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古籍整理论坛 >> 余瀛鳌

栏目导航

古籍整理论坛

《伤寒杂病论》 永世的丰碑
----—— 
作者:

  今年(2005年)很可能是东汉医圣张机(字仲景)《伤寒杂病论》(又名《伤寒卒病论》)成书1800周年。根据《伤寒杂病论集》所载,张仲景说:“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九卷》指《灵枢经》)、《八十一难》(即《难经》)、《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凭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十六卷”,其中“建安纪年”指东汉建安元年(即公元196年),“犹未十稔”指仲圣撰此书离公元196年还不足10年。我们虽然难以铁定《伤寒杂病论》成书1800周年,但其可能性是最大的。有鉴于此,我试写本文,将《伤寒杂病论》全书的主要学术临床特色及其突出贡献,作如下阐介,以作深切纪念。

   后世学者,根据《伤寒杂病论》原著所述病证重点的不同,分之为《伤寒论》及《金匮要略方化》(简称为《金匮要略》或《金匮》)二书。《伤寒论》的注本及研究性著作多达六、七百种之多,《金匮要略》注本亦有一百几十种。《伤寒论》首注本为〔金〕成无己《注解伤寒论》,《金匮》注本最早则是〔元〕赵以德《金匮方论衍义》。关于成氏注本,〔明〕赵开美校刻《仲景全书》(相当于《伤寒杂病论》,又不宜划等号)时盛赞成氏注本“博极研精,深造自得”。而清代名家周扬俊在《金匮玉函经二注》赞誉赵以德所注《金匮》“理明学博,意周虑审”。这反映了后世某些医家对《伤寒论》、《金匮要略》最早期注本的学术评价。

 《伤寒杂病论》全书内容被后世分为两书,始见于宋代。赵开美《集注伤寒论•凡例》谓:“仲景之书,精入无伦,非善读者,未免滞于语下。诸家论述,各有发明,而聊摄成氏(指成无己)引经析义,尤称详洽。虽牴牾附会,间或时有,然诸家莫能胜之。”北宋时期,孙奇、高保衡、林亿等整理、编校《仲景全书》时,曾介绍了《伤寒论》、《金匮要略》二书的流传和刊本情况:“张仲景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今世(宋仁宗时期)但传《伤寒论》十卷,杂病(相当于后世所说的《金匮要略》主体内容)未见其书,或于诸家方中载其一、二矣。翰林学士王洙在馆阁日,于蠹简中,得《仲景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则辨伤寒,中则辨杂病,下则载其方,并疗妇人,乃录而传之士流……。国家召儒臣校正医书,臣奇(指孙奇等)先校正《伤寒论》,次校定《金匮玉函经》,今又校正此书(指《金匮玉函要略方》),仍以逐方次于症候之下,使仓卒之际,便于检用也。”由此可知宋代儒臣们整理编纂仲景著作的方法和《伤寒论》、《金匮》是由仲景原著变为二书的概况。现分下述五个方面阐介《伤寒杂病论》全书的主要学术特色及其相关的学术建树。

 一、中医临床重要经典——“医方之祖” 我国传统的临床医学都一致推崇《伤寒杂病论》,应该说这部经典名著,奠定了各科临床坚实的基础。清初,中医名家张志聪《伤寒论集注》则将《内经》、《本经》(指《神农本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四种医学典籍比喻为儒家的“四书”。由于仲景著述突出诊疗、方治,宋代研究伤寒学说的名家严器之称仲景书为“众方之祖”,〔金〕成无己《伤寒明理论》评述仲景著作“最为众方之祖”。〔金〕李东垣《内外伤辨惑论》则誉之为“群方之祖”。清初喻昌《尚论篇》对仲景方也明确认为是“众方之宗,群方之祖”。〔清〕汪琥《伤寒论后条辨》又誉之为“方书之祖”。清代著名伤寒名家柯琴(《伤寒来苏集》作者)郑重指出,学医者不读仲景书,则“不可以为医”。由此可见《伤寒杂病论》的特殊重要性。

 二、方药施治 趋于规范 方药施治,是临床疗效的重要保证。临床医学基础包含“八纲”、“八法”、“七方”、“十剂”等说。所谓“八纲”,指辨证中的“阴、阳、表、里、虚、实、寒、热”,是中医辨证中的八个基本纲领。“八法”指“汗、吐、下、和、温、清、补、消”主要治法。“七方”为“大、小、缓、急、奇、偶、复”七种方药配伍、组成。“十剂”指“宣、通、补、泄、轻、重、滑、涩、燥、湿”十种药剂功用分类法。这些属于中医基础临床多方面内容,在《伤寒杂病论》近400个方剂中,均可获得明显的体现,后世医学誉之为“经方”的代表,临床医学虽不断有所发展、创新,但基本上难以超越上述所论治法之范畴。

