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书讯书评 >> 读新校《唐摭言》

浏览过该篇的读者还浏览了

书讯书评

读新校《唐摭言》 发布时间:2012-5-3 13:50:29   作者:贺金娥  

  科举制度兴于隋,而盛于唐,对于中国历史来说是划时代的制度变革。对于这样重要的制度,两《唐书》的志、《唐六典》、《唐会要》、《通典》都限于体例,仅能了解其框架,而难以了解唐代科举制度的鲜活生动的一面。要全面了解唐代科举制度,《唐摭言》是最为重要的文献。可以说,如无《唐摭言》,陈寅恪的《元白诗笺证稿》、程千帆的《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傅璇琮的《唐代科举与文学》,都将逊色不少。所以,黄永年先生在《唐史史料学》里说《唐摭言》“所述多征实可信,是研究唐代科举、文学以至士人生活的必读书”。陶敏、李一飞所著《隋唐五代文学史料学》中也评价《唐摭言》是研究唐代科举制度的最重要的著作。

  先师黄永年先生有意于整理此书,大概始于1990年代后期,后因事务繁忙而搁置。2004年,我又向黄先生提起,此时,黄先生由于身体的原因,未能亲自动手,所以将此工作交给了其哲嗣黄寿成博士。此书从着手点校到出版历时十年之久,黄博士孜孜于此书也长达四年,仅前往国家图书馆查阅傅增湘校本,前后就跑了几趟。

  此书是在黄永年先生的指导下完成的,所以在版本的运用上,体现了非常高的水准,这也是本书的一大优点。

  《唐摭言》最早的版本是清朝初年朱彝尊所见的南宋嘉定本,乃十五卷足本,今已失传。所幸清初大诗人王士祯,从朱彝尊那里抄了一个全本,后来刊刻出来,就是雅雨堂本。清代张海鹏得到一个旧抄本,据他说是南宋本的影抄本,刊刻后就是学津讨原本。1957年古典文学出版社以雅雨堂本为底本,用学津讨原本对校,出版了一个新的点校本。1960年、1978年中华书局和上海古籍出版社,先后重印了古典文学社本。2003年,姜汉椿先生以古典文学社本为工作本,校以四库全书本,出版了《唐摭言校注》。

  此次三秦出版社出版的《唐摭言》,理清了《唐摭言》的版本系统,即雅雨本和学津本的渊源递嬗关系。此次整理点校所用的底本是学津本,然后用与雅雨堂本同出于王士祯抄本的舒木鲁明本对校。这里不用雅雨本作底本和主要的对校本,是因为经过黄永年先生研究,舒木鲁明本和雅雨本虽然同出于王士祯抄本,但前者文字远善于后者。因舒木鲁明本藏本较少,得见者少,所以在历次点校整理中很少能用到此本,得益于黄寿成博士家藏之便,此次整理得以保证版本上的优势。

  其次,黄博士据以对校的还有傅增湘校本。此校本,是据天一阁抄本而校,质量在雅雨堂本之上。据黄博士研究,傅校本可以增补现有其他版本所不见的缺文。

  能体现此书优点的第二个方面是标点。这部成书于晚唐五代的笔记小札,在行文中有唐代白话,夹杂文言,说不准还有南方方言,读起来颇为费劲,经常不知道在哪里停顿。虽然经古典文学社和姜汉椿先生先后刊行、标点,但是难以读通的地方仍有多处。黄寿成博士的新标点较之前两个标点本更为合理。

  总之,此次整理点校的《唐摭言》理清了版本系统,以简驭繁,大大减少了校勘的工作量,也减轻了读者的负担。其次,使用了之前版本所不见的两种珍贵善本:舒木鲁明抄本和傅增湘校本,因而校出了大量之前未能发现的讹误,并增补了一些缺文。另外在标点上又有新的突破,使之成为更接近原本的精善校本。

  (《唐摭言》,三秦出版社2011年2月出版,定价28.00元) 

(来源:古籍新书报 2012年0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