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业界动态

把《清史》出版工程打造成国家精品 发布时间:2011-12-6 14:54:28   作者:朱侠  

http://www.chinaxwcb.com/2011-12/06/content_234141.htm

  本报讯 (记者朱侠)11月29日,国家标志性公益文化工程《清史》出版签约仪式在京举行。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邬书林及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主任戴逸共同出席签字仪式并讲话。国家清史纂修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卜键与人民出版社社长黄书元分别代表双方签订了《清史》出版协议。

  邬书林在讲话中要求人民出版社采取切实措施,组织精兵强将,认真做好《清史》出版工作,确保编校质量配得上这一国家重大出版项目,力争把《清史》打造成为立得住、留得下、传得远的精品力作。他指出,多出精品力作是出版界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重要工作,是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方面,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职责,也是出版社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他希望人民出版社进一步增强对精品出版重要意义的认识,生产更多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精品力作,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戴逸先生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人民出版社在出版界的历史地位和重大影响,相信人民出版社有能力出版好这一国家重大工程。人民出版社社长黄书元表示,感谢戴逸先生及清史办对人民出版社的厚爱与信任,将按照邬书林副署长的讲话精神和提出的出精品要求,组织全社之力,力争把《清史》打造成为与国家重大出版项目相匹配的精品力作。

  据了解,《清史》的编纂出版是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的国家重大项目,是21世纪国家标志性公益文化工程。经过众多专家近10年的潜心研究、编纂和审改,这部全面反映当代中国学术水平、约3500万字100卷的《清史》初稿即将完成。而人民出版社是党和国家最重要的公益性出版骨干文化单位,是我国学术出版重镇,承担着党和国家公益文化产品出版的重任。按照国家公益性骨干单位承担国家重大公益项目的精神,国家清史办决定将《清史》交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这也是两家单位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一项重要举措。

  据悉,“二十四史”至《明史》而终,并不包括清代历史。北洋政府曾于1914年开设清史馆,为清朝修史,但因战争频仍、经费拮据和政权更迭等原因,没有正式成书即仓促杀青,故名为《清史稿》。2002年8月,党中央、国务院经过慎重研究,决定重新纂修清史。《清史》的重新编纂出版,延续了中国自古以来“易代修史”的优良传统,不但有助于人们全面了解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而且有助于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增强民族凝聚力,更好地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