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古籍整理论坛 >> 中华书局供稿

栏目导航

古籍整理论坛

纪念陈云同志
----—— 
作者:

  今年正是敬爱的陈云同志诞辰100周年。而创建于1912年的中华书局,也已经走过了整整93个年头。

 中华书局的全体员工,对陈云同志一直怀有特殊的感情。这种感情,不仅仅是出于对这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的一生光辉业绩的崇敬,也不仅仅是出于对这位党和国家卓越领导人的崇高思想和伟大人格的景仰,而更集中地体现在对陈云同志关怀和指导我国古籍整理出版事业的由衷感激。

 那是1981年的春夏之交。这也正是中国迈向改革开放,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百废待兴,万业并举。新中国的古籍整理出版事业在艰难度过“文化大革命”的破坏之后,也正重新起步,蓄势待发。

 这一年的5月和7月,日理万机的陈云同志先后两次对我国的古籍整理出版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中共中央书记处根据陈云同志的意见,讨论了整理我国古籍的问题。9月17日,下发了《中共中央关于整理我国古籍的指示》(中发[1981]37号文件)。在新中国的历史上,中央为古籍整理事业下发文件,作出明确的指示,这是第一次。这充分体现了在改革开放初期,集中精力于经济建设的党中央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高度重视,而作为党的重要领导者、决策者的陈云同志,在其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 中共中央37号文件,是指导我国古籍整理事业的一个纲领性的文件,是我们古籍整理出版从业者的指导方针。同时,文件还就古籍整理制订规划、组建机构、培养人才、资金支持等各项工作都作出了明确的指示和安排,为改革开放时期古籍整理工作明确了思路,指明了方向。1981年12月,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得以恢复,由陈云同志提议,请德高望重的李一氓同志主持其事。1982年3月,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会议在北京召开。8月,《古籍整理出版规划(1982-1990)》制订完成,经国务院批准颁布实施。从此,我国的古籍整理出版工作全面展开,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崭新局面。20多年的历史已经证明,陈云同志的讲话和中央37号文件,开创了中国古籍整理事业的新时代。

 作为我国最重要的古籍整理出版专业机构的中华书局,是陈云同志两次讲话的亲身感受者,是党中央37号文件精神的直接受益者,是这一段辉煌历史的亲历者,是这一伟大事业的实践者。也正是在这20多年间,中华书局组织全国的力量,整理、编辑、出版了大量高质量的重要的古籍,自身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至今,中华书局的干部员工、编辑学者仍常常充满感情地回忆改革开放之初那个激励人心的年代,念及陈云同志,每每感念不已。

 值此陈云同志百年诞辰之际,我们重温凝聚着陈云同志远见卓识和实干精神的讲话以及37号文件,在新的历史条件和发展机遇面前,对进一步发展中华书局、推动我国古籍整理出版事业又有了新的认识和体悟。

 一、坚定信念,坚持到底 20多年来,我国的古籍整理出版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其前进道路却充满了坎坷艰辛。尤其在市场经济大潮的猛烈冲击下,古籍整理研究界和出版界出现了一些指导思想上的偏差,以致有些项目下马了,有些同志退出了,有些机构转型了,中华书局虽然一直致力于古籍整理出版工作,但不可否认也受到了一些影响。 37号文件开篇即指出:“整理古籍,把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继承下来,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关系到子孙后代的工作。”这是党中央和陈云同志对于古籍整理工作的基本的指导思想。1986年10月,陈云同志为中华书局成立75周年的题词中,热情冀望于中华书局:“做好古籍整理工作,继承民族文化遗产。”1992年3月,陈云同志又为中华书局成立80周年题词: “整理古籍,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 重温陈云同志的讲话和题词,结合当前我国改革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全面发展的形势,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到古籍整理工作的重要意义。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国力日渐强盛,中国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不断增强,中国文化的魅力正被全世界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民所认识到。同时,在世界范围内,各种文化、思想相互激荡竞争,中国文化要面临比以往更加严峻的挑战,要在这场新的竞争中愈战愈强,就必须高度重视对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的继承、发扬和光大。在这个意义上,古籍整理工作就不仅仅是一项为祖国传统文化存亡续绝、继往开来的伟大事业,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这是我们从事古籍整理出版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

 陈云同志指出:“搞这个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搞个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甚至更长一些时间。这件事情一定要搞到底。”37号文件更进一步指出:“整理古籍是一件大事,得搞上百年。”中华书局作为国家古籍整理研究出版的重镇,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不管遇到多少困难,都必须坚定遵循中央的指示和陈云同志的讲话精神,长期发展古籍整理这一主业,坚定信念,奋斗百年,坚持到底。

 二、探索规律,走出新路 古籍整理是一项极其艰苦的工作。早在1981年,陈云同志对古籍整理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就有了清醒的认识,所以提出国家要支持,“为办好整理古籍这件事,尽管国家现在有困难,也要花点钱,并编造一个经费概算,以支持这项事业”。“化十个、八个亿完全必要”。在我国经济十分困难的上世纪80年代初,国家能够如此投入,充分体现了陈云同志的远见卓识和巨大魄力。

 正是由于当时国家的大力支持,奠定新时期古籍整理出版事业二十多年的繁荣发展。但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古籍整理出版工作也面临一些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一方面,作为古籍整理的主力军,高等院校的老师学者从事古籍整理工作,往往不算作科研成果,直接影响其积极性。另一方面,古籍整理成果的出版,投入大,周期长,印数少,往往亏损;而一些经典的古籍,也面临着图书市场的无序竞争,重复出版严重,劣质图书以低价冲击市场等。长期以来,中华书局一直受到这些不利因素的困扰,倍感艰难。

 那么,在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尤其面临了文化体制改革,出版社面临转制压力的情况,中华书局应当如何发展古籍整理出版事业呢?

