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业界动态

加大宣传做好民间古籍普查工作:开封市召开2011年古籍保护工作会议 发布时间:2011-5-13 17:33:28   作者:马亮亮  

http://www.henanci.com/Pages/2011/05/13/20110513043611.shtml

  加大宣传做好民间古籍普查工作:开封市召开2011年古籍保护工作会议

  河南文化产业网5月13日消息:古籍保护,任重而道远,但在全社会共同关注、多措并举的努力下,开封市古籍保护工作必将开创新局面,赢得新契机。

  古籍,是古代书籍的简称,主要指书写或印刷于1912年以前具有中国古典装帧形式的书籍。5月11日,我市2011年古籍保护工作会议召开,“古籍保护”作为一个严肃而又鲜活的词语,又一次出现在古城民众的视线里。

  开封是七朝古都,文化历史氛围浓厚,但受条件所限,古籍保护措施还不够完善。市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市图书馆现存古籍保存条件较差,有一部分馆藏的古籍线装书几十年以来一直存放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各县、区的条件更是艰苦,很多古籍被直接放在普通的箱子里或是直接堆放在一起。很少有古籍收藏单位为古籍定做书套,古籍也未加工整理。而绝大部分馆舍缺少专门书库保管的古籍被放在裸露的书架上,大量古籍出现受潮霉变、虫蛀的现象,保护古籍的环境令人堪忧。

  战乱离丧、火烧水淹、虫蛀鼠咬、光照霉变等都可能对古籍造成伤害,传承过程中的过度摩擦会导致絮化,甚至翻阅也会对古籍产生一定影响。在不合格的环境下保存的古籍会遭受的破坏程度可想而知。

  2010年,我市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开展古籍普查工作。在2010年8月27日召开的全市古籍保护工作会议上,市政府办公室下发《开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出台具体措施加强我市古籍保护工作,并要求对全市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民族宗教、教育、卫生、文物、档案等系统及民间的古籍收藏和保护状况进行全面普查,建立开封市古籍联合目录和古籍数字资源库;实现古籍分级保护,编制《开封市珍贵古籍名录》,完成我市推荐、申报《河南省珍贵古籍名录》、《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相关工作。

  古籍普查工作全面展开。统计显示,截止到2010年,我市共藏古籍线状书23万余册,但这些数据多集中在图书馆、学校等单位,民间古籍普查遭遇困境。

  据了解,我市民间的古籍收藏历史十分悠久,但凡是大家族,家里都会有些藏品,但这些收藏者大多对“古籍保护”的认识还都比较模糊,私有意识较强。市民王先生告诉记者:“我家不算是大家族,但还是有些够得上是‘古籍’的书册,可那都是我自己家的东西,为什么要报告给有关部门?”民间私人古籍收藏者对普查工作认知度不高,成为古籍普查中的难题。有些私人收藏者看到报纸刊登的消息后,会带着一两部古籍来到图书馆,但仅仅是想看看自己手中的古籍书价值多大,没想过要登记在册或填表申报。还有些收藏者不想登记真实姓名和身份,不愿在报纸上见报拍照,也不愿说出家藏古籍数量有多少。

  当前,不少古籍是散落在私人手中的。手中有古籍的人对普查存在误解,认为普查人员对古籍登记造册后,国家就会强行将古籍收走。其实古籍普查主要是为了了解现存古籍的数量、价值、破损情况,而不涉及古籍归属。私人收藏者的古籍数量统计不全会造成古籍普查数字的不准确,对古籍保护来说,也是不利的。

  古籍保护问题亟待解决,各相关部门应纷纷行动起来。2010年7月28日 ,开封市古籍保护局际联席会议在市文广新局召开;同年8月27日,全市古籍保护工作会议召开,对全市古籍普查机构、范围和内容以及普查步骤、古籍保护工作任务等进行了重要阐述并作出了具体要求,这标志着我市古籍普查工作已全面展开;9月3日,省文化厅副厅长崔为工、社文处处长底鲜平及省古籍保护中心专家、省社科院肖馆长、省馆古籍部主任周新风、副主任杨凡等一行莅临开封对我市古籍普查和保护工作进行了督导,并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

  经过一年的努力,古籍保护形势已有所好转。我市图书馆副馆长刘芙蓉表示,在下一阶段的古籍保护工作中,要加大宣传工作力度,做好民间古籍普查工作;充分发挥古籍保护中心的作用,做好古籍普查工作的督导和组织协调;摸清情况,全面掌握我市古籍保护保存现状;还要做好《河南省珍贵古籍名录》的评估、推荐申报和“河南省重点古籍保护单位”的申报工作。

  古籍保护,任重而道远,但在全社会共同关注、多措并举的努力下,开封市古籍保护工作必将开创新局面,赢得新契机。

(来源:汴梁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