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业界动态

2017年度优秀古籍图书奖揭晓,中华书局捷报频传 发布时间:2018-8-30 9:56:45   作者: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4NzMzMjI3OA==&mid=2652863061&idx=1&sn=15a2590307ed04ecf075eeb8c966557c&chksm=

8bd0de8cbca7579a0e1986be7542d7e925115e07bd7c2d3548ce660326cb235357e86be4a804&mpshare=

1&scene=23&srcid=08306DDntcXEWX0vNveXq2Bw#rd

8月28日,由云南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3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暨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成立60周年座谈会在昆明召开;29日,2017年度全国优秀古籍图书评奖会举行,共有40家出版社的254种图书申报,其中获得国家古籍整理资助的有97种,210种参评优秀古籍奖,40种参评优秀普及奖,最后评选出一等奖45种,二等奖66种,优秀普及奖15种。

我社共有17种图书获奖,一等奖5种:《魏书——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南齐书——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公羊义疏——十三经清人注疏》《甲骨文字诂林补编》《海外中文古籍总目(第二辑)》,二等奖10种:《查慎行全集》《黄道周集——理学丛书》《汉魏六朝杂传集》《国家图书馆藏王国维往还书信集》《尔雅正义——十三经清人注疏》《殷墟小屯村中村南甲骨刻辞类纂》《尔雅义疏——十三经清人注疏》《赵州录校注——中国佛教典籍选刊》《莫友芝全集》《上海图书馆藏古琴文献珍萃·稿钞校本》;优秀普及奖2种:《酉阳杂俎——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百部经典读本》。

一等奖
 

魏书——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精装)(全八册)
[北齐]魏收撰 唐长孺、陈仲安、王永兴、魏连科点校 何德章负责修订
书号:978-7-101-12270-1
定价:510.00元

《魏书》是一部记述北朝拓跋氏所建立的北魏及东魏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作者魏收。全书130卷(含子卷),包括本纪十二篇12卷;列传九十二篇98卷;志十篇20卷。不计子卷为114卷。

全书完成于北齐天保初年,搜罗史料翔实丰富,是研究北朝史的基本史料。《魏书》成书后,渐有散佚,至北宋时期,全阙者27卷,不全者3卷。魏收之后,学者利用《北史》和唐人《高氏小史》补残缺卷次。

上世纪七十年代,唐长孺先生点校《魏书》,以现存各种不同版本进行对校,同时广泛利用《太平御览》《册府元龟》《资治通鉴》《金石萃编》《八琼室金石补正》等书,旁征博引,考定是非。引书之富、校勘之细、考证之精和标点之准,首屈一指,广受推崇。

本次修订以百衲本为底本,以三朝本、南监本、北监本、殿本为通校本,以汲古阁本、局本为参校本,谨慎吸收了新出土的墓志材料和最新的研究成果,严格遵循古籍整理规范,审慎去取。《魏书》点校本原有校勘记1993条,修订本校勘记增加到了3306条。其中,删去旧校90余条,新增校记1400余条,改写旧校450余条,沿用旧校(含依体例改动)1450余条。新增校记相当于原有校记的七成。原点校本分段、标点成就卓著,此次修订主要针对原先的错误或新规定要求作了必要的调整。可以说《魏书》修订本是在原点校本基础上的全新升级本。

南齐书——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精装)(全三册)
[梁]萧子显撰 王仲荦点校 景蜀慧主持修订
书号:978-7-101-12715-7
定价:200.00元

《南齐书》是南朝梁萧子显所撰纪传体史书,是“二十四史”的一种。原书六十卷,今存五十九卷,含本纪八卷,志十一卷,列传四十卷(一般认为原有《序录》一卷,现已失传),记载了南朝齐王朝二十四年的历史,是了解和研究齐朝历史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史料。

中华书局点校本《南齐书》,以百衲本为底本,参校南监本、北监本、汲古阁本、武英殿本和金陵书局本等版本,以及《宋书》各志、《南史》、《通典》、《册府元龟》、《太平御览》、《资治通鉴》和《通鉴考异》等典籍,吸收了周星诒、张元济、张森楷以及钱大昕等人的校勘考订成果,在标点、分段、校勘订误等方面都有不少创见,出版后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好评,为目前最为通行的整理本。