 我们认为,古籍整理出版工作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面对挑战,我们应该积极探索古籍整理生存发展的规律,以规范我们的工作。通过总结经验,我们形成了这样一些认识:

 首先,中华书局的古籍出版,应该强化品牌优势,合理利用各类资源。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提高和各地对文化事业的日趋重视,国家和地方对古籍整理在人力物力的投入也在增加。中华书局应该主动出击,发挥自身编辑力量强、图书质量高、古籍出版经验丰富的优势,去策划重要的古籍整理选题,去争取国家、地方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以减少亏损,缓解经济压力。

 其次,要立足长远,走质量优胜的道路。图书的质量,是古籍整理出版物的生命。劣质的图书,可以凭借漂亮的外表、较低的价位占据一定的市场,但绝没有长久的寿命。中华书局应该依靠高质量的古籍图书,立足于长期销售,提高再版重印率,而不与那些短线图书争一日之短长。

 第三,直面市场,对基本典籍进行系列的深度开发。面对市场的挑战,我们不应该胆怯、回避,而要以积极的姿态去面对、去研究,探讨古籍图书的市场空间。我们认为,中国最优秀的传统经典古籍,在当今的市场上还是有可能受到大众欢迎的,关键在于我们能否找到古籍与大众需求的结合点,能否适应图书市场的运作方式和节奏。只要我们真正懂得了市场的需要,古籍整理图书在市场面前并不一定无所作为。

 三、加强普及,传播文化 陈云同志十分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普及工作,尤其对传统典籍的普及工作的对象,有十分清醒的认识。他指出:“古籍整理还不光是解决标点、注解,这还不行。”“要做到后人都能看懂。”“年轻人看得懂。”“学理工的人也要有一定的中国文化传统的知识才行。”而且还要小学生看得懂:“从小学开始,就让学生读点古文。”37号文件指示:“整理古籍,为了让更多的人看得懂,……争取做到能读报纸的人多数都能看懂。”陈云同志反复强调的,其实就是一个思想:传统古籍不能只是象牙塔中的高头讲章,而必须成为不分年龄、不分专业、不分时代地域的全中国人民的精神食粮。

 应该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华书局整理、编辑、出版了上千种古代典籍,但在面向大众的传统文化的普及读物方面,做的是很不够的,离陈云同志的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重温陈云同志的讲话,我们认识到,让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古籍给大众读懂,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比编辑出版鸿篇巨制更重要、更有意义的工作。近两年来,我们在挺拔主业的同时,下大力气,组织专门的编辑力量,开拓大众普及的选题。推出了一大批广受群众欢迎的大众普及读物,如“正说历史系列丛书”、“古代社会生活图记”系列、“名家讲名著”系列、“大家说史”系列。而《中华活页文选》杂志、《文史知识》杂志,更是把弘扬传统文化作为经常性、长期性的工作,坚持下来。新创刊的《中华遗产》杂志,同样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及视为天职,受到业界好评。

 在从事普及读物出版工作中,我们也逐步总结出一些经验,比如,普及工作,必须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坚持专家秉笔,走精品路线。以保证知识的权威性和准确性;坚持创新,要认真研究大众对传统文化的心理需求,在揭示内容的形式上大胆创新,开发出新的为大众喜爱接受的表达方式。

 时代在发展,群众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他们的阅读习惯和欣赏方式的更新也越来越快,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地随时代进步,把握读者脉搏,与时俱进。今后数年间,中华书局将进一步加大普及读物开发的力度,让传统古籍中所包括的知识营养和思想精华,成为广大群众的生活内容。

 四、集中精力,培养人才 陈云同志十分重视古籍整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上世纪80年代初,古籍整理人才奇缺,陈云同志忧心忡忡,亲自部署人才培养的工作。依托高等院校,成立古籍研究所,创办古籍专业等,并安排相应的财力支持。经过20多年的积累,我国已经形成了一支比较稳定的高水平的人才队伍。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相对于今天的古籍整理工作的发展规模和整理的难度,现有的人才队伍显然仍是不足的。

 对于中华书局而言,随着大批老一代的专业编辑的退休,现有的编辑队伍已是年轻人的天下了。中华书局在一线工作的编辑有100多人,其中40岁以下的年轻人,已超过80人。他们基础好,有理想,有干劲,但在学养学识和古籍整理工作的经验积累方面,与老一辈还有很大的差距。由于人员更替的速度过快,造成优秀的古籍整理出版人才奇缺。而要成长为一个合格的古籍整理出版人才,没有三到五年的艰苦学习,没有数百万字古籍整理编辑实践,是根本不可能的。这就是古籍整理出版人才培养的规律。

 人才,是事业的根本。中华书局已经清醒地认识到人才在事业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决定下大力气培养人员。我们的办法是,一是返聘老编辑,对年轻编辑进行传帮带,中华书局离退休职工达100多人,这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发挥老同志的余热,对年轻人进行学识传授,方法指导,质量把关,使古籍整理传统递传下去,薪火相续。二是大胆使用年轻人,使之在实践中提高。我们组织优秀的青年编辑,承担国家重大选题和国家“十五”规划项目,合理组织,稳步推进。目前,中华书局已有一批编辑脱颖而出,在实践中展示了良好的学识和才干。相信假以时日,他们必将成为中华书局的业务骨干,也必将成为我国古籍整理出版事业的生力军。

 陈云同志虽然已经离开了我们,但他的远见卓识、实干作风和人格魅力,仍启发着我们的思想,指导着我们的工作,激励着我们前行。再过7年,到2012年,中华书局也将步入百年。我们有责任让古老而又年轻的古籍整理出版事业一步步走向繁荣,我们有信心让古老而又年轻的中华书局一步步走向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