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名家名录 >> 徐森玉

名家名录

徐森玉(1881—1971),名鸿宝,以字行,祖籍浙江吴兴,迁居江苏泰州。文物鉴定家,金石学、版本目录学家。少读家塾,后入著名的白鹿洞书院,师从于式枚,为此后对国学、版本目录学的研究工作打下扎实基础。后应科举试,得中举人。1900年考入山西大学堂研习化学。后历任奉天将军署文案、奉天高等工业学堂和江苏工业学堂监督、学部图书局编译员。辛亥革命后历任北京图书馆委员兼编纂主任,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教育部佥事。   1924年11月,末代皇帝溥仪被赶出紫禁城,徐森玉被派往由当局与逊清皇室共同组成的善后委员会工作,并担任古物保管委员会顾问及东陵盗案审查委员会委员,后任故宫古物馆馆长,参加清点、接收与查访清宫文物和财产。在几十年的奔波中,他还发现了辽代古寺、元代戏台、唐代地契、元代阿剌伯式浴池、汉代巨型碑刻,还有周代墓群、楚国木椁等无数中华瑰宝。抗战时日本侵略者企图劫掠山西赵城郊区广胜寺藏金刻本大藏经《赵城藏》,经徐急告中共地下组织,遂由八路军战士与群众浴血抢运得以保全,并最终入藏北京图书馆。“九一八”事变后,日寇觊觎华北,徐森玉主持了故宫的文物迁移工作。他还曾冒险从日寇占领下的北大研究所抢出居延汉简及一批珍贵文物古籍潜移天津转上海,最后送到香港保存。1935年发起成立中国博物馆协会。1939年底,上海文化教育界人士张元济、何炳森、郑振铎、张寿镛等成立文献保存同志会,极力设法抢救流散在沪的珍籍善本,以免遭劫。徐森玉和郑振铎遍访刘氏嘉业堂、邓氏风雨楼、金宅海日楼以及李氏经山藏等江南著名藏家,有计划地选购了一大批,历时达期个月。然后将嘉业堂善本捆扎成二百五十七个邮包,其馀的明善本捆扎成一千七百一十个邮包,外加三千二百馀部明刊本、抄本等,一律陆续寄交香港大学图书馆,由许地山、叶恭绰负责收存。这批书在香港沦陷前不及移出,被日军劫往日本。抗战胜利后经追索取回,今存台湾国立中央图书馆。还有八十二部属甲级文物的宋元古本,装满两大箱,于1941年7月由徐森玉携至香港,再空运重庆。抗战胜利后,他回上海定居,与郑振铎一起把孤岛时期收购的其他古籍作了一番清点,善本尚有一千几百部。南京解放前夕,徐森玉以故宫博物院古物馆馆长名义留守南京,代行院长事。1949年后,主持上海市文物保护工作,筹建上海图书馆和上海博物馆。担任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任委员,兼华东军政委员会文化部文物处处长,负责筹办上海博物馆和上海图书馆。后又担任上海市人民政府委员、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务委员。1960年兼上海博物馆馆长及全国第二中心图书馆委员会主任,同年7月被聘任为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他策杖四处走访,为国家征集、鉴定了大量具有重要价值的文物。1962年,文化部向徐森玉颁发了嘉奖令,表彰他为文物事业作出的卓越贡献。“文革”伊始,便打入“十大反动学术权威”之列,备受抄家、批斗之辱,于1971年5月19日含冤去世。1979年2月16日,上海市为徐森玉举行骨灰安放仪式,为他平反昭雪。遵照他的遗愿,1985年,其子女将他生前的一万馀册藏书全部捐赠给上海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