此次修订以百衲本《南齐书》的底本《中华再造善本》影印国家图书馆藏宋刻宋、元、明初递修本为底本,通校明南监本、北监本、汲古阁本、清武英殿本,参校台北“国家图书馆”藏南宋初刊宋、元、明嘉靖递修本(即“三朝本”)、金陵书局本,全面搜集并深入利用相关文献资料,以原点校本为基础,遵循《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订工作总则》和工作程序,纠正原点校本中的错讹遗漏,统一体例,弥补不足,对原点校本作适当修订和完善。在充分尊重原点校本成果的前提下,清理复核了原点校本的全部校勘记。点校本原有校勘记1756条,修订本增加到2400余条,其中删去旧校340条,改写旧校660余条,新增校记近1000条。修订本还遵照《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订工程标点分段办法》,修改完善标点,对个别分段进行了调整。

此次修订高度重视前人校理考订成就,广泛收集并吸收清代以降尤其是点校本《南齐书》出版以来学术界的校勘与研究成果,达到了《南齐书》点校整理的新水平。

公羊义疏——十三经清人注疏(全六册)
[清]陈立撰 刘尚慈点校
书号:978-7-101-12041-7
定价:298.00元

《公羊义疏》凡76卷,为清人陈立所撰。陈氏博通经史,于《春秋公羊》学用力尤深。陈氏上承何休《公羊解诂》解经宗旨,严守家法,于三科九旨、王鲁说、灾异说等均随文注出,引用三礼,对相关礼制作详尽考释,在文字训诂、辨别经文异字、探求地理位置等方面亦多有所发明。《公羊义疏》以集解之体钩稽所见解经文献,举凡前人旧说,多加征引,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甲骨文字诂林补编(精装)(全二册)
何景成编撰
书号:978-7-101-12413-2
定价:380.00元

于省吾主编《甲骨文字诂林》一书,于1996年由中华书局出版,是一部大型的甲骨学工具书,在甲骨学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该书所辑录的甲骨文字释文,是目前最为丰富的,其所下按语亦审慎可信,是目前使用频率最高的甲骨文工具书之一。该工具书的出版,大大促进了甲骨学以及相关学科如历史学、考古学和汉语言文字学等学科的发展。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考古学的蓬勃发展,古文字资料日益增多,而古文字研究以及相关学科的研究亦日益深入,甲骨文字的考释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因此,《甲骨文字诂林补编》在《甲骨文字诂林》的基础上,辑录1990年以来的新研究成果,对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甲骨文字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总结,为古文字学以及相关学科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学术参考。


海外中文古籍总目(第二辑)
[美]李国庆、[美]周珞、[美]黄熹珠、朱润晓、孔健、[新西兰]林海青编
书号:978-7-101-12390-6
定价:600.00元

本书为《海外中文古籍总目》第二辑,已出版的子目图书包含《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图书馆中文古籍目录》《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图书馆中文古籍目录》《美国杜克大学图书馆中文古籍目录、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中文古籍目录、美国湾庄艾龙图书馆中文古籍目录》三种。

《海外中文古籍总目》是中华书局长期以来关注海外中国古籍的整理编目与出版工作的一个重大项目,已被列入“2011—2020年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项目实施的目的是摸清海外图书馆藏中国古籍的家底,为我国古籍整理提供基本数据乃至全部资料,通过影印等出版工程,使流失海外的珍贵文献得以回归。

已出版的子目中收录有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图书馆所藏中文古籍条目 270余种、杜克大学图书馆 60余种、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图书馆 50余种、湾庄艾龙东亚图书馆30 余种、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图书馆所藏中文古籍条目239种,所收图书以1912年为下限,依照传统的中文古籍分类法,即经、史、子、集、丛五部编排,正文后附索引。具体著录上参照古籍著录规则,著录书名、卷数、著者、版本、册数、行款、版式、内封、牌记、卷端、序跋及后人题跋、藏印等,并附书影于其后,以便读者得见是书原貌。

本项目以馆为单位,通过编纂出版古籍总目,将海外古籍收藏情况完整公布出来,有利于全面反映海外文献收藏单位现存中国汉文古籍的品种、版本及收藏现状,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意义。


二等奖


查慎行全集(精装)(全二十册)
[清]查慎行著 范道济点校
书号:978-7-101-12214-5
定价:2600.00元

查慎行(1650—1727),清代著名诗人、学者,浙江海宁人。查氏诗学东坡、放翁,受经史于著名学者黄宗羲,受诗法于桐城诗人钱澄之;与朱彝尊为中表兄弟,得其奖誉,声名早著。入朝后从军西南,随驾东北,又饱览各地风光。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编辑出版在清代诗歌史、学术史上享有盛誉的查慎行之全集,具有重大的学术意义。

