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书讯书评 >> 评《区域历史商业地理学的理论与实践——明清陕西的个案考察》

浏览过该篇的读者还浏览了

书讯书评

评《区域历史商业地理学的理论与实践——明清陕西的个案考察》 发布时间:2015-4-22 13:59:04   作者:马 鑫  

  日前读了《区域历史商业地理学的理论与实践》很受教益,颇有启发。本书是在作者博士论文《明清陕西商业地理研究》基础上增补而成的,该论文曾入选“2007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是系统研究区域历史商业地理学的开篇之作。全书十二章,围绕商品生产、运输和销售三个环节,考察了明清时期陕西商业经济的发展演变与不同等级市场结构的形成过程,揭示了深处内陆的陕西在明清两代发展出怎样的商业经济体系。本书从商业地理分区与格局的形成角度研究明清陕西商业经济,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为当今陕西商业经济发展也可提供历史借鉴。

  本书最大的特点是在建构起一整套历史商业地理学总体理论框架之下,所进行的区域实证研究。历史商业地理学属较薄弱的研究领域,作者在全面考察商业地理学发展脉络的基础之上,对这一学科的研究内容、方法、意义进行了全面界定,并在此基础之上进行了区域的个案研究。

  个案部分对明清陕西历史经济过程的研究,对于陕西经济发展可以提供重要的历史借鉴。其重要贡献有四个方面:

  一是以自然地理区划分出陕北、关中和陕南三个商业地理区,分析三个区域的商品生产在时段上和地区上的异同。作者在对陕西地理格局充分理解基础上,通过实证研究了明清时期本省的商品资源开发与商品流通的地区差异,包括农业、手工业、畜牧与农村畜养业、林特产品开发等,对部分商品的产销量也做了估算,这都有助于我们了解历史时期陕西地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二是梳理供应商品运输的陆路、水路交通在明清时期的发展演变,强调陆路交通的局地变化及水路交通在关中与陕南的利用和意义。这里既有历史的承袭,也有政治、经济的干预,可以明显看出明清陕西交通体系发展演变的进程。今天陕西的陆路交通基本形成于明代,对后世影响非常大,这为今天更深入的理解陕西城镇的繁荣有极重要的作用。

  三是作者分析了陕北、关中和陕南三区的商业中心城市、商业城镇和农村市场的发展及其区域分布。以施坚雅的区域体系理论为基础,用史料复原不同层级市场的发展状况,勾画出了一个以西安、泾阳、三原为超省域商业中心,以汉中、咸阳和榆林为地区商业中心,同时包含一系列地方商业城市、中心市场、中间市场和基层市场的体系结构图。这一结构图一方面与陕西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同时也受到政治与军事的干预,可以看出,市场成长需要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制度环境的支持。

  四是根据商品性质将商业市场分为粮食市场、牲畜市场、棉花市场和其他生活资料(油、果品、药材、木材、陶瓷和鸦片)市场,分析了它们的分布与输出路线,展现了陕西与其他区域市场(如晋、豫、川、鄂和江南)在经济贸易联系方面的规律。

  此外,作者还根据史料所载,探讨了明清陕西的商贸中介与金融市场。

  作者指出明清陕西受封闭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等影响,经济形态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其输出商品多以农副土特产为主。再加上陕西对外地商品的依赖性强,因而限制了商品开发的质与量。在状况分析与规律总结的基础上,作者指出:“资源有限,人力无穷,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开发出无尽的商品,广开流通渠道,在开放经济下发展,这是陕西亟待解决的根本性问题。”这种情况在明清陕西商品经济发展中已有表现,正是人们应当深化认识并加以解决的,对于现代陕西省的经济发展也有借鉴意义。

  (《区域历史商业地理学的理论与实践—明清陕西的个案考察》,三秦出版社2014年5月出版,定价:96.00元)

(来源:古籍新书报 2015年0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