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书讯书评 >> 一种读图时代的舞蹈史景观

浏览过该篇的读者还浏览了

书讯书评

一种读图时代的舞蹈史景观 发布时间:2010-9-8 0:00:00   作者:魏思思  
    冯骥才先生说过一句话:“现在已经是读图时代。”置身传媒时代,人们“读”的取向和途径更为丰富多元,对“图”的功用有了新发现与新认识,装帧的精美与否比过去任何一个时代都更受读者的重视。如今的图书,图文相辅相成,文字不再是唯一。插图让同一内容的表现手段多元化,既是对文字的有力补充,也是对内容的最好概括。山西省文化厅策划、山西省图书馆编著、三晋出版社付梓印行的《图说山西舞蹈史》,采用“图说”的形式,植根山西丰厚的地域文化土壤,借助山西出土的丰富的文物资料,搜寻了200余幅精美珍贵的图片,并配以简短的文字说明,勾勒出山西舞蹈史的轮廓,形象地展示了从远古到清末山西舞蹈漫长的发展历程,再现了山西舞蹈的悠久历史和辉煌成果。

    山西是华夏文明的沃土,也是中华舞蹈文化的摇篮,山西舞蹈是多姿多彩的三晋文化的绚丽篇章。其文化历史悠久,相传“尧帝之时,天下大和,百姓无事,有八十老人击壤于道”(《帝王世纪》),远古时期的游戏类歌舞“击壤”就发源于汾水流域。先秦时期,山西就有表现战蚩尤的舞蹈在民间流传。舞蹈史所说的“咸池”、“大章”、“九韶”、“夏龠”等原始乐舞曾盛行于尧都平阳、舜都蒲坂、禹都安邑等广大地区。襄汾陶寺文化遗址曾经出土了土鼓、鼍鼓、石磬等乐器。《诗经•大雅》云“鼍鼓隆隆”,《礼记》说“土鼓、蒉桴、苇龠,伊耆氏之乐也”,所谓土鼓、鼍鼓实际都是乐舞不可缺少的伴奏乐器。这些乐器及舞俑、舞楼的陆续发现都证明山西舞蹈渊源既久、繁荣兴盛。

    在山西现存的历代壁画及道观、寺庙彩绘与雕塑中,不少作品都描绘了各地歌舞百戏演出的情态和场景。历年来的考古发掘也有大量反映舞蹈文化的画像、石刻、砖雕等历史遗存。山西晋南金元墓葬乐舞砖雕有“花扇舞”、“竹马”、“跑驴”、“腰鼓舞”,山西沁县、平顺、阳城等地出现舞亭、舞楼,都是活的舞蹈史料。明清时期,舞蹈逐渐融合于戏曲之中,独立的舞蹈艺术逐渐衰落。晚清时期民间的歌舞还被官府明令禁止,不少歌舞演化成了戏曲小剧种,民间的“秧歌”、“竹马”和四大剧种同时演绎曲艺的历史,襄汾丁村明清民居丰富多彩的木刻艺术生动地记载了这一时期乐舞的历史演进状况。从陶寺的鼓、磬,云冈的飞天,到盛唐的舞伎,宋元的壁画戏楼,明清的木刻年画,山西舞蹈-路辉煌走来。

    山西的舞蹈资源十分丰富。据统计,现存民间舞蹈多达二百三十余种,包括了锣鼓舞、秧歌舞、车船舞、彩灯舞、拟兽舞等多个类别。多年来,山西丰厚的地域舞蹈文化和丰富的地域舞蹈资源为山西舞蹈艺术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生命滋养。当代的舞蹈家们从民间舞蹈中汲取灵感、汲取养分,创作了一大批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艺术精品。饮誉海内外的黄河歌舞,以《黄河一方土》、《黄河儿女情》等为代表,就是发挥地域舞蹈文化优势、发掘地域舞蹈文化资源而取得的丰硕成果。

    舞蹈是以人的肢体动作为语言的艺术,闻一多先生把它定义为“人类生命情调最直接的体现”。《毛诗序》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因此,以静态理性的文字描述动态激情的舞蹈,单纯以文字来反映山西舞蹈的发展历史及艺术形态,不免难尽其妙。《图说山西舞蹈史》在弥补这种欠缺上显然作了有益的探索和努力。这本书的最大特色,就是“有图可看”。它印刷精美,文图并茂,生动直观,使山西舞蹈史同时以形象、以感性的形态呈现在人们面前,也使原本流于学理阐述的舞蹈史更加易知易感,平实生动,让人目不暇接,产生恨不得一次读完的冲动。

    当然,一本好书只拥有精美的图片显然是不够的。文字是书籍的血肉,抽离了文字,华丽的外表只不过是一个空空的躯壳。本书并不是带有浓重学术味的舞蹈史专业书籍,也不是简单的配图画册,而是对历史的记录与梳理,是对地域传统文化艺术的研究成果,同样也可为舞蹈创作提供某种资源借鉴。从这个角度出发,本书在内容方面同样有较大的价值,能让读考看完后,留下长久的回味与思索。这也许正是作者写作的目的之所在,也是本书出版的价值之所在。   (《图说山西舞蹈史》,山西省图书馆编,三晋出版社2010年5月出版,定价350.00元)
(来源:古籍新书报 2010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