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业界动态
保护和利用好古籍 发布时间:2011-9-9 10:27:13 作者: 





(来源:现代物流报)







由于诸多原因,古籍保护存在不少突出问题,如现存古籍底数不清,古籍老化、破损严重,古籍修复手段落后,保护和修复人才匮乏等,特别是县级以下基层图书馆,古籍保护基本处于无专人、无专门书库、无专门经费的“三无”状态。所以古籍保护是和时间赛跑的事业,基层图书馆的古籍保护和利用工作不能“等”和“靠”,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古籍保护办法,多渠道改善条件,改变现状。
基层图书馆亟待改善古籍保护条件。由于现存绝大多数古籍都以纸和丝织品为载体,容易受水火、虫霉等各种污染的损害。因此,古籍保护要求较高,需要良好的保存条件和严格的保护措施。古籍书库应单独设置,并自成一区;有独立的恒温恒湿中央空调系统,以保证书库温度控制在16至22摄氏度,湿度控制在45%至60%范围内;设置防火、防水、防盗自动报警和气体灭火装置、电视监控装置等。显然,这些条件和标准在一些市级以下基层图书馆很难达到。
基层图书馆应培养古籍业务骨干。基层图书馆需要确定一两名固定的从事古籍保护和利用的专门人员,因为从事古籍工作要求连续性。首先要对中国的印刷历史、历朝历代的变迁以及重大的历史变革有所了解,其次就是进行专门的业务学习,业务人员可以通过省、市级的古籍培训学习业务,也可以通过古籍保护条件较好的图书馆进行业务交流和学习,取长补短,积累知识。
基层图书馆可通过“寄存”改善珍贵古籍的保护条件。随着全国古籍普查工作的开展,《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及各省珍贵古籍名录的公布,一些基层图书馆的古籍榜上有名,数量为数部或数十部不等。可采用“寄存”的办法,将这些珍贵古籍寄存于收藏条件好的省辖市馆;如果经济不发达地区,省辖市馆条件也比较差,可以直接寄存于省级图书馆。馆藏古籍,尤其馆藏珍贵古籍,往往反映一个图书馆藏书的厚重。因此,“寄存”必须充分尊重产权所有的图书馆,要在志愿的基础上“寄存”。同时,接受“寄存”的单位也必须是志愿的,因为接受“寄存”就意味着承担责任。按照寄存手续,将卷册数目、钞刻款式、收藏印记,一一备载,尤其要申明,寄存古籍的产权仍归寄存单位所有,有随时取用或索还的权利。
有计划、有选择地影印或整理出版古籍,特别是地方珍贵史料。作为一个基层图书馆,大多还处于“三无”状态中,因而馆藏古籍的再生性保护不可能把所有的古籍都影印出来,应首选地方珍贵史料。另外,地方珍贵史料的再生性保护主要依靠地方政府。地方史料文献虽然在地方上弥足珍贵,但就全国古籍而言其级别还不够高,难以入选国家及省的古籍再生性保护项目。因此,基层图书馆应积极向当地政府申请专项经费,组织人员有计划、有选择地影印或整理出版地方珍贵史料。
基层图书馆亟待改善古籍保护条件。由于现存绝大多数古籍都以纸和丝织品为载体,容易受水火、虫霉等各种污染的损害。因此,古籍保护要求较高,需要良好的保存条件和严格的保护措施。古籍书库应单独设置,并自成一区;有独立的恒温恒湿中央空调系统,以保证书库温度控制在16至22摄氏度,湿度控制在45%至60%范围内;设置防火、防水、防盗自动报警和气体灭火装置、电视监控装置等。显然,这些条件和标准在一些市级以下基层图书馆很难达到。
基层图书馆应培养古籍业务骨干。基层图书馆需要确定一两名固定的从事古籍保护和利用的专门人员,因为从事古籍工作要求连续性。首先要对中国的印刷历史、历朝历代的变迁以及重大的历史变革有所了解,其次就是进行专门的业务学习,业务人员可以通过省、市级的古籍培训学习业务,也可以通过古籍保护条件较好的图书馆进行业务交流和学习,取长补短,积累知识。
基层图书馆可通过“寄存”改善珍贵古籍的保护条件。随着全国古籍普查工作的开展,《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及各省珍贵古籍名录的公布,一些基层图书馆的古籍榜上有名,数量为数部或数十部不等。可采用“寄存”的办法,将这些珍贵古籍寄存于收藏条件好的省辖市馆;如果经济不发达地区,省辖市馆条件也比较差,可以直接寄存于省级图书馆。馆藏古籍,尤其馆藏珍贵古籍,往往反映一个图书馆藏书的厚重。因此,“寄存”必须充分尊重产权所有的图书馆,要在志愿的基础上“寄存”。同时,接受“寄存”的单位也必须是志愿的,因为接受“寄存”就意味着承担责任。按照寄存手续,将卷册数目、钞刻款式、收藏印记,一一备载,尤其要申明,寄存古籍的产权仍归寄存单位所有,有随时取用或索还的权利。
有计划、有选择地影印或整理出版古籍,特别是地方珍贵史料。作为一个基层图书馆,大多还处于“三无”状态中,因而馆藏古籍的再生性保护不可能把所有的古籍都影印出来,应首选地方珍贵史料。另外,地方珍贵史料的再生性保护主要依靠地方政府。地方史料文献虽然在地方上弥足珍贵,但就全国古籍而言其级别还不够高,难以入选国家及省的古籍再生性保护项目。因此,基层图书馆应积极向当地政府申请专项经费,组织人员有计划、有选择地影印或整理出版地方珍贵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