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书讯书评 >> 存亡继绝 孔学忠臣——孔学巨著《孔子世家艺文志》评介

浏览过该篇的读者还浏览了

书讯书评

存亡继绝 孔学忠臣——孔学巨著《孔子世家艺文志》评介 发布时间:2016-2-17 13:53:40   作者:钟淑娥  

  阙里孔氏号称“天下第一家”,更是典型的文化世家,在2500 余年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不少重量级的文化名人。经学方面,“至圣”孔子删述《六经》、“述圣”子思作有《中庸》,千古称颂姑且不论,即如汉孔安国、晋孔衍、唐孔颖达、清孔广森,俱羽翼经传,有功儒学;文学方面,则有汉孔融、南齐孔稚珪、唐孔巢父、宋临江孔氏三兄弟,及清孔尚任等扬标立帜,辉映先后。他如清孔传铎、孔继汾父子之礼乐学,孔继涵、孔广森之算学,也都成绩斐然,为时所称。孔氏族群自为师承,相互切磋,著述中体现出浓郁的孔氏家学特色。

  历史上,孔氏家学与儒学实同源而异流,作为官方哲学的儒学,宋元以来由于“六经注我”式的任意发挥,大失原始儒学本真后,孔氏家学的正宗地位日渐突显。但孔氏家学具有很强的封闭性和独特传承方式,外界很难一窥全豹。且孔氏述作,始自周秦。儒家以孔子为鼻祖,从“六经”“九经”到“十三经”,皆与孔子有直接或间接之关系,而古籍书目向不明署,征诸传本,虽称出自孔氏,但早非原貌,如《论语》,学人皆知非孔子所手著,而是由弟子、再传弟子,甚至三传、数传弟子记录整理而成,然没有孔子,何来《论语》?《春秋》普遍认为系孔子作,左丘明恐弟子各安其意,以失其真,而为其作传。后又有公羊、榖梁二家。《孔子家语》更是问题多多,收与不收,煞费苦心。另外,孔氏源远流长,枝繁叶茂,广泛分布在山东、浙江、江苏、江西、河南、河北、福建、安徽、广东、广西、湖南、湖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吉林、黑龙江、云南、贵州、四川、台湾,全国二十多个省份,甚至韩国及东南亚各国。即使一省之中,亦复散居多处。所以,欲将孔氏网罗无遗,诚非易事。加之孔姓并非都是圣裔,孰真孰假,必须辨明,且真者何支、何派、何人之后,亦须搞清。因此,亟需一部专门著作解决这些棘手的问题,而山东大学周洪才先生精心结撰的《孔子世家艺文志》正是这样一部全面反映孔子及后裔著述情况的氏族文献专著,带有填补空白的性质。

  《孔子世家艺文志》全书由正编、外编、附录及著者索引、书名索引等组成,共收录先秦至民国间孔姓作者及有关人士3000 余人,正式著录与编入外编、附录的孔氏著述3000 余种。正编以传统分类经、史、子、集、丛编排,“外编”系为补充正编而作,所收有《孔氏学者校抄题跋书录》《待考孔氏著述要录》《他姓编撰孔氏文献选录》。另附有《孔氏承袭嫡裔享年、婚嗣、封赠考》《曲邑二十派六十户派祖、户祖考》《孔氏外迁支派始祖及著闻子孙考》等珍贵资料。书内著录事项涉及书名、卷数、存佚,作者姓名、朝代、字号、所属支派(户)、某人之子、孔子多少代孙以及科第、官职、谥号、封赠,著录依据、文本特征、卷端题署、藏家印鉴、各书著录之异同、诸家题跋与内容,作者之身世经历、学行交游、父祖状况、生卒享年、作品得失、现存版本以及重要文本藏所或所在丛书等信息;而对名家遗作尤多关注,如孔继涵撰辑与校抄题跋之书散处各地,经其多方搜集,竟达170 余种。他如衍圣公孔传铎为著述大家,《清史稿艺文志及补编》仅载《圣门乐志》《申椒集》2 种,《清史稿艺文志拾遗》博采群籍,也不过11 种,而本书著录多达40 种;清代诗人孔继鑅,旧目著录其书最多不过7 种,此书列目至18 种。而且,其中如孔传铎《御纂宸订红萼轩书目》《学步唱和集选》,孔继鑅《孔北海年谱》《孔氏文征》《孔氏文征别录》《孔氏族谱是政堂支谱》《心向往斋锄余集》《湖海集》《归鲁吟》等,俱为重要著述。又如南海岳雪楼孔继勋、孔广陶父子以藏书三十三万卷名于世,所抄书籍上千种,校刊经史诗文杂著亦复不少,然其自身著述反多不为人知,书目著录,寥寥几种,实际却是著述大家,本书据《家谱》等相关搜集到二人著述达30 余种。

  作者周洪才先生擅长文献版本目录之学,具有坚实的学术功底,著有《孔子故里著述考》《济宁历代著述考》(上下册)、《两汉书研究书录》等著作,《山东大学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亦成于其手。捧读这部厚重的著作,从体例布局到每条著录,无不感受到作者匠心独运,而尤其令人折服的还是那些俯拾即是、充满学术气息的各种考证,如国家图书馆藏明刻残本《宁仪孔氏家志》是现存较早的孔氏文献之一,历经《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编纂者与赵万里、冀淑英等前辈学者的鉴定著录,均不知其为何人纂修,从《中国家谱总目》《中国古籍总目》等书中更无从知晓,而本书则经长篇考证,认定其出于宁陵派孔子六十三代孙孔贞有、孔贞右之手,百年缺憾,遂得弥补。其他不难想见。著名历史学家安作璋先生在《题辞》中赞之“搜罗宏富,考订精审。存亡继绝,孔学忠臣”,洵非过誉。

  (《孔子世家艺文志》(全2 册),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5 年6 月出版,定价:620.00 元)

(来源:古籍新书报 2015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