 张仲景是东汉名家张伯祖的入室弟子,〔宋〕孙奇等整理《仲景全书》时指出:仲景虽受业于同郡(河南南阳)张伯祖,而“识用精微过其师”,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历史上公认的。至于《伤寒杂病论》的方源,晋代《针灸甲乙经•皇甫谧序》指出:“仲景本伊尹(伊尹曾著《汤液经法》,此书早佚)之法,伊尹本神农之经,得不谓祖述大圣人之意乎!”〔金〕成无己《伤寒明理论》亦有类似的载述。可见《伤寒杂病论》体现了仲景最基本的治疗术理和方法。他在治学方面,主张“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仲景方作为伊尹方、神农方药的继承与发展,也是应予充分肯定的。

 从方药治病总的趋势而言,《伤寒杂病论》为后世提供了不可逾越的规范,医者人人必当遵循。

 三、奠定了“辨证论治”坚实的基础 中医界共知,仲景著作为后世医学奠立了坚实而广泛的基础。比如说《伤寒论》将“伤寒”病分为“六经”病(指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太阴经、少阴经、厥阴经)予以辨证并分证治疗。〔明〕王肯堂《伤寒准绳》曾说:“仲景之法,凡云太阳病者,皆谓脉浮,头项强痛、恶寒也;凡云阳明病者,皆谓胃家实也;凡云少阳病者,皆谓口苦、咽干、目眩也;凡谓太阴病者,皆谓腹满、时痛,泻利;凡曰少阴病者,皆谓脉微细,但欲寐也;凡云厥阴病者,皆谓气上撞心,病吐蛔也。”这就指导读者在六经辨证中如何抓住证脉重点,将不同的病程阶段、病位、症候的伤寒六经病,予以分别施治。

 在《金匮要略》中,仲景论述的病证很多,他在辨证方面,给后世以很大的启示。如该书根据“狐惑”病不同的症候,分别用汤药及外治的熏法、洗法治疗,并明确指出:“蚀于喉为惑,蚀于阴(“阴”指生殖器部)为狐。”在阐论“痉病”(亦作“FDA1病”),症状以项背强急,口噤,四肢抽搐,甚则角弓反张为主时,又根据症候特征的不同,分之为“刚痉”、“柔痉”二种。痉病在“太阳病”中多见,仲景说,如果证兼“发热无汗,反恶寒者”为“刚痉”;如果是“发热汗出而不恶寒”,则称之为“柔痉”,通过这样的辨证以指导不同证型的治法。又如书中将疟疾分为瘅疟、温疟、牡疟、疟母等不同的证型,并根据疟疾不同的病名,各自列出针对性的方治。对于“虚劳”病,根据辨证患者的临床表现,分别用小建中汤、八味肾气丸、黄芪建中汤、薯蓣丸、酸枣汤及大黄FDA2虫丸等治疗。又如治疗“痰饮”病,仲圣分之为悬饮(胸膜积液)、溢饮、支饮、伏饮、肺饮等,分别予以辨证处方。水肿(仲景称之为“水气”病)作为常见多发病,《金匮》分之为风水、皮水、正水、里水、黄汗等,并据临床上各种不同的症征,予以分别论治。再者,根据水肿病部位的差异,提示了后世医家广泛遵循的治则,即“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对于黄疸病,则分之为谷疸、女劳疸、酒疸、黑疸等,提示黄疸病因、病机、症候的不同,在辨证中予以分别论治。而同样是“便血”,仲景指出:“下血,先便后血,此远血也,黄土汤主之。”“下血,先血后便,此近血也,赤小豆当归散主之。”以上只是将仲景突出辨证论治的思想予以举例说明,后世临床医学(包括临床各科)的辨证分型,均源自《伤寒杂病论》而有所变化与发展。我们过去所见《伤寒论》、《金匮要略》注家中,〔清〕沈明宗分析伤寒辨证,以细致、全面著称,他所撰《伤寒六经辨证治法》对清以后仲景学说研究者,具有很大的影响。

