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业界动态

《河北大学图书馆藏稀见方志丛刊》出版纪要 发布时间:2011-9-6 9:13:36   作者:河北大学图书馆  

  河北大学图书馆,前身是1921年由法国耶稣会士创办的天津工商大学附设的图书馆,其后历经天津工商学院图书馆、津沽大学图书馆、天津师范学院图书馆、天津师范大学图书馆、河北大学图书馆等几个时期,1970年随学校由天津迁至历史文化名城——河北省保定市。近90年来,河北大学图书馆得到长足的发展,形成了历史悠久、馆藏丰富、特色鲜明的藏书体系,文化积淀厚重,是国务院公布的“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之一。馆藏中文古籍共计26000余种,18万多册。其中善本360余种,孤本17种。主要馆藏特色是方志和家谱,旧方志一千余种,不乏善本,如嘉靖间刊本《山东通志》四十卷、《龙门志》三卷、《石湖志略文略》二卷,清康熙刊本《岷州志》二十卷,雍正刊本《江西通志》一百六十二卷,首三卷,乾隆刊本《岐山县志》八卷等。为了充分发挥馆藏地方志在教学科研中的作用,我们于2007年6月编制了《河北大学图书馆藏河北省旧方志书目》,深受读者好评。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方志在我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即存史镜鉴作用,政治参考作用,国民教育作用。这也是被学界一致认同的地方志所具有的“存史、资治、教化”三大功能。章学诚曾说:“夫家有谱,州县有志,国有史,其义一也。”(《章氏遗书·为张吉甫司马撰大名县志序》),又说:“传状志述,一人之史也;家乘谱牒,一家之史也;部府县志,一国之史也;综纪一朝,天下之史也。比人而后有家,比家而后有国,比国而后有天下,惟分者极其详,然后合者能择善而无憾也。”(《章氏遗书·州县请立志科议》)由于方志与国史、家谱同等重要,故人们把正史、地方志和家谱视为中国史学的三大支柱。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志存高远,或采明珠,或拾翠羽,编纂出版《著名图书馆藏稀见方志丛刊》,可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河北大学图书馆忝列其中,深感荣幸。按照凡已收入《天一阁明代方志丛刊》(正续编)、《宋元方志丛刊》、《日本藏中国罕见地方志丛刊》(正续编)、《中国地方志集成》、《中国方志丛刊》、《中国西北稀见方志》以及该《丛刊》已先期出版的各图书馆藏《稀见方志丛刊》所收入者不再重复收录的编纂原则,我们遴选出二十二种地方志汇集成《河北大学图书馆藏稀见方志丛刊》。此次编辑《河北大学图书馆藏稀见方志丛刊》,依《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所划行政区为序,上海市一种,清嘉庆刻本《云间志》三卷续入一卷;天津市四种,清康熙刻本(康熙)《宝坻县志》八卷、清抄本(乾隆)《宝坻县志》十八卷、清康熙刻本(康熙)《盘山志》十卷首一卷补遗四卷、清武英殿刻本(乾隆)《盘山志》十六卷首五卷;河北省三种,清抄本(康熙)《广昌县志》八卷首一卷、清抄本《兴济县志书》二卷、抄本《献县志》不分卷;山西省一种,明嘉靖刻本(嘉靖)《龙门志》三卷;辽宁省一种,铅印本《铁岭县地理志要》;陕西省两种,抄本《朝邑县志》一卷、清嘉庆刻本《西域总志》四卷;甘肃省一种,清抄本(嘉庆)《玉门县志》一卷;山东省两种,清刻本(嘉庆)《平阴县志》二十九卷、清刻本(光绪)《山东省沿革表》四卷首一卷;江苏省五种,明嘉靖刻本《石湖志略》一卷文略一卷、抄本(雍正)《高邮州志》十二卷、抄本(民国)《万柳池志》十一卷、抄本(民国)《淮阴志征访稿》八卷、铅印本《江苏灌云县乡土志》;浙江省一种,清刻本(康熙)《金华邑志》十卷;福建省一种,清刻本(万历)《武夷志略》四卷。各志提要,记述版本特征、作者著作方式及作者情况,介绍全书概貌和内容大要,以便读者披览。

  (《河北大学图书馆藏稀见方志丛刊》(全20册),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1年6月出版,定价12000.00元)

(来源:古籍新书报 2011年0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