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业界动态







http://data.chinaxwcb.com/epaper/2011/2011-08-17/13417.html
本报讯(记者朱侠)为保质、按量、加快推进《中华大典》编纂出版工作,8月16日,《中华大典》出版工作会议在京召开。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邬书林出席会议并讲话,他要求各级管理部门和编纂出版单位切实总结经验,提高认识,把握态势,落实责任,务实推进,确保大典项目顺利实施,保质按量加快完成。
邬书林表示,要充分肯定《中华大典》启动以来取得的重要成绩,总结经验,分析问题,加快推进《中华大典》编纂出版工作。他指出,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华大典》基本明确了目标任务、框架设计、编纂方法,已经出版了《文学典》、《哲学典》等分典,吸引了一批著名专家学者参与编纂,坚定了进一步做好编纂出版工作的信心和决心。同时,要清醒地认识已经变化了的出版环境,努力克服编纂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与时俱进地做好相关工作,为大典编纂出版工作创造条件。
邬书林指出,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把握态势,落实责任,务实推进《中华大典》编纂出版工作。要以把大典编纂出版工作纳入国家出版基金管理范畴为契机,实事求是地制定编纂出版目标,明确责任人,确定时间表,下达任务书。新闻出版总署出版管理司、国家出版基金规划管理办公室和《中华大典》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要加强督促、检查和指导,出版管理司要加强行政管理,基金办要做好资金保障和监管工作,大典办要严把质量和进度关。出版单位要认真履行职责,努力实现《中华大典》编纂出版的各项目标和要求。
邬书林强调,要精心工作,严格标准,确保《中华大典》的出版质量。要积极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广泛发动学术界的力量,紧紧依靠专家学者,选好学科带头人,配备强有力的编辑力量,严格审核标准,确保大典的出版质量。要厉行节约,照章办事,严格程序,使大典编纂出版工作经得起考验。
据了解,为进一步推进《中华大典》的编纂出版工作,国家出版基金管理委员会决定将《中华大典》纳入出版基金管理,按照出版基金的管理要求加强绩效考核、奖优罚劣。
经基金委同意,本次会议将正式启动《中华大典》未完成的各典预算核定工作。
会议由《中华大典》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于永湛主持,新闻出版总署出版管理司司长吴尚之、国家出版基金规划管理办公室主任李潞、财政部教科文司文化处处长宋文玉以及来自上海、江苏等13个省(区、市)新闻出版局、承担大典出版任务的出版单位60余人参加了会议。
链接
《中华大典》编纂出版工程是经国务院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的文化出版工程,也是我国“十一五”期间重大文化出版工程之一,于1990年启动。《中华大典》所采集的文献资料上自先秦,下迄辛亥革命(1911年)。共有24部类,116部分典,其中4000万字以上的大型典9部,2000万至3500万字的中型典8部,另有7部1500万字以下的小型典。成书后预计辑录经典古籍2万余种,总字数近8亿字,超过了我国所有古代类书字数的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