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业界动态

《盛宣怀档案选编》首发式暨座谈会在上海图书馆召开 发布时间:2015-8-5 9:24:16   作者:上海图书馆供稿  

  5 月27 日上午,国家清史纂修工程《档案丛刊》之一《盛宣怀档案选编》首发式暨座谈会在上海图书馆举行。会议由国家清史纂修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上海图书馆、上海古籍出版社联合主办。国家清史纂修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卜键,上海图书馆馆长吴建中,上海古籍出版社社长高克勤以及近代史专家学者王汝丰、姜义华等50 余人出席了本次首发式。

  《盛宣怀档案选编》是国家清史纂修工程《档案丛刊》项目之一,由上海图书馆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全书共100 册。其中《慈善编》17 册,《赈灾编》19 册,《铁路编》17 册,《电报编》16 册,《典当钱庄编》16 册,《文化教育编》15 册。这是上海图书馆揭示馆藏、开展文献整理研究的又一重大成果。

  上海图书馆所藏盛宣怀档案(下文简称“盛档”)是我国著名的近代名人档案,有“近代中国私人第一档”之称,从20 世纪50 年代起深受学术界关注。1996 年上海图书馆成立了盛宣怀档案整理小组,按照档案文献整理的要求,对“盛档”进行逐页整理编目,经过九年的努力,至2005 年底完成了全部编目工作。在此基础上,进行“盛档”元数据库建设和原件扫描,并为“盛档”研发了专用数字库平台。此举不但有利于保护档案原件,也大大方便了研究人员和编辑人员。2008 年8月,“盛档”元数据库和全文数据库建成,收录“盛档”157564 件,共78.7 万拍。2008 年12 月,上海图书馆与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正式签约,承担国家清史项目《盛宣怀档案选编》的编纂工作。为了科学揭示“盛档”的史料价值,方便学者有效地利用和研究“盛档”,编纂方案几经调整,历时6 年,从馆藏15 万余件的“盛档”中精选编成此《盛宣怀档案选编》100 册。

  本着尊重前人成果、避免重复出版、突出未刊文献、呈现珍贵史料的原则, 《 盛宣怀档案选编》与《盛宣怀档案选辑》(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等出版物互为补充,成为揭示“盛档”的专题文献。两者在体例上具有前后的继承性,共同组成了较完整的盛宣怀档案资料汇编。这种继承与差别正是不同阶段“盛档”整理成果的具体体现。

  与会学者们对“盛档”的出版给予了积极的评价。专家们认为盛宣怀所生活的晚清正是中国面临巨大挑战与变革的时代,他作为一位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创造了诸多业绩,为中国工业、金融、交通、教育、慈善等事业的近代化作出重要贡献的政治家、企业家、社会活动家,经历丰富,涉事浩繁,其一生的所作所为均沉淀于“盛档”之中,数量之巨大,种类之繁多,牵涉人物、机构、事件之广泛,令人叹为观止,是研究我国近代史,尤其是研究洋务运动史、中国近代资本主义发展史、中国近代实业思想史、近代上海史等不可或缺的、十分珍贵的原始史料。正如王元化先生在“盛档”整理之始所说的:该档案具有“补史之缺,纠史之偏,证史之正”之作用。《盛宣怀档案选编》将慈善、赈灾、铁路、电报、典当钱庄、文化教育部分档案,以全文影印的形式公诸于世,反映了档案的原貌。这部分档案的出版,有助于今后的学术研究,而且为公藏近代私家档案的整理工作树立了范本,有利于公藏珍贵档案的公开利用,是一件嘉惠学界的大好事。

  (《盛宣怀档案选编》(全100 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 年12 月出版,定价:78000.00 元)

(来源:古籍新书报 2015年0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