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书讯书评 >> 先秦卜法的新探索

浏览过该篇的读者还浏览了

书讯书评

先秦卜法的新探索 发布时间:2012-5-3 13:58:12   作者:葛英会  

  相关资料的研究成果表明,中华先民尝试凿破鸿蒙的骨卜蓍筮之术,在人类文明曙光最初照临华夏大地之际就已经萌生,并在此后数千年间经历了由发生、发展到繁荣、消亡的全过程,成为华夏文明开创时期颇具神秘色彩的珍贵思想文化遗产。

  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巫祝卜筮为渊薮。古老的卜筮文化不仅开掘了易学先河,它如星占、式法、历算、医理、医方等数术方技,亦无一不溯源于巫祝卜筮之中。即便是代表儒家思想精髓的顺吉逆凶的天命观、天人合德的宇宙观(《论语·季氏》),均可在盛行于上古时期的卜筮文化中找到源头。文献所载的古代卜筮,并非是一种纯粹鬼神崇拜的巫术,其时遵行的“先诹于人,后谋于神”的卜筮程式就是证明(《虞夏书·大禹谟》)。如云“汝则有大疑,谋及乃心,谋及卿士,谋及庶人,谋及卜筮”(《周书·洪范》),“询谋佥同,鬼神其依,龟筮协从”(《虞夏书·大禹谟》)。其中积淀的敬畏天命、天人合德的人文理念,是一份千古永存的精神财富。

  文献称“龟曰卜,蓍曰筮”,然据考古所获古代中国的卜筮遗存,约在龟卜行用之前二千年前后,卜用兽骨就已经出现。占卜采用的兽骨龟甲,由其质地坚实而留存至今;筮占取用的蓍草或竹木枝条,则因易于朽蚀已不复得见。据文献所载,古代中国的骨卜与蓍筮是并用的。《诗》曰“尔卜尔筮”(《卫风》),《书》称“谋及卜筮”(《洪范》),都清晰地记述了这样的史实。商周两代卜用甲骨的刻辞,一般笼统地视为记录龟骨占卜“卜辞”,其中也不乏蓍草筮占所得的卦爻,更加有力地证明了文献所述真确可信。有关两者的形成年代,考古所获的卜用兽骨,已见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遗存。记录筮占经卦或别卦的卦爻,时代较早者见于殷墟晚期或先周遗址出土的金、石、陶文与甲骨刻辞,两者的起始年代存在两个千纪以上的间隔。然而,如《易·系辞》等早期文献所述,蓍筮之术早在伏羲氏王天下的时代已经形成。我们相信,骨卜与蓍筮产生的年代应是大致相同的。

  据目前已知的考古资料,以甲骨刻辞形式记录占卜事项与占卜结果,是商代后期(公元前1300年以后)才开始流行的。在此之前的两千多年间,卜用甲骨上记卜、记筮的刻辞十分罕见。其时人们的占卜事项与占卜结果,应是由参与其事的巫祝卜史口头表述的。其贞辞、卜辞或占断、祝祷之辞,只能是脱口即逝的。今天我们要了解此一时期的骨卜卜法,除为数不多的早期文献可资参考之外,就必须直面大量无字或有字的卜用甲骨,对其残存的与占卜有关的种种遗痕,认真细致地进行观察与研究。

  这里,笔者要向大家推荐的朴载福博士撰写的《先秦卜法研究》一书,这是海内外学者相关研究成果的集结,当然其中也包含了朴氏个人就此所作的颇具创意的新探索。该书全面系统地撷取中国田野考古的成果,以含有卜用甲骨的考古学文化为时代与文化背景,以行用甲骨占卜的考古学文化时空分布为线索,考察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卜用甲骨诸如攻治、烧灼、钻、凿、卜兆等占卜遗痕,再由遗痕类别的异同、形态的变化、所在部位及布列关系,把握先秦卜法阶段性与区域性特征,进而对其总体的发展轨迹做出客观概括。

  朴载福博士现为韩国成均馆大学儒教文化研究所责任研究员、北京大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他针对中国先秦卜法所做的研究工作,研究对象是考古所获的卜用甲骨,研究方法也严格遵守了现代考古的科学规范,其宏观的学术视野以及精细入微的观察分析,使这个旧有的研究领域面貌一新。若干卜用甲骨因地层扰动或发掘不当造成层位失据、年代判断有误者,该书均认真予以甄别。鉴于该书对先秦时期几千年间骨卜卜法的科学梳理与精确描述,使我们对中华先民的这项珍贵遗产获得了更为全面,更加系统的了解。因此,该书以卜法研究为目的的甲骨形态考察,为此后卜用甲骨的年代判断、残断甲骨的定位复原、卜辞行款走向与诵读顺序的裁定,提供了可资参证的对比资料。

  如上所述,出土所见卜用甲骨的占卜遗痕是先秦卜法研究的可靠途径,但是,骨卜卜法的终极目的是灼龟取兆,即通过灼烧龟骨的方式获取指示吉凶的卜兆,可知此前的龟骨攻治、加施钻凿以至取位、取形等,都是为求取如意兆象而预设的举措。由此可见,有关卜法研究的相关环节,应以卜用甲骨的残存卜兆为中心。

  据《周礼·春官》,周代有专司卜事的官员太卜,其职掌是辨识称作“玉兆、瓦兆、原兆”的“三兆之法”,并说此三兆的兆体均可分为一百二十种,每种兆体又可区分为十种互有差异的兆象,可见古之卜法是何等复杂。惟其如此,甲骨占卜之术就不可能在民间广为流传。至西汉初年,骨卜卜法已是“精微深妙,多所遗失”(《龟策列传》)。其时由褚少孙遍访太卜之官、掌故文学长老所得的龟卜兆象不过几十种,所示卜事吉凶仅有一百多条。

  于出土所见的卜用甲骨,因经历数千年水土侵蚀、自然风化以及挖掘与流传过程的人为破坏,原有卜兆多有剥蚀而不易明辨。包括本书在内的既往的卜法研究,有关兆象的观察与描述均用力较少,其中的缘由应与以上两项有关。

  伴随田野考古发掘技术与文物影像资料获取手段的进步,保存完好的卜用甲骨与清晰传真的影像资料不断富积,使卜法研究直接由卜兆形象入手成为可能。特别是大量加刻如永、正、从、若、吉、咎、眚、晦、尤、灾等繇辞的卜兆,无疑是考察占断结果与卜兆形态相互关联的可靠依据。期待朴载福博士或有志于此者在这项研究中取得突破,将先秦卜法研究推向一个新里程。

  (《先秦卜法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12月出版,定价108.00元) 

(来源:古籍新书报 2012年0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