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书讯书评 >> 西汉铜镜铭文书法特点——《汉铭斋藏镜》的启示

浏览过该篇的读者还浏览了

书讯书评

西汉铜镜铭文书法特点——《汉铭斋藏镜》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3-12-18 9:55:46   作者:孙 晖  

  王纲怀先生是我国著名铜镜研究家和收藏家,其于2011年清华大学百年华诞之时,向母校无偿捐赠百面铜镜及百面和镜一事已传为佳话。最近他又出版了《汉铭斋藏镜》一书,将其“汉铭斋”所藏132件藏品一并公诸于世,让广大读者能从中了解到汉代铜镜铭文之书法特点,可谓功德无量。

  众所周知,青铜铭文自商周即已出现,并形成了与甲骨文不尽相同的文字系统—金文。随着字体演变与发展,至西汉时期铜器上的铭文已成为研究西汉隶书发展情况的实证。进入汉代,铜镜的铸造和工艺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并且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青铜器已经逐渐从贵族专享走向普通大众。其中以铜镜为代表的生活用具开始大量生产,铜镜铭文的大量出现是其显著的标志,并且“铭文逐渐成为铜镜纹饰的组成部分”。汉镜历来受学者重视,而王纲怀先生尤重铭文研究,撰有多篇研究文章,其所出版铜镜也往往以铭文拓片为重,对研究汉代书法有着重要意义。

  中国台湾林素清先生曾撰有《两汉镜铭初探》一文对西汉铭文与书体对照进行了分期:1. 西汉前期:指景帝以前。镜铭字体以小篆为主,与秦汉圆转匀称之笔意接近。2. 西汉中晚期:(是铭文镜最盛行期)可分为三期:a. 景帝至武帝初,字体为较方正篆体。b. 武帝至宣帝,为篆隶夹杂之方篆,笔画略见隶化痕迹与美化倾向。c. 宣帝至西汉末,图案化字体盛行且字里行间夹有符号。有圆体草化字体及方折隶化字体两大类型。3. 王莽时期:字体有复古倾向,小篆体再度流行。

  从王纲怀先生所著《清华铭文镜》及《汉铭斋藏镜》来看以上分期恰能得以验证:

  1. 西汉早期,铜镜虽以小篆为主,但已经逐渐呈现方笔意味,与秦篆略有差异。例如《清华铭文镜》图二〇《日有憙铭草叶连弧镜》(西汉早中期),其篆书全为方笔。(图1)

  2. 西汉中期,铜镜已出现篆隶,西汉中期的铜镜篆书也已经为汉篆,方笔明显而不再同小篆般使用圆笔。如《汉铭斋藏镜》图八一《投博(从酒)铭草叶博局镜》(西汉中期)虽然仍有篆书字形,但笔画皆为方折。(图2)《汉铭斋藏镜》内图七八、图七九、图八一(均为汉代中期)之“至”字,恰完整呈现了篆书至隶书的过渡,可证中国古文字演变成今文字的“隶变”正在西汉中期前后(见表)。

  

  表 西汉简帛与铜镜铭文比较

  

  3. 西汉晚期,铜镜已经出现有不少是隶书的铭文(古隶)。如《汉铭斋藏镜》图九四《铜华单圈铭文镜》(西汉中晚期)已是方折很明显的古隶。(图3)

  4. 直至西汉末年至东汉初(含新莽),铜镜铭文上才出现了有波磔的今隶。如《汉铭斋藏镜》附图二九《作佳镜铭瑞兽博局镜》(东汉早期)的铭文就已经基本为今隶,其波磔明显但不夸张。(图4)

  由上可见,铜镜铭文在西汉时期尚未完全发展到今隶阶段,直至西汉末年至东汉初年才出现了有波磔的今隶字体,铜镜铭文的发展相比简帛等是滞后的。王纲怀先生所著《汉铭斋藏镜》正是极好的例证。

  (《汉铭斋藏镜》(线装三册一函),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8月出版,定价:980.00 元)

 

    

  图1 《 清华铭文镜》图二〇《日有憙铭草叶连弧镜》(西汉早中期)

 

  图2 《 汉铭斋藏镜》图八一《投博(从酒)铭草叶博局镜》(西汉中期)

 

  图3 《汉铭斋藏镜》图九四《铜华单圈铭文镜》(西汉中晚期)

 

  图4 《汉铭斋藏镜》附图二九《作佳镜铭瑞兽博局镜》(东汉早期)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