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业界动态

绎大道之源——《周易古经易解》出版 发布时间:2017-11-21 10:51:44   作者:毛承慈  

  《周易》是我国最重要的典籍之一,古文学家以之为六经之首。《周易》以八卦为基础。八卦一般认为是古人对自然万物的观察归纳而创制的象征符号。八卦两两相重,是为六十四卦,每卦各有六爻。六十四卦每卦每爻均有解说卦象的哲理性语言,是为卦爻辞。卦象和卦爻辞即组成《周易》古经的经文。卦爻辞并非“一时一人之作”,它的主要作者可能为专掌卜筮的官员。《周易》古经很可能在西周时已经成书。《左传 · 宣公十二年》引《周易 · 师卦》初六爻辞:“师出以律,否臧,凶。”春秋战国时(有些篇章甚至更晚)产生《易传》七种十篇,汉代以后被合入经文并行。
  《周易》古经历来以晦涩难读为人所苦。《史记 · 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孔圣人如此勤奋用功,尚且需要更多的时间达到“彬彬”的境界,何况其他人呢?关于《周易》的解读,历来“传者不绝”,众说纷纭,著作颇多,大体可分为“象数”与“义理”两派。事实上,从《易传》开始就存在着从八卦所象征的物象与义理解释卦象和卦爻辞的两个方向。这两个方向逐渐发展为两个对立的学派,占据学术史的主流地位。现代以来,郭沫若、闻一多、冯友兰、任继愈、高亨等对《周易》都做了深入研究,成就斐然。地下文献的出土也丰富了《周易》的研究。21世纪以来,《周易》研究仍然如火如荼,佳作辈出。
  李维琦先生的《周易古经易解》就是一部蕴含着非凡心血、诚意、功力的《周易》研究佳作。该书从文本出发,“核之以训诂,衡之以语法,求之以史实,味之以文情”,对《周易》古经进行全面解读。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编。上编为“周易古经新注”,列出《周易》六十四卦之卦辞、爻辞,对其中的疑难词语做训诂。中编为“白话易经及解说”,首先概况出每一卦的主旨,然后分别阐述卦辞、爻辞的意义,最后阐述该卦蕴含的意义与哲理。在坚实的训诂的基础上,作者对《周易》古经作了全新的解释。如说乾卦讲“遵养时晦”的策略;坤卦讲经商之道;需卦讲人生就是等待的道理;泰卦讲辩证法;同人卦讲运动群众;临卦说如何治民;噬嗑卦讲对囚徒实施残酷的肉刑;贲卦是白蘩之歌;咸卦讲男女恩爱;遯卦讲奴隶逃跑;睽卦是志异;震卦讲地震;归妹卦讲实事求是;渐卦可抵一首军嫂之歌;旅卦是说周厉王流放于彘等。下编为“周易古经今论”,则是据前面两个部分,把六十四卦的内容概括为十条来叙说:讨论《周易》经文中蕴藏的“天人之际”“对立统一”“认识论”等哲学思想与问题;探求经文反映出的史实、人物、政治、经济及社会生活,以及经文提出的处世与自处的道理;并论及《周易》蕴含的文学因素,古经中的韵文,如类似《诗经》诗句的卦爻辞等。
  《周易古经易解》有以下几点特色,值得大家注意。一、 《周易》作为十三经之首,也是十三经中最艰涩难读之书。《周易古经易解》拨云见日,“核之以训诂,衡之以语法,求之以史实,味之以文情”,深入浅出,充分从《周易》的文本出发,爬梳整比《周易》中之佶屈聱牙之文辞,以得人人能读通俗易懂之文字。二、 本书上编中《周易》古经经文特意用繁体列出,作者的说解等用简体,以存对古书的“敬畏之心”。作者在“开头的话”中说:“用繁体,是尊重古书。……简体繁体往往是一对多的关系,以简代繁,会有难找正身的事儿。”就本书来说,如“‘君子幾不如舍’,‘月幾望’,‘幾’改成‘几’,那是一种误导。无异告诉青年人,‘隐几而卧’的‘几’,古书中有希冀和差近的意思。”保留古经原貌,使读者更好地体味经文原意,也对古代汉语有一个更立体更直观的认识。三、 照作者的分析,可以说《周易》古经已与占筮脱离开来,独立成了一部我国最古老的内容多样的社会科学书。古经反映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可资研究,反映的史实也值得注意。据作者统计,古经中有“高宗伐贵方”等9条史实,其中“厉王胡受拘禁”等4条为周厉王姬胡事,其他则与厉王无关。古经中更涉及帝乙、王等多位有名无名人物。
  《周易古经易解》是一部值得读者认真阅读的好书,也可以说是认真做古籍整理的典范。最后,说一点可以算题外话的话。我国历史源远流长,更有浩如烟海的古籍待我们去整理解读。如何整理古籍,弘扬优秀的中华文化,是我们遇到的现实问题。窃以为要从古籍文本出发,做好扎实的训诂工作,搞好字词意义,然后再发掘其中蕴含的深刻内涵,或许才是我们这些古籍整理者需要做的工作。“核之以训诂,衡之以语法,求之以史实,味之以文情”,应该是我们的共同目标。略陈固陋,难免贻笑于大方。
  (《周易古经易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2 月出版,定价:78.00 元)
  
 

(来源:古籍新书报 2017年9月)