查氏一生著作宏富,范道济教授编纂的《查慎行全集》收书十数种,附录资料丰富,规模宏阔,累近六百万字,堪称迄今为止查氏著作整理的最全之作。其中《周易玩辞集解》《苏诗补注》《查慎行诗文集》《初白庵诗评》等均是名著,也是基本古籍。范道济教授文稿处理一丝不苟,点校精审,成稿上乘。书局亦对此书至为重视,为之投入大量编校力量,有效地保证了出版质量。


黄道周集——理学丛书(全六册)
[明]黄道周撰 翟奎凤、郑晨寅、蔡杰整理
书号:978-7-101-12145-2
定价:338.00元

《黄道周集》是对明末著名学者黄道周诗歌文赋、奏疏制诰、碑记铭文、信札、序跋、札记等的结集,全书共50卷,收录各类诗文书信等近1000篇,内容丰富,对我们深入了解黄道周思想及晚明历史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主要整理者翟奎凤,自博士阶段即专攻黄道周,积十数年之力整理相关著作。本书整理,做到了体例规范,校勘严谨,附录资料丰富,可谓上乘佳作。


汉魏六朝杂传集(精装)(全四册)
熊明辑校
书号:978-7-101-12099-8
定价:298.00元

汉魏六朝杂传的辑佚,目前在国内属于空白,几乎没有同类选题出版。《汉魏六朝杂传集》辑录并校勘了汉魏六朝时期四百余年间业已散佚、且无精善辑本的杂传共328种(统计不含附录),基本囊括了整个汉魏六朝时期有佚文存世的杂传作品。由于汉魏六朝杂传绝大多数都已散佚,佚文散见于各种古籍旧典之中,阅读、研究极为不便,《汉魏六朝杂传集》的完成,使汉魏六朝杂传从此有了较为完备和可靠的辑本,无疑极大地方便了汉魏六朝杂传研究乃至整个汉魏六朝的文学研究。


国家图书馆藏王国维往还书信集(全六册)(精装)
国家图书馆古籍馆编
书号:978-7-101-12235-0
定价:1680.00元

本书收录王国维家书和寄师友信札266通,各家致王国维书札1259通,附录相关书信18通,共1543通2600多页,均为原件彩色影印,其中数百通首次公布于世。往还师友计90多人,有罗振玉、沈曾植、缪荃孙、劳乃宣、陈衍、张元济、张尔田、梁启超、胡适、顾颉刚、梁漱溟、容庚等诸多名家。

王国维对时政的种种关切,对国家民族之所忧患,对人事进退的好恶,对交游向背的去取,以及师友间学术讨论、文字切磋,无不表达于书信。国家图书馆所藏这一批书信,可谓王国维及其师友们学说思想、学术活动的实录,是一宗内容极其丰富的近代史料集。


尔雅正义——十三经清人注疏(全三册)
[清]邵晋涵撰 李嘉翼、祝鸿杰点校
书号:978-7-101-12358-6
定价:128.00元

《尔雅正义》是清人新疏十三经的第一部著作,梁启超说“在清学史中应该特笔记载”。上世纪80年代列入“十三经清人注疏”丛书计划,起初约请李格非先生点校,因故未能交稿,至2017年方才出版。新点校本为竖排繁体,全式标点,版式疏朗,中缝(页眉)层次清晰。特点有二:
【深度整理,校勘记呈现出邵氏撰著、修改的动态】以邵晋涵生前勘定的乾隆己酉(1789)重校本为底本,通校戊申年(1788)初刻本,将邵氏的修订以校勘记的形式反映出来,清晰呈现了《尔雅正义》成书、定本的经过与思路,具有巨大的学术参考价值。

【索引详细】不止将《尔雅》《尔雅注》涉及的字词编入索引,还将邵晋涵在《尔雅正义》中指出的某字通作某,本或作某,别书作某,省作某,古字作某,误作某,等等,均编入索引,并括注《尔雅》本文之字,略翻索引,即可大略了解邵晋涵的语言文字思想,极便训诂学者研读利用。


