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业界动态
古籍修复人才短缺要提前“预订” 发布时间:2011-9-2 10:35:52 作者: 





(来源:生活晨报)







在前不久刚结束的 “中华典籍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展”上,观众目睹了国家图书馆专业人员修复残损古籍善本的精湛技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籍修复项目传承人杜伟生认为,古籍修复是个新兴职业,如果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对接的矛盾能够解决,古籍修复将迎来一个美好前景。
据了解,2009年,国图分校立足自身优势,在成人高校中首次设立古籍修复专业,当年面向社会招生。通过两年多的专业学习,今年共有45名学生顺利毕业。同时,10余位已具有本科、研究生学历的“旁听生”也结束了学业。
专业毕业生要提前一年“预订”
据了解,在国图分校古籍修复专业的首批毕业生中,有的签约专业古籍修复公司,有的在公藏单位负责文献保护整理,有的加入了民间修复保护单位,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修复珍贵文献。
业内人士称,目前古籍修复人才特别紧缺。这些年,全国只有江苏南京莫愁中专学校等少数学校有古籍修复专业。19岁的小许就毕业于莫愁中专学校古籍修复专业,她说,上职校前她根本不懂什么是古籍修复,如今,她成了图书馆、博物院和文物保护单位争夺的对象。
据该校负责人介绍,首批学生在毕业前一年,就被来自新加坡以及我国台湾、北京、天津、浙江等地的高校和图书馆“预订”一空。
人才紧缺,望扩大招生
据了解,全国各图书馆、博物馆收藏的古籍文献共计3000万册左右,其中残破情况严重,亟待抢救性修复,而全国的古籍修复人才紧缺,总共不足100人,而且年龄大多在40至50岁之间。
国家图书馆副馆长陈力说:“除了传统的师带徒形式之外,古籍修复的传承要与现代教育相结合,把以前经验层面的东西进行总结、梳理,上升为理论层面,成为一个规范的学科。”他说,“只有吸收和采用现代科学技术,这门古老的技艺才能保持与时俱进的生命力。”
当前设有古籍修复专业的学校中,毕业生多为中专或大专学历。而在本科层次教学中,此类人才比较紧缺。目前,只有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在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本科生中开设古籍修复相关课程,内容涉及古籍整理、外观修复等,这也是我国第一次在本科生层次开设古籍修复课程,教师由国图专家和北大老师共同担任。 据《中国文化报》
据了解,2009年,国图分校立足自身优势,在成人高校中首次设立古籍修复专业,当年面向社会招生。通过两年多的专业学习,今年共有45名学生顺利毕业。同时,10余位已具有本科、研究生学历的“旁听生”也结束了学业。
专业毕业生要提前一年“预订”
据了解,在国图分校古籍修复专业的首批毕业生中,有的签约专业古籍修复公司,有的在公藏单位负责文献保护整理,有的加入了民间修复保护单位,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修复珍贵文献。
业内人士称,目前古籍修复人才特别紧缺。这些年,全国只有江苏南京莫愁中专学校等少数学校有古籍修复专业。19岁的小许就毕业于莫愁中专学校古籍修复专业,她说,上职校前她根本不懂什么是古籍修复,如今,她成了图书馆、博物院和文物保护单位争夺的对象。
据该校负责人介绍,首批学生在毕业前一年,就被来自新加坡以及我国台湾、北京、天津、浙江等地的高校和图书馆“预订”一空。
人才紧缺,望扩大招生
据了解,全国各图书馆、博物馆收藏的古籍文献共计3000万册左右,其中残破情况严重,亟待抢救性修复,而全国的古籍修复人才紧缺,总共不足100人,而且年龄大多在40至50岁之间。
国家图书馆副馆长陈力说:“除了传统的师带徒形式之外,古籍修复的传承要与现代教育相结合,把以前经验层面的东西进行总结、梳理,上升为理论层面,成为一个规范的学科。”他说,“只有吸收和采用现代科学技术,这门古老的技艺才能保持与时俱进的生命力。”
当前设有古籍修复专业的学校中,毕业生多为中专或大专学历。而在本科层次教学中,此类人才比较紧缺。目前,只有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在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本科生中开设古籍修复相关课程,内容涉及古籍整理、外观修复等,这也是我国第一次在本科生层次开设古籍修复课程,教师由国图专家和北大老师共同担任。 据《中国文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