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 > 总第416期(2005年 第10期) > 新闻报道
新闻报道
《大中华文库》(汉英对照)编纂出版座谈会在京召开
2005年8月31日,《大中华文库》(汉英对照)编纂出版座谈会在北京全国人大会议中心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新闻出版总署署长、《大中华文库》总监纂石宗源,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兼国家外文局局长、《大中华文库》副总监纂蔡名照,中国出版集团总裁、《大中华文库》总编辑杨牧之,国家版权局副局长、《大中华文库》副总编辑阎晓宏以及著名学者任继愈、冯其庸、戴逸、金开诚、楼宇烈、陈祖武等出席会议并讲话和发言。出版机构、新闻媒体100多人与会。?
《大中华文库》(汉英对照)为国家重大出版工程,已列入国家“十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中的“重大工程类”,已出部分(第一辑)荣获第五届国家图书奖最高奖项荣誉奖。它是我国历史上首次系统全面地向世界推出的外文版中国文化典籍的巨大文化工程,也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工程。
党和政府一贯高度重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工作。由于历史原因和中国文字的特殊性,我国几千年文明进程中积淀下来的优秀文化,却很少介绍到世界各国,以至于世界各国对中国悠久而灿烂的历史文化缺乏全面深入的了解。过去虽也有一些译成外文出版,但零零散散,不成系统。国外也有译介,但品种屈指可数,有的纯属猎奇,错误很多;有的为了达到某种政治目的,故意篡改、歪曲,后果十分恶劣。有鉴于此,中国的文化典籍,必须由我们自己组织力量翻译出版,推向世界。为此,在新闻出版总署的领导下,自1994年开始,有关同志组织了一批人才编选翻译了《大中华文库》(汉英对照)丛书。
《大中华文库》工作委员会以严谨求实的学术精神,精选了我国在文学、历史、哲学、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各领域最具代表性的经典性古籍百余部,对选题和版本一一加以认真的论证和细致的校勘、整理,并组织专家由古文译成白话文,再由白话文译成英文。该工程进展较为顺利,目前已出版第一、第二辑36种(70册),还有18种国庆前后即可出版,第三辑的选目正在规划之中。?
《大中华文库》(汉英对照)的编纂出版工作,得到了党和国家的肯定、重视和支持。2004年8月16日,温家宝总理对该项工作作出了重要指示。温总理指出,这部巨著的出版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有益实践和具体体现,对传播中国文化、促进世界文化交流与合作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认为该套丛书翻译和出版质量之高,反映了我国的出版水平;殷切期望从事这项工作的同志以伟大的爱国热忱、宽广的世界眼光和严谨的科学态度,锲而不舍地把这项光辉的事业进行到底,并期待看到新的成果。今年7月1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工作的意见》中,要求抓好大型对外出版工程《大中华文库》的出版翻译工作。外宣办有关领导曾指示:“《大中华文库》是我国历史上首次系统全面地向世界推出的古籍整理和翻译的巨大文化工程,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工程,也是深层次的对外宣传工作,意义深远重大。”?
《大中华文库》(汉英对照)因整体筹划成功、版本选择权威、英译准确传神、体例妥当完善,受到了海内外学术界、翻译界、出版界的关注,得到了季羡林、任继愈、杨宪益、沙博理、袁行霈、金开诚、韩素音、李赋宁、李学勤等专家学者的充分肯定。季羡林先生认为:“我们常讲一句话,说‘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问题是弘扬的范围是什么?弘扬的目的是什么?一方面,是为了我们中国自己的利益,对我们的后代;更重要的是对世界。《大中华文库》对我们整个人类的前进、整个人类的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任继愈先生表示:“《大中华文库》(汉英对照)质量很好,够国际水平,能代表我们国家的出版水平,我很高兴,也很自豪。”?
据悉,《大中华文库》英文版出到一定规模时,还计划出版法文、西班牙文等语种版。书目选择的范围将由古代扩展到近代、现当代。
<< 返回
《大中华文库》(汉英对照)为国家重大出版工程,已列入国家“十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中的“重大工程类”,已出部分(第一辑)荣获第五届国家图书奖最高奖项荣誉奖。它是我国历史上首次系统全面地向世界推出的外文版中国文化典籍的巨大文化工程,也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工程。
党和政府一贯高度重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工作。由于历史原因和中国文字的特殊性,我国几千年文明进程中积淀下来的优秀文化,却很少介绍到世界各国,以至于世界各国对中国悠久而灿烂的历史文化缺乏全面深入的了解。过去虽也有一些译成外文出版,但零零散散,不成系统。国外也有译介,但品种屈指可数,有的纯属猎奇,错误很多;有的为了达到某种政治目的,故意篡改、歪曲,后果十分恶劣。有鉴于此,中国的文化典籍,必须由我们自己组织力量翻译出版,推向世界。为此,在新闻出版总署的领导下,自1994年开始,有关同志组织了一批人才编选翻译了《大中华文库》(汉英对照)丛书。
《大中华文库》工作委员会以严谨求实的学术精神,精选了我国在文学、历史、哲学、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各领域最具代表性的经典性古籍百余部,对选题和版本一一加以认真的论证和细致的校勘、整理,并组织专家由古文译成白话文,再由白话文译成英文。该工程进展较为顺利,目前已出版第一、第二辑36种(70册),还有18种国庆前后即可出版,第三辑的选目正在规划之中。?
《大中华文库》(汉英对照)的编纂出版工作,得到了党和国家的肯定、重视和支持。2004年8月16日,温家宝总理对该项工作作出了重要指示。温总理指出,这部巨著的出版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有益实践和具体体现,对传播中国文化、促进世界文化交流与合作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认为该套丛书翻译和出版质量之高,反映了我国的出版水平;殷切期望从事这项工作的同志以伟大的爱国热忱、宽广的世界眼光和严谨的科学态度,锲而不舍地把这项光辉的事业进行到底,并期待看到新的成果。今年7月1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工作的意见》中,要求抓好大型对外出版工程《大中华文库》的出版翻译工作。外宣办有关领导曾指示:“《大中华文库》是我国历史上首次系统全面地向世界推出的古籍整理和翻译的巨大文化工程,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工程,也是深层次的对外宣传工作,意义深远重大。”?
《大中华文库》(汉英对照)因整体筹划成功、版本选择权威、英译准确传神、体例妥当完善,受到了海内外学术界、翻译界、出版界的关注,得到了季羡林、任继愈、杨宪益、沙博理、袁行霈、金开诚、韩素音、李赋宁、李学勤等专家学者的充分肯定。季羡林先生认为:“我们常讲一句话,说‘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问题是弘扬的范围是什么?弘扬的目的是什么?一方面,是为了我们中国自己的利益,对我们的后代;更重要的是对世界。《大中华文库》对我们整个人类的前进、整个人类的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任继愈先生表示:“《大中华文库》(汉英对照)质量很好,够国际水平,能代表我们国家的出版水平,我很高兴,也很自豪。”?
据悉,《大中华文库》英文版出到一定规模时,还计划出版法文、西班牙文等语种版。书目选择的范围将由古代扩展到近代、现当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