殷墟小屯村中村南甲骨刻辞类纂
李霜洁编著
书号:978-7-101-11996-1
定价:160.00元

随着甲骨文的发掘整理,类纂的编纂需求也成为学界的共识。上个世纪80年代,中华书局出版了《殷墟甲骨刻辞类纂》,其编纂体例便成为同类工具书的典范,学界也形成了甲骨资料编写类纂的传统。《殷墟小屯村中村南甲骨》2012年出版,这些甲骨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但并没有一部完整的能反映最新研究成果的类纂。李霜洁在刘钊先生的指导下,专研甲骨,编成了这部类纂,全面吸收已有的成果校补释文,根据拓本和照片制作了准确美观的字形图。


尔雅义疏——十三经清人注疏(全二册)
[清]郝懿行撰 王其和、吴庆峰、张金霞点校
书号:978-7-101-12635-8
定价:118.00元

《尔雅》被称为“辞书之祖”,是了解汉语词汇、阅读古书的必备参考书。清代著名学者郝懿行积十四年之力撰成的《尔雅义疏》,注重探求词源、疏释词义、考辨名物,对《尔雅》做了详尽的注释和阐发,是清代学者研究《尔雅》的代表性、总结性著作,在训诂学、经学领域占有重要地位,对语言文字学的研究有重要参考价值。


赵州录校注——中国佛教典籍选刊
[唐]文远记录 徐琳校注
书号:978-7-101-12469-9
定价:64.00元

唐代禅师赵州从谂(778—897),是禅宗史上一位震古烁今的大师,其禅机玄妙,辨才无碍,形成了超越宗派界限,风靡唐宋、传承千年的“赵州门风”。本书收录赵州禅师上堂、示众、问答、对机、勘辨、偈颂等法语,包括正文521则,补遗83则,另编有四个附录,包括赵州禅师相关资料、赵州禅师法嗣资料、赵州公案等,可谓对赵州禅师语录及相关文献的一次全面梳理。

本书以明版《嘉兴藏》(又称《径山藏》)本《赵州和尚语录》为底本,以宋咸淳三年觉心重刻本、《永乐南藏》、《永乐北藏》、《嘉兴藏》诸种《古尊宿语录》为校本,进行校勘、注释,并于每则语录之后罗列与之相关的资料以备参考。校注详尽准确,符合古籍整理规范。出版面世后广受学界及读者欢迎。


莫友芝全集(精装)(全十二册)
张剑、张燕婴点校
书号:978-7-101-12143-8
定价:980.00元

莫友芝先生一生颠沛,但倥偬之中,著述不辍,其《宋元旧本书经眼录》《郘亭知见传本书目》,治古典文献者必读;《郘亭诗集》《郘亭文集》,治清代文学者必读;《黔诗纪略》,治西南历史者必读。此皆流传较广者,而莫氏学问渊深,于四部皆有建树:治经,则汇纂前说,考证补苴,撰《十先生中庸集解》;治小学,则阐发幽隐,析分源流,撰《唐写本说文解字木部笺异》《韵学源流》;治版本目录,则广访博求,搜剔众本,撰《持静斋书目》《持静斋藏书记要》《江南收书记》《影山草堂书目》;治书画金石,则耳闻目验,手拓心识,撰《书画经眼录》《金石影目录》《郘亭校碑记》《文选楼缩刻少室石阕十五石》;治农桑,则旧著新阐,通俗便农,撰《樗茧谱》……此外又有大量书信、日记,涉及与诸多晚清重要人物,如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等的交往,载有众多关涉太平天国、洋务运动的历史事实。今《全集》收录莫氏除《遵义府志》以外的所有存世著述,不遗片纸,又附多种相关资料,内容至为丰富,研究莫友芝、研究晚清学术、研究近代历史,均须参考。


上海图书馆藏古琴文献珍萃·稿钞校本(精装)(全十册)
书号:978-7-101-12446-0
定价:4600.00元

本书收录上海图书馆所藏古琴文献稿钞校本文献二十九种三十部,另辑录有钞本题跋八篇、琴人书札三通。本书精装,大16开,全10册,首册为图录及提要,西翻全彩印制,2-10册是文献的全文收录,中翻单色印制。