 四、仲圣的辨病论治与通治方 我们中医药界,对仲圣在“辨证论治”方面的杰出贡献,都一致推崇、遵循,我在通读全书,认真思考、分析和积数十年诊疗学术经验后,对仲圣重视辨病论治及运用“通治方”治病,提高了认识。张仲景的辨病论治,在《金匮要略》中有较多的阐论。举例而言,《金匮》治黄疸病,仲景说:“诸黄,猪膏发煎主之。”“诸黄,腹痛而呕者,宜柴胡汤。”(此处指“小柴胡汤”。上述二段见《金匮•黄疸病脉证并治》)这里我们应该注意的是,所谓“诸黄”,指的是各种黄疸,其中并无辨证、分型的涵义。又如在《金匮•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中,有“诸呕,谷不得下者,小半夏汤主之”之说,也就是说,各种病因所致的呕吐,均可用小半夏汤作为辨病的“通治方”施治。对于外科“金疮”病(指由金属器刃损伤肢体,包括伤后感染溃烂成疮),仲景曰:“病金疮,王不留行散主之。”这与后世外科专著中所论金疮相比,仲景突出辨病论治及运用通治方的特色相当鲜明。 值得一提的是,张仲景对妇产科病证,颇多阐介辨病论治及通治方。如“妇人怀妊,腹中█痛,当归芍药散主之”、“妇人脏躁,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甘麦大枣汤主之”(以上二段见《金匮•妇人妊娠病脉证》)。仲景又说:“产后腹中█痛,当归生姜羊肉汤主之。”(见《金匮•妇人妊娠病脉证》)同篇又说妊娠水肿用“葵子茯苓散”通治。在《金匮•妇人杂病脉证》中,仲景说:“妇人诸风疾及腹中血气刺痛,红蓝花酒主之。”……

 以上“辨病论治”的学验特色十分显著。可见仲景对各种病证,根据辨证后的多种病名和具体症情,或突出辨证论治,也适当运用辨病论治,使读者易于掌握应用。这种辨证论治结合辨病论治(包括通治方的拟定与治疗),体现治疗大法中的“圆机活法”,值得我们认真钻研、实践。

 须予提出的是,张仲景在妇女医疗保健方面,十分注意“通治方”的运用。他说:“妇人妊娠,宜常服当归散主之。”又说:“妊娠养胎,白术散主之。”(以上二段引文均见《金匮•妇人妊娠病脉证》)这里须予注意的是,以上两条,说明妊妇并无病证,但当归散与白术散二方的保健作用相当鲜明,迄今仍被医者所尊崇,也体现了仲圣“上工治未病”的诊疗特色。

 五、反映我国早期医学高水平的阐论 在世界传统医学中,中医药学的领先水平是国际公认的。我国传统医学的“高水平”,主要反映于早期的经典医著。如偏重于学术理论的《内经》、《难经》,和以临床医学为主的《伤寒杂病论》。这些我国早期的具有代表性的名著,迄今仍被视为必读之经典。仲圣在序言中也明确表白他是参阅了《内经》、《难经》等书,撰成了《伤寒杂病论》的。如《内经》“上工治未病”思想,仲圣对此,既有所继承,又有所发挥。他在《金匮•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中说:“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王(“王”字,义同“旺”)不受邪。”这在五脏辨证中,向读者提示“治未病”的具体方法,其医学诊疗水平之高,在于掌握了疾病发展的规律,采取预先防治的措施。

 又如医学的辨证观点,在《金匮要略》中亦有充分的体现。张仲景说,“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见《金匮•脏腑经络先生病脉证》),提示读者不能用固定的眼光看待致病之邪。 我还注意到仲圣在推测疾病预后方面的高深见解。举例而言,《金匮•痓湿暍》中认为:“太阳病,发热,脉沉而细者,为难治。”同篇又说:“湿家下之,额上汗出,微喘,小便利者,死;若下利不止者,亦死。”《金匮》在介绍“吐血”时曾说:“夫吐血,咳逆上气,其脉数而有热,不得卧者死。”这是根据脉证以推测疾病的预后不良。

 在《金匮•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中,仲圣说:“下利后脉绝,手足厥逆,晬时脉还。手足温者死,脉不还者死。”同篇又云:“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食不化,名曰胃反,脉紧而涩,其病难治。”书中以脉诊测预后,体现了临床高层次的脉证经验。 此外,仲圣又阐论药疗与食疗相结合,如前述妇科病证中的当归生姜羊肉汤,《金匮》治疗胸痹的栝蒌薤白白酒汤等。 至于治疗禁忌,张仲景在论述多种病证时,颇多经验之谈,如《金匮要略》强调“衄家不可汗,汗出必额上陷,脉紧急,直视不能眴,不得眠。”等,凡此都能说明《伤寒杂病论》临床奠基的高水平。

以上是我回顾数十年来对仲圣《伤寒杂病论》在中医学临床方面的巨大贡献的理解和认识。我在上世纪50年代后期,曾参与编写《伤寒论语译》和《金匮要略语译》(此二书均于1959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刊行问世),本文是我研习《伤寒杂病论》的一得之见。对于这部最具代表性的临床经典名著及其作者张仲景,我们应该进一步认真深学,并将之看作是广大医者永世瞻仰的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