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业界动态

“中华石刻数据库”正式上线 发布时间:2019-3-29 11:03:04   作者:澎湃新闻记者 高丹  

 

在我国众多历史文献中,石刻文献作为一种特殊的形式,不仅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容,又保留和传承了我国历代书法艺术遗产,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艺术价值和文物价值。
近日,由中华书局全资子公司——古联(北京)数字传媒科技有限公司开发和运营的“中华石刻数据库”正式上线
 

目前已上线专题库“宋代墓志铭数据库”“三晋石刻大全数据库”“汉魏六朝碑刻数据库”“唐代墓志铭数据库”等。其中“宋代墓志铭数据库”由李伟国主编,全面收集、整合宋代各类墓志文献8800篇;“三晋石刻大全数据库”由刘泽民、李玉明等主编,共收录17242篇;“汉魏六朝碑刻数据库”由毛远明著,以《汉魏六朝碑刻集释》为基础,全面收集碑碣2466种,制作成拓片图录3000余幅;“唐代墓志铭数据库”是由彭兴林主编,全面收集、整合唐代各类墓志文献12500篇以上。
石刻文献包含墓志文献、碑刻文献以及石刻史料等,其中墓志文献是指放在墓里的刻有死者生平事迹的石刻,亦指墓志上的文字,是一种重要的记录信息的载体。历史上对墓志的称谓较多,有的是名称不同,实质无差别,有的则因时代、对象、内容不同,而略有差异。
作为一类重要的历史数据,墓志具有独特的价值,是石刻研究领域的重要题材之一。与正史不同,墓志在人物叙述方面约束较少,往往详细述及墓主的家庭成员、世系等信息,对正史世系错误的补正作用较为突出,因此具有增补和订正人物信息、补充史实、为史地研究提供助益、对文集进行辑补、研究家族史、反映社会历史现象等方面的重要价值。
近年来,石刻文献开始得到广泛关注和研究,尤其是墓志文献。至今,宋代以前的墓志已经得到了较好的搜集与整理。由于石刻文献属于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因此国家近年来加大了对石刻文献的保护力度,其中,采用数字化手段对石刻文献进行处理便是重要措施之一,这样既可以使石刻文献的原图原貌得以永久保存,又可以通过数据库和网络手段对墓志文献进行查阅和发布,避免阅读原文对石刻造成的损伤。



除了为研究领域提供便捷,石刻文献数字化也可以推动图书馆数字化建设,丰富数字图书馆石刻文献的资源。图书馆数字化已成为当前图书馆发展的重要趋势,将图书馆的墓志文献数据采用互联网信息技术进行传播、存储,能够有效实现图书阅读、下载、信息浏览、搜索的数字化,不仅可以有效提升管理效率、发挥图书馆最大功能,也可以对石刻文献的传播起到积极作用。
“中华石刻数据库”可实现全文检索、高级检索,并提供多种逻辑条件的复合查询,此外,“中华石刻数据库”文本内容与碑刻图像一一对应,可对照阅读,支持文本复制、粘贴、笺注、引用等功能,方便了读者对石刻文献的阅读与应用。

另外,该数据库需要付费阅读,记者检索发现一个数据库的价格大概在200到300元不等。

(来源: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