西先生也未曾寓目),它们是:《琴谱二十九曲》、《佚名琴谱》(甲种)、《琴问》、《佚名琴谱》(乙种)、《乐我斋琴谱》、《琴操》、《尘清籁》、《皕琴琴谱》、《丝桐协奏》、《印生氏钞谱四种》、《碣石调幽兰译谱》、《蕉影轩琴谱》、《周永荫传谱二种》、《栩斋日记》、《栩斋琴谱稿》。今择其要者,试为说明。
孙星衍《平津馆丛书》中的《琴操校本》,长期被认为是《琴操》的最佳之本,直到近年,始有王小盾等学者指出此本存在较多不足。但上图所藏的顾观光校本《琴操》则让我们知道,就在孙本刊行后不久,已经有顾观光这样不迷信权威的学者,指出孙本所依据的《读画斋丛书》本《琴操》出自辑佚,而非宋代传下的本子;他对孙氏所校,颇有指摘,且多数言之成理;今人认识到的一些《读画斋丛书》本、孙本的问题,顾观光已有所发现,并作出了正确的判断。此次终能将这部湮没一百五十余年而富有创见的重要校本,刊布面世,不可不谓大幸。
又如民国初期,杨时百筚路蓝缕,苦心孤诣,先后两次将新发现的唐人卷子《碣石调 · 幽兰》译谱并刊行。但这次在周梦坡旧藏之中,发现了一部可以大致推定与杨氏庶几同时的《碣石调幽兰译谱》,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却从未进入《碣石调 · 幽兰》研究的视野。此书未题撰人,我们推测为诸城琴人王露,虽然一时难以坐实,却非纯属臆测。可以说,《碣石调幽兰译谱》的重现,改写了《碣石调 · 幽兰》研究史,也是二十世纪古琴学术的重要发现。
查阜西的早期弟子庄剑丞,1953年以半百之岁而殂谢,平生积累的文献多有散佚。近年来,他手订的《栩斋琴谱稿本》及复制本几度见于拍场,建国初他的交代材料也被整理刊布出来。本编刊布新发现的他的《栩斋日记》(1938.9.1—27,1943.3.1—26)与《栩斋琴谱稿》,弥足珍贵。《栩斋日记》所记虽不足两月,却提供了抗战初期与后期琴人生活、活动的片段,不乏难得的史料,其中部分内容颇有可与张子谦《操缦琐记》相印证者。而他的琴谱,综合材料来看应有两部,皆为未竟之作:屡见于拍场的《栩斋琴谱稿本》成于民国二十五六年间(1936—1937);上图所藏《栩斋琴谱稿》则为抗战期间至胜利初辑得,其内容还纳入了一些钞本、油印本、石印本,为本编难得之特例。
再说未见之曲。《佚名琴谱》(乙种)中的《悯周操》《南山操》,均未经他谱著录;《双琴书屋琴谱》《雅斋琴谱》的《九霄环佩》,都是无词之曲,而有词之琴歌仅见于《丝桐协奏》,且可能略早于《双琴书屋》《雅斋》二谱;《琴学初津》中的《春江花月夜曲》应是陈世骥的作品,但不载于常见之本;《栩斋琴谱稿》中的《缀悼歌 · 挽李子昭先生》,系沈心工以《秋风词》重新配词而成。这些作品,从清初到民国,时间跨度两百余年,丰富了现存的古琴曲库,值得珍惜。
第二,书、曲多未见之版本。本编之书,内容虽非首刊,版本却是首刊者亦有六种,分别是:《琴谱 · 琴谱指法 · 琴谱指法纪略》《纪昀钞并跋乾隆帝御制诗二首》《存古堂琴谱》《邻鹤斋琴谱》《琴学初津》《幽兰卷子指法解析》。其中《纪昀钞并跋乾隆帝御制诗二首》内容虽少,然所涉者大,且为纪昀亲笔恭录,名家翰墨,洵足宝贵。其余五种版本之异,亦略作梳理如次。
《邻鹤斋琴谱》《琴学初津》都是稿本,前者经过誊清,后者尚是底稿,但都与《琴曲集成》本不尽相同。较之《琴曲集成》采用的查阜西所藏钞本《邻鹤斋琴谱》,此本更接近初貌,值得注意处较多。
《琴学初津》由于是底稿本,与《琴曲集成》采用的查阜西旧藏后期稿本差别更大,增删涂改之处也多,造成了一定的阅读困难。但作为第一手的琴学文献,正是这些涂抹取舍传达出了值得重视的信息,便于后人研究陈世骥的琴学主张与琴曲创作、《琴学初津》的撰写思路与成书过程。此本可见与后来各本之渊源,可见著述思路之更易,可见《集成》本未采用之材料,价值之独特无可替代。
有两首川派名曲,尤当特地拈出:一为《丝桐协奏》中的《山中忆故人》。《山中忆故人》,即如今广为流传的《忆故人》一曲,最早见于咸丰三年(1853)略后成书的《荻灰馆琴谱》。此本接近于《荻灰馆》本,为探索《忆故人》的演变提供了新线索。它运用了较多模进手法以及半音甚至四分之三音程,调性的游移和特别不和谐的音程使得音乐的情绪表达更加丰富、别具一格(也有学者认为其中可能存在谱字讹误,有待深入研究)。一为《周永荫传谱二种》中的《流水》。近世以来,张孔山“七十二滚拂”《流水》成为川派最受关注的作品,载有其谱者,最早为《天闻阁琴谱》,次为《百瓶斋琴谱》,再次为《琴砚斋琴谱》,各有异同。卫仲乐早年在大同乐会时,尝习得《琴砚斋》本,以其天才的演绎赢得广泛赞誉,经久不衰,《琴砚斋》本《流水》也因此备受推崇。《琴砚斋琴谱》全书尚存,迄未刊行,《周永荫传谱二种》正是其中部分存稿,因此,其《流水》几可视为《琴砚斋琴谱》原本,于此首次公之于众。
如今,琴坛可以说已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古琴学术的主流也不再满足于前代文献的搜集、编辑,但在任何时候,对基本文献的汇总和梳理仍然不可或缺。我们还可以看到,就古琴文献而言,从周梦坡到查阜西,他们已经完成了最为重要的一部分,但格于条件,还有一部分没能去做。对此,我们在对他们完成的部分进行补充、修订、细化的同时,还有必要在已有的基础上继续推进,用这个时代获取材料的便利,完成上个时代遗留下来的未竟之业。
(本文选自《上海图书馆藏古琴文献珍萃 · 稿钞校本》序言,有较大删节)(《上海图书馆藏古琴文献珍萃 · 稿钞校本》(全10册),中华书局2017年10月出版,定价:460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