本书是从上海图书馆所藏古琴文献稿钞校本中精选出的精品汇编而成,涵盖了古琴文献的各个方面。书中收录的古琴稿钞校本文献,是记录相关古琴曲资料的最原始的文献,涉及琴曲、琴谱、琴论、琴艺、琴家往来等内容,堪称涵盖了古琴文献的各个方面。与如今常见的琴学文献不同,这批稿钞校本从诞生之日起,大多便未经大规模刊刻流布,保存、流传不易,其文献意义与史料价值弥足珍贵。本书由琴学专家严晓星先生组织专家进行了大量的比勘工作,进行了严格的筛选之后,才确定了选目,其严谨的学术态度,使得本书的学术价值与文献价值更有保证。全书之首,是古琴专家精心撰写的三十余种稿钞本的提要。举凡辑纂抄录者生平、版本流传递藏及本书特点等等,无不周详完备,全密严瑮。这些精炼而内容丰富的提要,于古琴爱好者、研究者不无启发,大有裨益。

古琴文献的集大成之作当推中华书局出版的《琴曲集成》。《琴曲集成》首先在收录内容上仅限于古琴琴谱,其次因出版时间较早,采用的是四拼一版式。而《上海图书馆藏古琴文献珍萃·稿钞校本》则不只收录琴谱,还收录了不少珍贵版本的琴论;并且随着时代发展,本书在版式方便也自然升级换代,原稿的半叶即占今书一面,既便于读者阅读,也是对古琴文献的保护传承的改进。

本书所收古琴文献一直深藏图书馆善本库中,研究者们尚不易得见,普通古琴爱好者更是无缘一看,将其影印出版,使之不至于湮没于故纸堆中,为琴坛、音乐研究者和音乐创作者提供宝贵的资料,也使更多的人得以接触使用,对于弘扬中国古琴文化、传承中国古琴艺术,无疑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本书在出版后,得到古琴爱好者、图书收藏机构的一致好评。如龚一先生曾在本书的出版座谈会上,从典籍性古琴文献的价值、琴学研究者的必备资料以及琴学图书的实际意义和实用价值等方面对本书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对上海图书馆和中华书局刊布文献、为学术研究提供支持给予了赞扬。上海音乐学院的戴晓莲教授认为看到这么多、这么重要的古琴文献能够得到出版,是为广大琴人提供了难得的学习资料,是琴人的一大幸事。日本著名的古琴家、音乐文献研究者坂田进一先生则曾指出本书的出版将会对促进中日两国古琴文化的交流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总体来说,无论是专家学者,还是古琴爱好者,在看到本书后,都认为本书既以出版的形式保存了一批珍贵文献,更为古琴爱好者提供了研究、使用的实用性资料,是一套不可多得的实用之书。


普及读物奖

 

酉阳杂俎——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精装)(全二册)
张仲裁译注
书号:978-7-101-12455-2
定价:84.00元(全二册)

三全本《酉阳杂俎》比较充分地体现了打造具有一定学术含量的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文本的丛书定位,整理者张仲裁表现出扎实的学术修养和严谨学风,选择权威底本进行注释、翻译和题解,题解简明扼要又分析到位,注释既有对难解字词的梳理又有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译文准确流畅,是一本适合大众阅读的经典普及文本。

《酉阳杂俎》曾获得2016年度普及类古籍整理图书专项资助。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百部经典读本(全一百册)
陈晓芬、胡平生、彭林等译注
书号:978-7-101-12581-8
定价:2280.00元(全一百册)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在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诞生了一大批经典著作。这些经典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宝藏,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载体,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数千年来产生的经典著作璨若星河,为方便当代读者选好经典、学好经典、用好经典,中华书局编辑部编辑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百部经典读本”丛书。

本套丛书立足民族原创,确保基本原典,兼顾历史传承与当代需求,精选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100部经典名著。其中既有诸如《周易》《诗经》《论语》等代表儒家思想文化源头的“十三经”,又有像《老子》《孙子》《墨子》等体现学术思想异彩纷呈的诸子经典;既有诸如《史记》《资治通鉴》等记载民族历史的皇皇巨著,又有唐诗、宋词、《红楼梦》、《三国演义》等展示文学风采的佳作名篇,可谓选取精要,涉猎广泛,堪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的小型宝库。为方便当代读者阅读经典,本套丛书除白话小说外,都加以注释;对除诗词外的作品,还加以白话翻译,以便读者理解文意。

如何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创造性地转化并大力弘扬,作为古籍出版重镇的中华书局责无旁贷。一直以来,中华书局都在思索如何深挖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如何让传统文化的传承媒介接地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百部经典读本”丛书,是其中的一个尝试。

(统筹:陆藜;编辑:小鹿)

(来源:中华书局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